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大师

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

谢先莹编著

大匠阿芝古今奇(一)

——齐白石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在书、画、印、诗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画贵在“真”与“天趣”。出身农民而自我造化而成大器,他是中国社会知名度最高的画家之一。

现代·齐白石《九秋风物图》手卷纸本设色

芝木匠拜师

齐白石(—年),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原名纯芝,号渭清、兰亭,后老师为其改名齐璜,字濒生,别号白石、白石山人等。幼时家贫,只读了半年村塾便辍学回家,少时随叔父学木匠活,次年改学雕花木工,被乡里人称为芝木匠。做木匠期间自学书画,起初只是反复临摹无意间得到的《芥子园画谱》,后在胡沁园家里进行诗词等方面的学习。

光绪十四年,27岁(实为24岁,由于生日原因虚两岁,道士说他75虚岁有难,于是75岁那年便将自己的年龄说大了两岁,故年龄要比公历的实际岁数长四岁)的纯芝应邀去胡沁园家做家具,胡沁园是当地有名的文人,擅长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胡见他一举一动中才气过人,性格正直,认为若悉心栽培定前途无量。于是,胡问他是否愿意拜他为师学习书画,芝木匠一听非常开心,但又担心“家里穷,年岁又大了,怕学无所成。”胡沁园告诉他:“《三字经》里面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你这个年龄,只要想学,什么都学得好,你如果拜我为师,可以在我家一面读书,一面卖画养家。”芝木匠听了激动地立即向胡沁园行了拜师大礼。

从此,齐白石在胡家刻苦钻研诗词书画。胡沁园教导家人不得怠慢和冷落纯芝,为了让他安心学习,没有后顾之忧,还准备了十五担谷、三百两银子送到他家。为了纯芝将来作画题诗方便,胡沁园与为纯芝授课的陈少蕃先生一起琢磨着给他取名与号。他们认为斜玉旁的璜很有意思,于是给纯芝改名齐璜,取”湘江之滨生,湘江之滨长”的濒生为字,又因纯芝的家离白石铺近,遂取号白石山人。从此,“齐白石”这个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齐白石酷爱诗,因为学诗不但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还能培养自己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对作画也非常有帮助。于是齐白石在胡家日日吟诗作画,不到半年就把《唐诗三百首》基本读完,后读了《孟子》《春秋》,然后继续研习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两个月的时间把一部卷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也记得滚瓜烂熟。通过大量的学习,齐白石进步神速。在一年一度的诗会上,胡沁园让齐白石也吟诵一首。齐白石落落大方地走上前去,向大家深鞠一躬,遂吟道:“盛名之下岂无惭,国色天香细品看。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齐白石的惊艳亮相博得诗友们的热烈掌声。胡沁园说:“盛况难再,是不是还要生画幅画,助助兴?”齐白石也不推辞,一会儿,一幅盛开的蜡梅跃然纸上。作为齐白石拜师后的第一幅画,诗情画意俱佳。

以后,齐白石便在恩师的指点下,开始了卖画养家之路。最开始,经老师胡沁园的引荐,齐白石为胡的姐夫——一位七十多岁的长者画像。黄昏时分,一张高三尺多、宽二尺多的画像便完成了,大家纷纷称赞他画得传神。经此一事,请齐白石画像的人越来越多,家庭生活有了转机。此后,齐白石还被选为“龙山诗社”的社长,随着名声的渐高,求画者也越来越多。

在齐白石艺术成就中,诗、书、画、印都有着很高的造诣。有一天,齐白石正在裱画,上浆的时候胡沁园来了,他对那幅画很满意,但总觉这幅画没有盖印,不算完整,遂说道:“濒生,印在每幅画中很关键,中国画是以诗书画印为一体的姐妹艺术,盖印也是一门学问。”然而,当时齐白石还没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印章。于是,胡沁园送给齐白石几方寿山石,让他找陈家垅刻印名家丁可钧刻方印。丁可钧性格高傲古怪,对齐白石爱理不理,齐白石无奈,只得把石头放在刻桌上就走了。第二天他去拿章,丁可钧把那方寿山石扔到齐白石身上说:“拿回去磨平再来。”一气之下齐白石把石章拿了回去。晚上,齐白石用修脚刀自刻一方闲印章,叫“死不休”,也算是他的第一方印。至此,诗、书、画、印一一俱全,齐白石展开了对艺术道路的全新探索并以文人画家的身份出游各地。

年,齐白石的恩师胡沁园先生不幸逝世。听闻消息,他为老师画了二十多幅画,裱好后拿到先生灵前焚化,并专门写了祭文和挽联以悼念亡师。为了感怀先师,齐白石作《往事示儿辈》一诗,诗中云:“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其中一首云:“学书乖忌能精骂,作画新奇便誉词。唯有莫年恩并厚,半为知己半为师。”胡沁园先生于白石来说,真是半为知己半为老师呀!

现代·齐白石《和平延年图》立轴纸本设色

似与不似之间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诗人,在艺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27岁前,是一名雕花木匠,受民间美术和审美观念的熏陶;27~40岁,拜师学习文人绘画并从事民间画像工作,主要擅长工笔;40~45岁,“五出五归”,眼界大开,画风逐渐由工笔转向写意;55~65岁,在陈师曾的指导下,进行“衰年变法”;65~94岁,创作高峰期,艺术臻于化境。

齐白石艺术渊源,善画花鸟,也能作写意山水和意笔人物。在花鸟画方面,创造出“工虫花卉”,将工笔草虫与粗笔大写意结合起来。齐白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曾说:“青藤、雪个(朱耷)、大涤子(石涛)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在师法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的基础之上,又吸收吴昌硕、赵之谦等人的长处,独成一家。他所画的必是他所见的,所有的创作必带着他的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是基于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因而他的作品总是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天真浪漫的童心。

在研习传统的基础上,他还摸索出一套“万虫写照,百兽传神”的笔墨技巧,以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之间的信条。齐白石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笔下的花鸟与虫鱼虽然在形上有许多“不似”,然而这种“不似”却更有利于“神”的肖似。“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在于不能极工或极简,太似则沦为自然的奴隶,不似则歪曲了客观事实。晚年的齐白石的画风日趋简化,强化了“不似之似”的造型,使“神”成了主导地位,这种无法而法的表现技巧使画面达到“笔愈简而神愈全”的境界。

齐白石在绘画上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在海派的基础上大胆地引进了民间艺术的审美特色,将文人传统与民间传统、文人修养和农民气质自然地结合起来,鄙弃文人画的程式与民间美术中的低俗因子。他追求热烈明快的色彩,并努力使这些色调更加纯化,但仍保留了以墨为主的中国画特色,比如他在画《百虾图》时,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以金石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这些用纯墨表现的数量庞大的虾子与画面右上角伸出来的色彩明亮鲜活的藤萝形成墨与色的对比。

齐白石凭借高超的艺术成就享誉海内外,被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评价为中国了不起的画家。

现代·齐白石《寿桃》成扇纸本设色

通身蔬笋气

齐白石非常喜欢画白菜,也画得好。这不仅跟他喜欢白菜有关,也与他对家乡的怀恋有莫大关系。齐白石定居北京后,仍然对家乡念念不忘,他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但家乡草木却不能随他来到北京,画家只好通过手中的毛笔感怀它们以舒缓自己思乡的苦闷。当齐白石画《白菜辣椒》时,令他有感触的不单是红与黑的对比,也有对“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的不平。在有关画白菜的题句中,齐白石所表示的“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正是《农耕图》中老农的自白,也是齐白石对自己本质毫不掩饰的自我肯定。

齐白石把白菜看作是菜中之王,他常以白菜肥大、脆绿、嫩白的特点入画,画出的白菜总是那么的水灵,充满生机。他常说自己“通身蔬笋气”,这大概与他出身农家有关,所以在他看来能够画好白菜是很自然的事。

曾经有位画家私下里学齐白石画白菜,可总画得不像,最后他忍不住去请教齐白石画白菜的诀窍,齐白石哈哈一笑,说:“你通身无一点蔬笋气,怎么能画得和我一样呢?”

现代·齐白石《消夏图》扇面纸本设色

知我者徐君也

齐白石与徐悲鸿是艺坛上的忘年交。同样是20世纪的中国美术大师,但是在年龄、出身、家庭背景等方面两人却有着诸多的差异,所走的艺术道路也不一样。但是徐悲鸿却相当推崇齐白石的艺术,认为齐白石的艺术具有独创精神,他不仅收藏齐白石的艺术作品,还把齐白石请上了大学的讲台,对于齐白石的私人生活也是照料有加。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旗帜性人物,两人的交往对于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徐悲鸿在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期间,邀请齐白石去学校教授绘画,但齐白石却对去学院教学没有自信,因此拒绝了徐悲鸿的邀请。后在朋友力劝和徐悲鸿再三请求下,且徐答应齐白石教画可以只做示范不讲解,并亲自作陪,才令齐白石勉强答应。到了学校以后,学校的老师尊敬他,同学们也接受他的教学方式,令齐白石大感欣慰,因而非常感激徐悲鸿的邀请,曾作诗一首“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

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很深,两人常有书信来往。徐悲鸿曾在年为齐白石编选的画册作序,而齐白石也曾扶病前往参观徐悲鸿在艺文中学举办的小型画展。年徐悲鸿写信向齐白石求画,齐白石就把早年画的精品《耄耋图》赠之。

抗战胜利后,两人一直相知相交直至徐悲鸿去世。年徐悲鸿出任北平艺专校长,聘请齐白石为名誉教授,可见徐悲鸿对齐白石的赏识。年改名中央美术学院后,有人建议取消齐白石挂名教授的资格,但徐悲鸿校认为“现时并无挂名教职员,齐白石、张大千是中国有数之名画家,虽不授课,但可请其来校指导”,因而继续保留着齐白石名誉教授的职位,还把工资送到他手里。每年春节徐都去给齐白石拜年,齐过寿添孙,徐悲鸿赠送书画祝贺。

年徐悲鸿去世,徐家人考虑到齐白石年事已高怕受刺激,就没告诉齐白石。后来徐的夫人廖静文探望齐白石,齐白石还问到悲鸿怎么没有来,廖静文只好谎称徐悲鸿出国了暂时不在云云,一开始齐白石还相信,时间长了齐白石就不相信了。大约过了一年左右,齐白石雇了一辆三轮车,在他儿子陪同下亲自到徐悲鸿家里看望他。到了以后才发现徐悲鸿的家门口早已挂上了“徐悲鸿纪念馆”的牌子,这时他就明白过来了。对于徐悲鸿的知遇之恩,齐白石感戴终生,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也”。

编著者简介

谢先莹,字仲璜,号不敏,又号云宬,男,年3月出生,河南省内乡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鉴藏理论家、书画家。主要著作有《浅谈中国书画鉴藏》、《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中国书画鉴藏必备》、《中国书画鉴藏与市场》、《读懂大师——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书画星河——中国书画点将录》等。

更多著作的系列章节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