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该忌口什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43609.html

王志平到广西凤山挂职副县长的这4个多月时间里,马不停蹄走访了近一半的村庄。这个深度贫困县虽然于年实现脱贫摘帽,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仍被列为乡村振兴阶段容易返贫的重点帮扶县。

凤山县面积平方千米,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山多地少,坡度5度以下的平地面积仅为4%。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因此当地人笑称,“来凤山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迷路的,一种是上头派来的”。

如何确保脱贫不返贫,是这些重点帮扶县在推进乡村振兴阶段的重点工作。作为中国一汽选派到凤山定点扶贫的挂职干部,他的工作并不比脱贫阶段来得轻松。

他听当地扶贫前辈们讲,在还未实现村村通路的10多年前,下乡走访偏远山区的村子要花上差不多一天的时间。走到没路的地方,扶贫队伍只能步行,翻山越岭到达目的地。天蒙蒙亮时就要出发,否则天黑前没法回到县城。

△中国一汽帮扶干部,在凤山挂职副县长的王志平在当地群众家

交通不便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扶贫首先要改变闭塞的环境,让人能出得去,车能进得来。

01

“吹糠见米”

王志平将基建扶贫比喻为“吹糠见米”:把路打通,改善住房,是提升农户幸福感见效最快的扶贫手段。中国一汽于年定点帮扶凤山县,首先开启了基建帮扶的进程。

凤山三门海镇瑶寨屯是中国一汽帮扶的第一个整村改造示范点。该瑶寨地处凤山县大石山区,被层层叠山紧密包围。年之前,没有一条公路通向这里。瑶族村民步行出村就需要花两个半小时。原始的土路一边靠着山,一边是断崖,稍有不慎,就会失足跌落。曾有联合国粮食组织官员到此视察,称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自然环境的限制使得瑶寨屯成为凤山县最典型的贫困村。

△瑶寨旧貌(上图)改造后的瑶寨的新貌(下图)

年,当地政府出资给瑶寨修建了一条沙石路,中国一汽同年又进行了水泥硬化。村路修好后大大方便了瑶寨村民的出行。到最近几公里以外的镇上,村里人骑着摩托车十多分钟就到了。

路虽然通了,但瑶寨仍是一派破败的景象。瑶族传统为“人畜混居”,臭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如果遇到下雨天,寨子里污水横流,无从下脚。路未通之前,建筑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修缮住房成为瑶寨中一件奢侈的事。

为此,中国一汽投入万扶贫基金,联合当地政府对瑶寨进行通盘规划,改造了瑶寨的全部危房。此外,中国一汽还为瑶寨建成一栋两层楼高,面积达平方米的“养殖小区”,鼓励村民把猪牛羊从自家楼下搬过去饲养,改变了瑶寨“人畜混居”的居住方式。

△凤山文里村高山蔬菜种植项目(上图)和丰收的景象(下图)

对于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无法居住的贫困村,我国政府则采取异地搬迁的方式,让贫困人口摆脱环境的限制。截至去年,凤山县集中搬迁,将名贫困人口全部安置到县城移民新区。

王志平说,为解决深度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政府免费帮他们改造危房,或免费提供异地搬迁的新房。王志平下乡时,常遇到住上新房的贫困户拉着他的手,说些“感谢政府”的话,“老百姓的感激溢于言表”。

距离瑶寨多公里外的吉林省和龙市延安村村民刘东东也住上了异地搬迁的新房。和龙市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吉林省东部高寒连片特困地区。刘东东说,异地搬迁前的老延安村在山沟里,多危房,缺水缺电。尤其在冬季,取暖是最大的问题。

△曾经破败的和龙柳洞村(上图)和如今的一汽小镇(下图)

年,在中国一汽的资金帮扶下,延安村村民陆续走出山沟。异地搬迁到地理位置更好的、富有朝鲜族特色的“一汽小镇”新居中。新的延安村整齐规划,基础设施齐全,污水处理系统的建成也让村里的卫生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刘东东为此十分开心。而困扰他的冬季采暖问题也得到解决:村民们已由传统的火炕取暖转为电取暖,政府还补贴了取暖费用。

更令刘东东开心的是,异地搬迁后,自家的农产品销路也随之被打开了,一家的收入逐渐增长。

02

将产业和人留下来

和很多贫困地区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不同,刘东东一直留在延安村村里。由于父母年迈,他选择在家照料父母。自然而然地接过了家中的田地,干起农活。他也希望能多赚点钱,但身处贫困地区,这件事显得尤为困难。

销路打不开是刘东东面临的最大问题,自家种出来的粮食、蔬菜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异地搬迁后,一个改变的契机出现了。中国一汽将基建帮扶和产业帮扶结合起来,在新延安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源源不断的游客成了刘东东的潜在客户。

△刘东东和他的延和加工厂

异地搬迁的选址也巧妙地定在了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的位置。新延安村位于青龙渔业度假区、龙门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的公路沿边,有利于吸引返程客流。中国一汽在新雅南村打造了建筑面积达平方米的旅游综合体,一个以旅游接待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逐渐成形。

依托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刘东东坚信了农业也是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行业的信心。要想实现长期脱贫必须得依靠产业。而产业帮扶中对产业的选择,则讲究因地制宜。

同在贫困县之列的吉林省镇赉县多盐碱地,土地种粮难,农民收入低,农业增收难度大,外出务工农民多。不过,镇赉县拥有63万亩草原,下辖2个蒙古族自治乡,有一定的养牛基础,当地政府于年发展肉牛产业带动当地脱贫。

△改造前的镇赉解放社区(上图)和改造后的镇赉一汽小镇(下图)

中国一汽自年开始对口帮扶镇赉县。当镇赉县政府决定发展肉牛产业时,中国一汽随即投入了余万元的资金支持。双方共同出资建设肉牛扶贫基地,并招商引入企业运营,镇赉县的肉牛产业自此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

产业扶贫的产业选没选对,得看该产业在商业上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镇赉县和合牧业有限公司是在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企业代表。总经理谷月直率地说,高档肉牛产业在国内发展较慢,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中有巨大的利润空间。他们看中了镇赉县丰富的水稻资源,这为高档和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稻草饲料。

△镇赉县特色养殖扶贫基地

谷月表示,这在商业上是一次双赢的合作,既利于企业做大规模,也能惠及当地农户。根据和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和合牧业将前三年营收据政府投资总额的6%、8%、10%进行分红,最终给政府扶贫基金兑现了近万分红,帮扶全县总计59个非贫困村,1.3万贫困户。

△镇赉合和牧业总经理谷月在肉牛养殖厂

除了产业分红外,镇赉的肉牛产业发展还通过让农户养殖母牛、饲料种植、进企务工等方式,带动当地脱贫。谷月介绍,其中养殖母牛的模式是将怀孕3-4个月的母牛以成本价卖给农户,然后保底或按更高市场价向农户收购犊牛。养殖母牛的收益最高,每只母牛每年至少可增加-元收入。此外,农户种植一公顷饲料可增加-元收入,进企务工月工资可保证在-元之间。

谷月说,无论是后续和政府合作开设屠宰场,还是和中国一汽对接肉牛消费帮扶合作的意向,都让和合牧业更有信心。和合牧业希望将肉牛养殖量发展到10万头,他估算,这个规模的肉牛产业就可以带动整个县,让产业和人都留在当地。

△中国一汽帮扶干部,在芒康挂职副县长的杜晨光正在开会(左三)

对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副县长杜晨光来说,产业帮扶不仅仅要能留住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引人的到来。他在当地分管文化和旅游工作,致力于发展芒康旅游业帮扶当地脱贫。芒康旅游资源不少,但起步较晚。他的旅游产业帮扶计划的起点,是打响芒康旅游业的城市名片,吸引更多游客。

一方面杜晨光组织了不少旅游推介会,邀请旅行博主等流量渠道宣传芒康旅游路线;另一方面制定详细规划,挖掘芒康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如国道沿线旅游资源。国道川藏线被称作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其中西藏段起于芒康,是很多自驾游客进藏的必经之地。如何让游客更多地在芒康停留驻足?杜晨光想到了红色旅游资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芒康“弦子舞”

“芒康是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藏区升起的地方,”杜晨光说,芒康县正在和北京的教授合作挖掘国道芒康段的红色历史:朱巴龙是渡江战役的起点、筹备宁静战役解放纪念馆和芒康盐井解放纪念馆……他想着,在哪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就带动哪里的人建设,建成后再带动当地人参与景区管理。

当然也有在实践中的案例。古井盐田完整保留原始手工晒盐的方式,或许可以打造成为芒康的旅游景点。为提高当地村民收入,芒康县政府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司,将盐加工成旅游工艺品、化妆品进行销售,其中政府部分所得收益归当地村集体所有,并平均分配给当地村民。

“我们做旅游帮扶,政府是不赚钱的,利润都让百姓。”他说。帮扶让当地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03

精神和身体都要强健起来

依靠基础建设和产业帮扶解决了一些地区长期贫困的局面。而长期帮扶需要依靠教育,从根本上阻隔代际贫困。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有拥抱更美好未来的可能。

旦达是西藏自治区左贡县田妥镇一汽希望小学校长,自年大学毕业以来就一直在左贡县任教。这里祖辈农牧民家长大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如今,左贡县已基本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旦达亲眼见证了这个贫困县教育的发展。

左贡全县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平均海拔高达米。以旦达所在的辖区为例,在年该辖区内最远的一个村庄与最近的小学相距30多公里。那时很多地方交通不发达,孩子上学成为老大难的问题。中国一汽援建田妥镇一汽希望小学建成后,大大缩短了孩子的上学距离,解决了周边2个乡镇、6个行政村的孩子上学问题。

△正在修灯泡的田妥镇一汽希望小学校长旦达

相比交通,辍学是更大的问题。旦达回忆起来他刚任教时的一起辍学事件:由于家中缺少劳动力,当地一位牧民家长让孩子辍学在家帮忙放牧。这个孩子成绩很好,对读书也有兴趣,旦达不希望他就此辍学。于是旦达和当地的干部轮流去做家长的工作,谈了十几天都没有进展。直到和家长签订了一份保证孩子继续读书就不愁工作的“合同”,孩子家长才答应让孩子继续学业。

这个孩子最终考上了大学,现在已经回到当地投身教育事业,帮助更多的孩子完成学业。

现如今,田妥镇一汽希望小学辍学率已经降到零了。旦达说,孩子们知道外面世界很精彩,学习的动力很大。建校近20年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越来越多,也常有一些校友回来捐赠图书、学习用品,依靠老师、学校劝说家长送孩子读书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希望小学老师们的教学会议

“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已经真正地深入人心。现在去逛街,随便扔个石头,砸到的都是大学生。”旦达说。旦达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当地教育落后的局面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这项事业的背后是长时间以来国家对西藏教育的重视,和一代又一代西藏教师们的努力。也正因此,这个高海拔、人迹罕至的贫困县,在走出贫困的漫长过程中拥有了更为深厚的人力资源支撑。

在左贡,还有另一群人在努力着。医院的援藏医疗队。他们为当地带去了医学书籍、药品和医疗设备,克服在高原上的诸多不适,下乡为当地百姓义诊送药,同时为全县余名干部群众开展了健康体检和咨询工作,为适龄儿童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中国一汽援建左贡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信息系统,提升当地医疗的信息化水平,解决当地居民医疗报销难题,降低报销成本,有效监管基金。

△医院援藏医疗队深入左贡县和芒康县义诊送药

发展教育已经成为根除贫困的共识,打赢精神贫困战争,才意味着贫穷的真正终结。精神上的贫困消除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中国一汽在教育、医疗各个领域开展扶贫工程,为当地的藏族人身与心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中国的扶贫路,是一代又一代的扶贫人用脚丈量出来的。其中的甘苦和不易自不必言说。无论是脱胎换骨的瑶寨,走出山沟的延安村村民,坐在窗明几净教室里的左贡的孩子们,还是镇赉县大力发展的肉牛产业、芒康县挖掘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中国一汽一批批的帮扶干部走下去,到地方,结合当地的现状,寻找帮扶的切入口,因地制宜改变当地贫穷的旧貌。

中国一汽用使命和担当帮助这五个定点帮扶县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为当地接下来的乡村振兴进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乡村的机遇已经打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正在等待属于它的实干家和梦想家。以中国一汽为代表的企业也将继续助力乡村振兴,用努力擘画乡村美好蓝图。

(图片来自:中国一汽、视觉中国)

策划:三联.CREATIV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