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疗 https://m.39.net/disease/a_6122080.html

枯木竹石图兴起于北宋,衰于明,独盛于元代,这确是一个特殊的艺术现象,也是特殊的文化现象,这有助于我们认识绘画史的复杂性。每一画科甚至某一画科的某一类画都有复杂而微妙的方面,其变化的原因不是表面的师承关系或个人喜好,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及思想的根源。集中到一点,就是画家的精神追求在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时,寻求象征性艺术表现的创作冲动和艺术理念。

元赵孟《枯木竹石图》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象征文化传统中,竹石和枯木、杂草有时带上山水的一角,它们组成的画面既可让人产生视觉审美愉悦,又有足以让人反复咀嚼的寓意。况且,与山水画不同,竹石枯木是小景,作画时信手拈来,顷刻可成,与尚写意不尚刻画的元代文人画家的主张正相符合。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个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并不为元代所独有,宋、明同样存在这样的冲突,要论冲突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则元代强于宋、明;二是冲突的结果可以是枯木竹石图,也可以是山水、花鸟画,但要论象征性表达更直接、更简率、更自由、更深刻则枯木竹石更有代表性。赵孟和同时稍早的集贤殿大学士李衎(年至年)的竹石画就体现了这些特征。

枯木竹石图立轴纸本选自雅昌艺术网元柯九思枯木新篁图华夏收藏网应野平枯木竹石图网络配图

竹石画的成熟表明中国绘画文人化的全面完成,这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竹、石入画并获得恰当的艺术表现扩张了画家对自然事物的审美观照,从而丰富了绘画再现的客观对象,使文人通过绘画认识自然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次,这强化了文人艺术抒情写意的特性,在作为一种新的再现对象的同时,也使文人画家的主观胸臆渲泄得淋漓尽致,从而使竹、石成为典型的文人画母题。第三,广义地说,在各种人文现象中,源自自然的事物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竹的坚贞、石的耿介,其品质成为士人君子高尚品德的隐喻,借中国画各种技法、语言和手段得以表现,实为世界文化中伟大的独特创造。

江上达枯树竹石图选自泓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