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一直都是文人常用的形象,有人把它喻为铁骨铮铮不屈不挠,有人称它为翩翩君子温润如玉,有人称它为超然物外闲适淡然。不管怎样,竹文化在中国传统中确实占有一席之地,水墨竹画面凝练,不仅画面留白,给欣赏者的思想上也留白,不管人们赋予它怎样的感情,似乎都很合适。
许宜锦竹子国画《竹石》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扎根碎岩中,饱经风吹雨打,却仍坚持不懈、无所畏惧。
竹尤如此,人何以堪!在人生路上,总会有酸甜苦辣、风吹雨打,认准一个目标,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魄和风骨。
这是一首题画诗,其中描写竹子坚劲不折的精神。它深深地立在脚下的土地,不管风吹雨打,依然坚挺,这样的精神,是很多人的向往吧。
许宜锦竹子国画《竹报平安》
《咏竹》
宋·王安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不仅是咏竹,更是诗人自身品格的抒发与呐喊。
许宜锦竹子国画《风摇青玉枝》
《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
这首诗,诗句虽短,诗意甚高。诗面写竹,竹之直节挺立,有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立。
竹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的美称,中国竹文化代表的是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竹子由嫩笋破土而出,逐节上升,开枝发叶,象征“有志有节”;竹竿外表光滑洁净,不易攀附蔓生植物,象征“不趋炎附势”;而竹的内部是空的,象征“清虚自守”。选择一幅名家手绘竹子国画挂在室内墙上,无疑是很高雅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