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可以说是石鲁艺术创作的宝地,在谈及创作《宝塔葵花》过程时,石鲁说:『这次又去延安,从飞机场上我偶然回头一瞥,透过一排排的向日葵,看到了宝塔,觉得多次积下的感情,好像一下找到了一句表达的语言。回来画了这张画。』
《延河之畔》石鲁创作时强调的『意、理、法、趣』,其中意的产生,即来自于情感。当然,『意』又常因特定场景中『景』的引领而激发作品的意象,催促创作的冲动。在此幅中,石鲁成功运用『以小见大』的处理方法,把葵花形象作为画面视觉中心,右上角用红色画出仰视的宝塔,取景浓缩,构成形式单纯凝练,写景状物,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画面的象征意味浓厚。
《枣园之夜》崇高感在《延河之畔》一画中也有同样的存在,只是在手法上的表现略有变化。在《延河之畔》中,画面的方与圆、曲和直,以及高原山体的稳重和水波环绕形成的动感都有效地为画的主题服务。色彩上,石鲁用红色画出高原山体和宝塔与红领巾的儿童隐含的象征性来呈现着浪漫的革命情怀。
《宝塔葵花》再如同类题材的《延河塔影》,石鲁只画宝塔的倒影和带红领巾汲水的儿童,烘托出革命成功并后继有人。画中,石鲁用线轻松活泼中,物象清晰呈现,具有很浓的抒情味道。
《种瓜得瓜》情之所系,石鲁常常『以意写之』,即『以意命笔』,『因意生法』。如单看《种瓜得瓜》画面,似乎不能算是『红色主题』,但细读画作及题字内容,就能体会出石鲁『意写之』的高妙。是幅描写延安桥儿沟小学学生在校园里玩耍的场景,为石鲁故地重游、触景生情之作。
《延河塔影》石鲁用『得瓜种瓜』之题来寓含着教育因果,有未来指向的含义。『一幅画的动人,我想还不全是从不同角度获得的启示,而是「我」和「物」得到一致。』石鲁对延安的一草一木都富有感情,且善于观察,以挖掘不同题材的独特性,并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使主题升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