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的本意是指皮肤被风吹后产生的粗糙、干裂的纹理。山石、树林的表面也有许多纹理,很像皮肤干裂的样子。根据山石的结构纹理,人们创造了许多表现它的方法,就称之为“皴法”。

前人创造出的皴法大约有三十多种,但可总结为三类:线皴、面皴、点皴。本文从这三类入手分别举例说明几种常用的皴法

一、线皴

1、披麻皴因线条长短、又分为长披麻皴和短披麻皴两种,其用笔方法基本相同。

披麻皴例子:

2、牛毛皴,解索皴,以及乱麻皴都是从披麻皴衍生而来。用笔时可以交叉

3、折带皴

4、荷叶皴

5、卷云皴

二、面皴

1、斧劈皴

分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

大斧劈皴多用以表现块面严整、坚顽凝重的大石或较近距离的石质峰峦。轮廓方硬,筋骨外露,皴笔“如铁斧劈木,劈出斧痕也”,故又称勾斫法。

小斧劈皴用笔勾跳,可以先起轮廓而后加皴,与小披麻仿佛同意......大斧劈用笔身力,小斧劈用笔嘴力,当分别之

2、马牙皴

3、拖泥带水皴

拖泥带水皴是一种边皴边染的方法,在运用斧劈皴画山石时,先用较浓的湿笔勾轮廓,然后趁轮廓线未干时,再以较湿的浓墨或淡墨加皴,趁其未干时,又以淡墨染之。能够达到自然连接成一片浑然一体的效果。

三、点皴

1、雨点皴,又叫豆瓣皴

2、米点皴

米点皴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独创

无论那种皴法,我们都需要在古人经典作品中慢慢体会它的妙处,理解它的道理所在,真正为我所用。

美山水画幅国画山水赏析历代山水名作国画临摹范本画册画集作品集选名师国画技法教程国画京东查看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