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文简介
陈学文,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欧文化联合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参加首届全国壁画大展并获佳作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釜山国际艺术展并获特别奖,从洛桑到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等。作品被多家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抒怀胸逸画彻心腑
文/陈学文
文人画从其诞生时日就以超脱现实为己任,抒怀胸逸,自我畅想。关于文人画,陈师曾曾经论述;“画中带有文学性质,含有文人趣味,不在画中考研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乃所谓文人画”。文人画不在于工整细致,不在于形似甜美,而在于画里画外的妙趣,在于超凡脱俗的境界。
文人画虽不外山水、花鸟、人物种类,但并不限所画内容,往往借题发挥。山水暗示隐居,不问时事,淡漠名利。梅、兰、竹、菊象征君子,本性孤傲自赏,洁身自好,高风亮节,凌霜而荣,借此抒发文人内心所特有的或豪迈、或清雅、或志高、或傲骨的情怀,表达自身的哲思与感悟。
文人画在绘画内容与技法上勇于创新,集文学,书法,绘画于一体,不拘法度,将点、线、面,干湿、浓淡有机组合,形成特有的画面语言,将画家作画时的气质和心态高度凝结,开中国水墨画风之先河。
古代文人画大师的思想与创作給我作画以强大动力。我对文人画的借鉴一是世界观先行,进入前人的思想领域,探究其哲学观念。二是梳理传统文人画表现视角,考研其表现物象所切入角度的独特思考。三是挖掘文人画表现方式的自身逻辑,在代代相袭的轨迹中所展示的个性与裂变。文人画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名家点评
大拙大雅大稚大美
文/董雅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
陈学文教授对中国传统文人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确立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文人画对美与丑的的认识是有层次的。初识美、丑是浅层的、是表面的,往往体现在对画面张扬、炫目或惯性效果的肯定与追求,笔墨经营或华丽耀眼或八股对仗。文人画由于出自文人雅士,大都满腹学思有感而发,高屋建瓴,随心而为,所呈现画面往往高古率真,亦或怪诞奇绝,表面无所谓美观,甚或丑态。但通观文人画的源流,基于文人画本体背景视角不难发现文人画的个性语境和自我主张,其表面姿态拙、稚、丑、涩,其内含却是深厚、真挚的,是发自中国文人血脉之美的大美。陈学文教授将对文人画精神的深刻认知凝炼成鲜明的审美理念幻化作表现语言体现在他的绘画创作之中。
《福禄图》35x45cm纸本水墨
《花香鸟语图》35x45cm纸本水墨
《纳凉图》35x45cm纸本水墨
《棋乐无穷图》35x45cm纸本水墨
通彻天机富溢神韵
文/柳博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北京央美博艺艺术院院长
天津画坛出了一个陈学文,一只柔笔,画美人,画江湖好汉,画老屋小鸟,画面温温湿湿缠缠绵绵,似乎浸泡着天津海河的烟波。有趣的是,他那题画的文字,说霸王别姬,说龙凤呈祥,歪歪斜斜,踉踉跄跄,又与画面诙谐相映,如此之贴切……。依傍古运河烟霞,佑于津门文化的浩渺,陈学文教授是个多面手,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能,在人们的印象中,陈教授主要成就是在人物画上。中国文人画从古今,关良的人物画无疑是一个标高,其自然天成的造诣是无人可及的。或许不同时间段、不同性情的画家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天性的追求不一样,结果可能不同。正如学文教授那样,他已达到了见情见性的深度,为别的画家所不及。津门有幸,我们这个时代有幸,让我们在这温温湿湿缠缠绵绵的笔墨里,有一件叫文人画的事物在悠悠的流传着。陈教授的画,最表面一层略感情色和媚俗,往下揭一层是潇洒和帅真。也许,若干年后人们忽然发现,咦,就是这个家伙,在美术进程中留下过一笔呢。要说明一点,我并非用某种过时的道德标准衡量画家,也反对所谓的安贫乐道的说教,一个画家的尊严和地位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点滴积累起来的,是慢慢沉淀下来的,实际上陈教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画家全面的素养和深度。他通过墨戏之作传达给我们一种信息,真正的画家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经常说画如其人,文如其人,其实做到这一点难上加难。稍有感觉的人都会发现,当前画坛突出的现象之一,即所谓的画家只是一些不断重复的行活。他们只是以葫芦画瓢,套用已有的程式,做做表面工夫,人与作品是分离的,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而陈教授的画不拘法度,不求形似逼真,不求工整细致,而在于画里画外的妙趣,以表达心灵为追求,达到通天机,富神韵之境界,并将诗,书,画融于一体,以期达到中国绘画理念的至高水平。陈教授的用笔用墨已臻完善,造就了一套完整的趣味体系,并将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他的画已经具有自己风格的形式美,在中国文人画坛定能以其独特的语言渐入佳境。
《孤芳对影图》35x45cm纸本水墨
《红石榴》35x45cm纸本水墨
《观荷图》35x45cm纸本水墨
《赏鱼图》35x45cm纸本水墨
画风渊雅气韵生动
文/王慧智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中国书画报原总编辑中国画学会理事
陈学文教授对文人画情有独钟,他长期耕读、研习优秀的古代文人画理论和作品,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画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特别注重“境界”的营造。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这与文人的独立孤傲、旷远放逸的襟怀是相通的,与空、虚、寂、静的禅的境界是一致的。魏晋士人深得旷雅之趣,宋人更是将空寂发展为审美的主流。所谓“境界”,指的是书画家通过笔墨语言所创造的一种气象,一种意观,一种格调,以及品赏者通过精神体验、主观感受而体悟到的情思高度。文人画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而是“画外之意”。这“画外之意”,便是文人画含金量高于“画工画”的根本所在。“画内之境可描,而画外之境难求”,因为“画外之境”需要丰厚的学养和生活积淀才能达到。陈学文教授经过长期的绘画积淀,其文人画兼收并蓄,既容纳中国传统绘画之精华,又伴随着广博的学养浸润,画风渊静,墨色简逸,体式优雅,耐人寻味,逐渐形成鲜明独有的风格面貌。陈学文教授的文人画不是一种刻意的表达,它是文人在玩转笔墨的随意中的流露。文人画以笔墨为中心,形象载体于笔墨,意境脱出于笔墨,这符合文人画所固有的本质和追求。陈学文教授的绘画以其渊深境界从又一高度诠释着文人画的魅力。
《赏荷图》35x45cm纸本水墨
《夜来香》35x45cm纸本水墨
《雨后竹叶青》35x45cm纸本水墨
《喜鹊登梅图》35x45cm纸本水墨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文/赵均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
陈学文教授以擅长水墨人物画创作而广为人知,通过不同的题材,在行笔运墨间饱含文人情怀。在传统文人眼里,诗文书画都属于闲暇之余随性所致,常常是有感而发。或感时伤逝,借景言情,或游心物外,悠然意远;或是“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所谓“临春风思浩荡,望秋水神飞扬”之感叹。于是就有了逸笔草草之笔墨游戏之作,可谓调剂情绪的一种有效手段,既“借自然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抒情言志,疏散怀抱,其中精神之超越,情意之厚重,底蕴涵养之丰富自不待言,故有文人画一脉彪炳画史,熠熠生辉。陈学文教授的画作,笔墨稚拙天趣,格调清雅高古,意趣盎然,别开生面,属于文人画之脉络。其人物形象夸张提纯,独具一格;整体关系圆融合畅,互相映衬,展现给观者的是轻松谐谑,逍遥自适之感。
陈学文教授持守中道,无论教学治业都谦虚谨慎,努力不懈,勇猛精进,成绩斐然。古人讲画如其人,了解他本人可以更好的领悟他的笔墨意趣。文人雅怀。无论是嫉恶如仇,亦或闲情逸致都能自然流于笔端,融于形内,所谓真感受、真性情应是其艺术作品中的最高境界。他的画追求作品内涵与品格的展现,追求审美精神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形式的纯粹性、文化丰富性、审美思维的特殊性。在画中将诗、书、画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其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精到节奏和韵律带给观者脱俗的视觉体验与心理共鸣。他从不刻意追求绘画技巧本身,而是着意于“画外之意”。这“画外之意”,便是文人画的高妙之处。画内之象易得,而画外之心难求,因为“画外之境”需要丰厚的学养、深广的积淀。陈学文教授的画作通过点线笔墨的个性化处理让人游心于物外,逍遥自得,乐莫大焉,又能反身而诚。观其人看其画听其说,得知他对于生活的特殊感悟与对中国文人画理念认识的另一种高度。
《春来休闲图》35x70cm纸本水墨
《翠荷美人图》35x70cm纸本水墨
《鹦鹉图》35x70cm纸本水墨
《赏鸟图》35x70cm纸本水墨
《梳妆图》35x70cm纸本水墨
《一日在晨图》35x70cm纸本水墨
《戏玩图》35x70cm纸本水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