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海燕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唐代韩愈这首《题榴花》,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五月石榴花繁茂烂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字,生动传神;既写了花,也写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
繁茂烂漫的石榴花,花形优美,花姿绰约,花色艳丽;自汉代随张骞从西域带入中原,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赞美和称颂。宋代梅尧臣盛赞石榴花:“春花开尽见深红,夏叶始繁明浅绿。”
石榴花,生于树枝顶或叶腋,花萼钟形、肉质,橙红色,远观神似一盏盏红灯笼。花语里,它象征着美丽、富贵、子孙满堂。历来为国人所钟爱,也成为瓷上常见的表现题材。
这件清康熙年间的斗彩石榴花纹罐,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8.3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4.7厘米。罐撇口,短颈,丰肩,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外部斗彩装饰,瓶身绘两组对称的石榴花卉纹,无款识。此罐造型隽秀,构图疏朗,瓶身只绘折枝石榴花,简洁醒目。釉上彩以红绿彩为主,颇显清新雅致。
斗彩瓷器始于明宣德年间,清代也出现了不少精品。尤其康熙朝始,将舶来的油画技法融入陶瓷工艺,产生了珐琅彩。到了雍正时期,斗彩瓷器得到了空前发展和创新,添彩中的五彩被粉彩所代替,颜色更加丰富。除了继承前朝的红、绿、黄,还有蓝、黑、紫等,使得清代斗彩瓷器更加缤纷华丽。乾隆时期的斗彩瓷器又增添了金彩,这是一个大胆的技术创新,让画面鲜艳夺目,纹饰的艺术效果更添光彩。斗彩的造型也更加多样,杯、碟、盘、碗之外多了各种陈设品,彰显时代风格。清代瓷器的斗彩工艺进步,添彩准确,很少溢出轮廓。这件斗彩石榴花纹罐,是在继承明代制作技艺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的佳作。
另一件清代粉彩石榴花纹敞口碗,为民间收藏。该碗高4.2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4.2厘米,绘画工艺较细腻,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修足规整,胎质细腻,釉彩鲜亮。瓷上石榴,虬枝苍劲,枝杈伸展,有的枝尖花儿怒放,有的花儿已谢,果实初现,在黢黑树枝陪衬下,显得格外清新。该碗为敞口、深腹、小圈足,足内无釉。碗底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印,器型、釉色、粉彩工艺无不显露出浓郁的年代气息。
瓷器上的石榴花纹,作为明清装饰纹之一,象征多子多福、吉祥美好。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满枝的石榴花象征了繁荣、美好的日子,寄托着人们希望生活如石榴般红红火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