刘小东作品《你的城之三》,
“我只是跟着这个社会一起纠结,一起想不通,于是奔赴现场。”
差不多十年前,画家刘小东登上《新周刊》杂志封面时,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状态。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他离开安静舒适的画室,到中国各地及世界各个角落去写生,从老家东北的金城到中国南边的金门,从东边浩渺的太湖到西南险峻的三峡库区,他画下了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侧面和瞬间。
“如果后世的人们要从绘画中去了解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的话,他的作品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窗口。”十年前,学者汪民安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将刘小东的作品比拟为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史。
“我们在刘小东的绘画中,看到了自己。这些绘画像镜子一般,我们在观看画中人的时候,看到的是自身:自身的卑微,自身的庸碌,自身的琐碎,自身的习性,自身的历史。绘画中的人,毫无喧嚣的光芒,亦无罪恶的阴影,他是我们所有的在饱尝艰辛同时又将艰辛转化为乐趣的凡人。”
这是《新周刊》年专访刘小东的主要原因,那一期的封面标题叫《疼痛》。
《新周刊》期封面为刘小东自画像。
如今将近十年过去了,刘小东在画什么、他去了哪里写生、会如何描绘这个时代的城市和人?
年春,刘小东因为疫情滞留美国,索性便拿起画笔,画下疫情中的纽约:空荡荡的大街和儿童公园、在人烟稀少的十字路口下国际象棋的市民、随意在城市路面活动的白喉带鹀......经历这场世纪疫情,人们对城市的看法也起了变化。
贾樟柯谈到刘小东的作品时说:“所有中国当代对生活还有知觉的艺术家,可能都很相似,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变化里,只要你对生活还有知觉,你不可能对这个变化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