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头从大山深处到文者书案的砚台都要经历什么?
5月30日,记者走进莒县峤山镇世昌砚石博物馆,见证一块块石头的“砚遇”之旅。
一把锋利的刻刀,在光洁如肤的砚石上尽情地“舞蹈”,一勾一勒间,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顿时栩栩如生。“赵氏砚雕”传承人赵世霞正聚精会神地在砚石上精雕细琢,或转折、或顿挫、或起伏、或切削、或连缀,随着刻刀的深入,宛如刀尖在砚石上“舞蹈”,圆熟、流畅,自然而生动,石屑飞溅中,图案已错落有致地跃然石上。
制作好的砚台,好的砚石必不可少。莒砚因“石坚且润,质腻且温,形奇且美,声清且健”而享有“砚林八绝”的美誉。为了一方砚石,赵世霞跑遍了莒县的各个乡镇和周边地市,亲手挖掘每一块原石,经常从凌晨奔波到深夜。在赵世霞眼里,砚台都是有生命的,从采石到相石,从设计到雕刻,从打磨到上蜡,到最后完工,整个“塑造”过程中,她长久地与砚台对话,与砚台交流,甚至抱着砚台共眠。
“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挑一块石头就能拿来做砚台,挑选砚台原石的讲究可不少。”赵世霞指着地上一堆还未清洗、满覆黄泥的石料介绍,“适合做砚台的石料莫氏硬度需在3.5左右,硬度太高,则不宜下墨,石质太软,则容易渗墨。”
不同于其他砚台的制作工艺,赵世霞会根据每块石材独特的形状,结合对作品的构思,在设计中融入莒文化特色,赋予不同的寓意,制作出形状各异的砚台。从选料、整形、设计,到绘画、雕刻、打磨、抛光、上蜡等,一块块石头到一方方砚台总共需要数十道工序。
“没有任何两方砚台是一模一样的,原石不同,随形、随质为砚,每一方都独一无二。莒砚可大致分为砚疃石砚、浮来砚、温砚以及龙尾砚。每种砚石所做的砚台都有自己的特点,你像浮来砚理质细润,易出彩,并多带金线;温砚则色现橙黄,冬月著水不冰;龙尾砚‘下墨如锉、发墨如油’。”赵世霞介绍,年,她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作品在中国艺术品博览会、优秀砚雕师评鉴交流中屡次获奖。同时,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赵世霞加入了鲁砚协会,先后荣获全国各大艺术品博览会金奖、银奖,并获得“莒县工匠”荣誉称号,制砚技术日益精湛。
在时光的熔炉中,一块石头等待上亿年才翻山越岭,从制砚师手中修成正果,最后落在读书人的窗前,陪着有缘人写写画画一辈子。“它不是一块石头,它是有生命的,如果没有砚台,中国几千年的记录、书写以及书画创作都不可能实现。”赵世霞说,笔会写秃,墨会研尽,纸会用完,而唯独砚台,可以超越时间、超越历史,历久弥贵。文人墨客爱砚,爱的是砚矢志不渝的相伴,爱的更是书桌前对自己内心的静心聆听。
大自然赋予这方土地至美的原石,老祖宗充分利用并留下手工制作莒砚的珍贵技艺,“有缘有幸与砚相遇,把一方方古朴的原石,打磨雕琢成精美的砚台,每一方砚台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我想与更多的人分享!”赵世霞充满激情地说。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解友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