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总能给人时空穿梭的感觉。

多年前,一个美国人给房山拍山沟里的一个小山村拍了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也是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拍摄时间最早的照片。

大石河在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

《水经注·卷十二·圣水·巨马水》载:“圣水出上谷,故燕地,水出郡之西南圣水谷”。圣水谷,即今天的房山区北沟,因大石河古称“圣水”,因而也就有了“圣水谷”的名称。

大石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相对“圣水谷”这个陌生的书面称呼,乡民更习惯于用“河套沟”称呼大石河流经的山谷。大石河经过黑龙潭之后,拐了一个大弯,冲积出了一块平地,到了明朝,这里开始有了人烟,这就是河北镇辛庄村。

辛庄村,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甚至更早,根据口口相传,这个大石河畔的小村曾经叫“河南新庄”,顾名思义,是距此不远的河南村衍生出来的小村落。

清初志书上的记载

河南新庄的名字在正史中少见,在清初的《房山县志》上已经简化为“新庄”,后来村名逐渐从“新庄”演变成了“辛庄”。

上世纪七十年代地名规范时,为了区别其他“辛庄”,以地理区位莫名其妙的给加了个“北”字,成了“北辛庄”,但是这个名字却始终没有被当地人接受。尽管曾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统一做了地名规范的牌子,但是当地人仍然称为“辛庄儿”,北辛庄这个名字,很少被人提起。

村子不大,一应俱全,小庙里的画尤为珍贵

辛庄村不大,分为前街、后街。

前街地势平坦,也是老建筑保存最多的区域,是辛庄村旧村的核心。后街因为地势较高,加上一部分居民自山上迁来,因此也被称为“高山”。

修葺一新的影壁和街道

历史上的辛庄村前街曾经在一南一北各修建了一座外观酷似“城门”的“瓮券”和清灰抹皮的影壁。影壁和“瓮券”,一南一北,把村内老街两个出口围得严严实实。相传抗日战争期间,一队日军路过村口,端着步枪满脸狐疑的在村口看了一眼,终究没敢进村,扬长而去。

所谓“瓮券”,其实就是建筑学上的过街楼,上面是建筑,下面是道路可供通行。“瓮券”这个称呼的来源,一直没有找到准确出处。终究只能望文生义的去理解。瓮,有瓮城的引申义,而北方农村村口的过街楼通常是“有瓮无城”,因而只根据功能留下了“瓮”,同时结合门洞弧形发券的建筑工艺,最终形成了“瓮券”这个别称。

重建的过街楼

和北方诸多传统村落“有村就有庙”一样,辛庄村也因地制宜的修建了反映乡民朴素信仰、满足信仰需要的乡村小庙——“五道庙”。

辛庄村五道庙修建在村北,坐北朝南,门口植有一棵柏树。虽然辛庄五道庙规模不大,但是却曾经因为悬挂有画着“小红人儿”的《七十二司》题材的布画而被有关部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