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境内,因造物主的偏爱,添生了许多“方山”“桌山”,四周悬岩峭壁,顶上平坦的山。这些如“城”一样的石山,很早以前就被人们用来修城筑寨设险。万州境内第一次大规模修筑寨堡是在清嘉庆年间,因白莲教在鄂西北起事,四川等地纷纷建立堡寨,使百姓自相保聚。另一高峰时期是清咸丰、同治年间。时称“李蓝”起事时期,一时各地紧张,再次启用坚壁清野之法,广筑寨堡。万州境内现存的古寨堡,大多是这一时期新建或者重建、扩建的。此后,一直到民国年间,万州各地仍有一批寨堡先后先后建成。如今,在高楼林立的现代生活中,去感受一下乡野淳朴、宁静的古风味尤其弥足珍贵。接下来,就赶紧跟着小编,去抚摸古寨的断墙残垣,让思绪回到从前,体味历史长河中的硝烟战火吧!

天生城俗称天子城,位于周家坝办事处天生城社区,是万州最著名的一座山寨。“天城山三面峻壁,惟山后长延一脊,容径尺许,累石为门,俗亦谓之天子城,以昭烈名也。”这是南宋嘉定十四年(年)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中关于天生城的记载。城内设有前寨门、后寨门和中寨门。其中前寨和后寨为双重门瓮城结构。

天生城首次令世人瞩目是在南宋时期。淳祐元年(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将巴蜀地区的众多县城官署迁往治所附近的山顶,设立军寨,运用“依山制骑,以点控面”的策略,抗击蒙元铁骑。当时的万州官署迁到了“治西五里”的天生城上,作为巴蜀地区山城防御体系据点之一,与合川钓鱼城、南充青居城、金堂云顶城、苍溪大获城、奉节白帝城等一起,在抗击蒙元铁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称“川中八柱”。天生城为古“万州八景”之一,称“天城倚空”。上世纪50年代,天生城内的主要建筑被拆掉,木料、砖头等建筑材料运到山下县城里,修了其他房子。年3月,天生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椅子城位于高梁镇长春村。它是万州境内现存50余座古代山寨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椅子城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丰十一年做了扩建和加固。站在远处山上看椅子城所在的椅子山,整个山形就是一把硕大厚实的椅子。东、西、北三面是刀削过一般的绝壁,齐齐斩斩,犹如椅子的靠背和左右扶手;一面是缓坡,分上下两大台阶,如椅子的座板。

椅子城分外城和内城。据寨上82岁的姜和秀老人讲:从前,椅子城上很是热闹。寨上住着张大老爷、陈大老爷、傅举人等大户人家及其众多帮工,共百余户。寨中有茶馆、酒馆、(大)烟馆,还有肉铺、杂货铺、绸缎铺……比一些乡场还热闹。上世纪五十年代搞“大跃进”,需要砖头木料,前门寨楼被拆毁。椅子城的内城门楼,是万州诸寨中做工最精致、保存最好的寨门楼。

皇兴寨位于分水镇王兴村一个叫做李家嘴的山包上。皇兴寨东、北两面临崖,西、南两方设门。大门朝南,门额上镌刻“皇兴寨”三个大字,每字二尺见方,大字旁刻有两行小字,右为“段氏李家嘴祠堂”,左为“光绪戊戌年秋月吉旦”。大门旁有同样为条石砌筑的碉楼,楼高三丈有余,如一赳赳武夫护卫着大门。碉楼的一方与寨墙相连,另三方设有射击孔。寨内靠近大门边的墙体上砌有一个四五平方的洞室,是火药储存室。皇兴寨的寨墙以及寨墙上的城垛、马道保存完好。朝西开有侧门,门前一坡石梯,通往山下。

年夏,皇兴寨被劫匪攻破,损失惨重。劫难之后,段家人对皇兴寨进行了一次改造加固。寨墙加高了三尺多,寨门包裹了厚铁皮,最重要的是在大门旁新建了碉楼。此后,皇兴寨又遭受过小股土匪的多次骚扰,但未攻破过。从前,寨内建筑很多,有祭祀祖先的大殿,有戏台,有私塾学堂,还有供段氏各房人丁避乱的歇房。如今,寨内的旧建筑仅剩两三处。尽管如此,皇兴寨仍是万州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寨之一。

万州古城前临浩浩长江,背依都历山。都历山顶有一座大寨。因其居高临下,护卫着县城,故名护城寨。护城寨建于清光绪三年,民国本《万县志》载:“护城寨,周可十里,为卡十四,田谷千石,容五六百家。属护城乡。”护城寨属于较大型寨子,它横跨钟鼓楼街道的都历、抗建、大团、小岩4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寨内地形为三梁两槽,由东向西排列。14道寨门,扼守着不同方向的登寨路径。

护城寨原有的14道寨门,现存7道,分别是:护城门、万安门、迎屏门、绪靖门、肃靖门、聚合门、都历山卡门。寨里有个陈家花园,主人陈德馨为清光绪十九年(年)癸巳恩科举人,花园崖壁上现存摩崖石刻近20处。石刻中,有颜真卿《裴将军碑》、苏轼《表忠观碑》等唐宋名家名迹,有曾国藩、邓石如等当时名家书法,还有刘纪三、彭聚星等本地名家的作品,俨然一座小型书法博物馆。护城寨之都历山为古“万州八景”之一,称“都历摩天”。

马鞍寨位于高粱镇沙坝村马鞍山顶。马鞍山一峰突起,四周绝壁,山顶平缓,呈两头高中间低之势,状若马鞍。同治《万县志》称:“马鞍寨,周围石壁,形狭而长,容百余家”。马鞍寨分前、后两寨,每寨又分设外城和内城,可谓壁垒森严。

马鞍寨矗立于苎溪河畔,扼守着万州西路要道。寨上视野极佳,狮子寨、天生城、万斛城、椅子城、凌云寨、双峰寨、凤凰寨、永宁寨以及葵花寨等远近山寨,历历在目。马鞍寨风景秀美。著名国画家冯天骧先生年少时曾在此生活过,寨子及周边的风景、寨内的园林、花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年逾古稀还时常念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寨上还有数户住家。后因交通不便,饮水比较困难,陆续搬离。马鞍寨内面积不大,前后两寨占地面积一共不足5亩,却设有寨门8道。在万州的众多山寨中,此寨的寨门最密集。8道寨门,早年垮塌1道,后拆毁半道,年汶川大地震波及万州,震垮1道,现存门5道半。

大岩洞寨位于甘宁镇楠桥村。洞寨由上洞、下洞以及连接上下洞的碉楼建筑组成。下洞面积约平方米,洞口砌筑石墙,墙厚2米有余。设一门,拱顶。洞内有泉眼和水井。碉楼高约20米,7层,楼板已在上世纪50年代被人拆走,只剩竖井般一座石楼。上洞只能遥望,洞口的石墙和洞顶的烟熏痕迹历历在目。

上世纪30年代,从甘宁凉风走出去的何其芳先生创作了一组描写家乡风物的散文,在《我们的城堡》一文中写到:“在二十年以前我们家乡开始遭受着匪徒的骚扰,避难者便入洞上寨。所谓洞是借着岩半腰的自然的空穴,筑一道城墙以防御,虽据有天险但很怕长期的围攻,因为粮食与水的来源完全断绝,而当残酷的敌人应用熏老鼠的方法时又是很难忍受的。”

杀人田洞寨位于大周镇铺垭村后崖壁间。此洞寨的原有名称已不可考,洞下的小地名叫“杀人田”,因名之。洞寨之下,有一道仅容一身的天然石缝,是登寨的唯一路径。筑寨人在石缝上面砌以条石,石缝被改造成石门洞,此为洞寨的第一道关卡。穿过石门洞,90度转身,头顶上立着寨门一道,此为洞寨的第二道关卡。手脚并用,爬进寨门,里面是一小平台。攀爬至此,还不算成功登寨。真正的内寨还在头顶之上。平台上面又有一门,门旁是石砌寨墙。仔细观看,寨墙上一排射击孔,正对着这小小平台。原来这竟是一个瓮城构造。

过了这三道关卡,才算是真正入寨。总长约50米的寨墙,遮蔽着天然岩洞。洞的中段横砌一壁有门的墙,将洞隔为东、西两厅。两厅总面积约平米,可容百十人居住。西厅寨尾设有门,门外崖壁间有泉,泉眼之下为悬崖,高数十米。原本完整的一个岩洞,里面为何要隔为两个洞厅呢?仔细观察,发现其中有奥秘。原来,此岩洞处在山体的转折部位,洞的东半截朝东南方向,西半截朝西南方向,站在转折处,视角超过°。中间隔断后,两个厅的朝向各不相同。如若敌人在山下放火“烟攻”,不论风向朝哪边,总有一个厅熏不着。万州的众多洞寨里,这个是结构最复杂的之一。

人头寨位于白土镇人头村,寨顶海拔米,是万州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寨。民国《万县志舆地名胜》:“螺髻山,一名人头寨,在县南一百八十里白土坝。沙石层叠,高数百千丈,上为平台,平台之上又突起一柱,高亦数十丈。远望正如人立,因以得称。平台上有庙,缘绳始登。相传云:明万历时,柱顶亦有庙,今不敢上。然即在平台,已耸入云霄,无远弗见矣”。

人头寨因寨顶的巨石酷似人头而得名。也有人称它“轮头寨”。刘孟伉先生诗《至白土坝登轮头寨》中有句云:“地引蜀疆边,界入西鄂域。形胜乃天张,匪藉王公设。”先前,人头寨的登寨梯道为万州诸寨中之最险。

原标题:探秘8处鲜为人知的万州古寨!一定让你惊叹

责任编辑:田梦涵cqtime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