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画僧: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浙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都自具风裁。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家。

年明清易祚,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覆灭。明清的改朝换代并没有造成艺术传统的中断,相反,中国古代文人画在这一时期走向高峰。面对动荡、裂变的社会,文化思想界表现得异常活跃,绘画艺术也打破了明末的沉寂,出现了画家林立、流派纷呈的局面。在众多画家流派中,出现了清代四僧的身影。

美术史上的清代四僧指弘仁、髡残、八大、石涛四人。他们是僧人,也是文人,甚至还蒙受道家的影响。他们的作品融汇着文人习性,禅宗三昧,老庄哲学,在清初画坛各树一帜。弘仁开新安一派,髡残开金陵一派,八大开江西一派,石涛开扬州一派。

原济(石涛)

石涛(一约),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

石涛山水画册

朱耷(八大山人)

朱耷,别号八大山人,字号特多,雪个、个山等,南昌人。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其画多有象征寓意,藉以发泄内心积郁。

朱耷(-)山水画册

年作水墨淡设色纸本十二开册各23.5厘米×34.2厘米

这十一页的山水作品,取景、布局、画风都不一样。如第一页,描绘一孤舟于近岸,旁有数株疏秀的树木,予人幽静空灵的感觉,有倪瓒的疏简风格;第二页则描绘一房舍于连锦的山林、急速的瀑布旁,山石及树林填满了通幅空间,用墨湿润而厚重,带有董源的影子;第七页描绘了一大片山林,当中山石的造型比较圆浑,山崖间的“矾头”,空钩光秃的树枝,这都是受到黄公望及董其昌的影响。

晚年的八大山人,冷眼看世界,最后一页所题之诗句:“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流露出他晚年依然深藏着对明朝的思念。

髡残(石溪)

髡残(-),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字介邱,号石溪,又号白秃,一号壤,自称残道人,晚署石道人,本家姓刘。擅画人物、花卉,尤精山水。师法黄公望、王蒙,尤近于王蒙。其画章法严密,笔法苍劲,喜用秃笔渴墨,层层皴擦勾染,厚重而个板滞,郁茂而个迫塞,善写平凡景致,平淡中见幽深。工诗文、书画,擅山水、花卉。山水师法王蒙、黄公望,并汲取董源、巨然、董其昌、文徵明等人画法。博采众长,加以发展变化,又能师法自然,于游历中观赏体验名山大川的万千景象。所画山水,构图饱满,重山复水,繁密中见疏灵,善用秃锋渴笔画山石树木,以浓淡墨渲染,苍劲凝重中透出丰润秀逸之致,意境奇僻幽深,得江南山水空濛茂密、浑厚华滋之质。

本幅款:“石溪巫琎”。钤“巫琎”,“石溪”印等。

本幅自题五言诗一首:“层峦与叠壑,云深万木稠。惊泉飞岭外,猿鹤静无俦。中有幽人居,傍溪而临流。日夕潭佳语,愿随鹿豕游。大江天一线,来往贾人舟。何如道人意,无欲自优游。癸卯秋九月,过幽闲精舍写此以志其怀焉。天壤石溪残道者。”钤“石溪”、“白秃”、“介丘”印三方。收藏印:“雪盦铭心之品”、“张大千印”等。

自题诗日:“苍翠凌天半,松风晨夕吹,飞泉悬树杪,清磬彻山陲,屋居摩崖立,花明倚硐披,剥苔看断碣,追旧起馀思,游迹千年在,风规百世期,幸从清课后,笔砚亦相宜。雾气隐朝晖,疏村入翠微,路随流水转,人自半天归,树古藤偏坠,秋深雨渐稀,坐来诸境了,心事托天机。”款署:“时在庚子深秋,石溪残道人记写。”

题识:绣岭宫前西日晖,忽惊岚气上人衣。人家隔岸留残照,楼阁经年掩翠微。游子不知秋已暮,蹇驴直与世相违。何当写我临流处,黄石桥头看钓矶。千尺飞流落半空,散为烟雨尽蒙蒙。草堂留在匡庐曲,头白归来睡霭中。辛丑(年)秋八月华公北归留此纸属余涂之,幽栖石溪残道人。

浙江(弘仁)

弘仁(-),清画家。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并称新安四大家。兼写梅竹,工诗。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图》《西岩松雪图》《黄海松石图》等。著有《画偈》。

雨余柳色图

西岩松雪图

疏泉洗研图卷

黄海松石图

西溪萧寺图立轴

南岗精舍扇面

柯木山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