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书法研究会重要提示:点击下方然后点进入   在理解梅枝单位造型(“女”、“丫”等)的基础上,可以作两至三个或更多的单位组合,以形成梅枝态势。梅枝的组合,是构图创作的基础,梅枝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为便于掌握,以下几种组合方式,可作参考。即两组并列式;前后重叠式;两组交错式。可以灵活地自由组合,产生更多的组合方式。图12为两组并列组合式,画时要有主辅之分,梅枝不能一般高矮。

图13是两组上发枝的重叠,一前一后,一高一矮,形成两个层次,其枝梢大体上都是向左上方伸展,这是“相同方向重叠式”。

梅花主干画法:

梅花主干是指老干、粗干(梗)部分。古梅的老干,龙蟠凤舞,苔藓滋蔓。有的树桩疙疙瘩瘩,枝梗也是稀稀疏疏的。因此画老干时要双勾偏锋着笔,墨色以淡、枯、渴为宜,并画出飞白的笔墨情味,再用淡墨皴染,最后用浓墨点苔藓,以浓破淡,枯湿相间,求其梅树苍劲老辣的质感和遒劲的精神。 表现老干的基本方法有勾勒法;没骨法;勾皴结合法等。

     

勾勒法: 

 

选用笔头较瘦长的笔,先调淡墨,使笔尖、腹、根部均含淡墨,水分不宜过多,再以笔尖蘸浓墨,在调色盘上稍加整理,使笔尖上浓淡之间稍有过渡(不宜调过,调过头,墨色平)。可以先画出老干的疤节,再用侧锋,沿疤节外围勾勒出老干第一条轮廓线,行笔时笔不宜握得太紧,手指要不断捻动,变换角度,顿挫得宜,使线条苍劲老辣。 也可先勾轮廓,后画出老树疤节,可视构图需要和树干姿态而灵活掌握。 

没骨法:

  

用较大的笔,先用清水调墨,使笔尖、笔腹、笔根都含淡墨(宜稍干),再以笔尖蘸浓墨,然后在盘子里稍加调整,使浓淡墨浑然结合。落笔时以侧锋为主,要胸有成竹,大胆沉着,运笔要稳健,有快慢、顿挫、转折。干湿浓淡依结构随之变化,一笔“写出”老干的雄健之气。在主干和梗枝结合部,用笔要由侧锋渐转中锋。反之,则由中锋渐转侧锋。交替转换笔锋,方能自然生动。 

主干画出后,要在未干时点苔,同时作适当的线面调整,某些部分过于流滑,可在将干未干时稍加皴擦,以增加质感和层次。 调墨,是画好没骨画的基础。梅花主干浓淡干湿的变化,全凭笔头蘸墨时浓度变化和含水量的多少来决定。整个笔头只蘸淡墨画出来自然是平淡无奇。笔尖、笔腹、笔根蘸墨浓度有别,含水量不同,才能画出生动多变的效果。所以,在以没骨法画主干前,必须懂得合理调墨,也要学会水份的掌握。

 

画老干注意点 

画老干,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用墨比枝梗要淡些、干些。二是老干不宜全露,要有局部枝、梗、花掩盖。三是有两根以上老干出现在一个画面上,或者和许多枝梗穿插在一起时,应有深浅变化,以分出主辅、虚实,不可平均刻划。第四,画梅花并不强调光源和明暗关系,但十分强调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画主干时,不论行笔走向如何,所画干体,一般都应上方轮廓线较细、墨色较淡,下方轮廓线条较粗,墨色较深。这样,既符合视觉要求,画出的枝干也更富稳重感。

圈点花朵前的枝干留白 圈点梅花之前,必须在枝干的某些部位断开留白,以便填入下面花朵,使花有前后效果。

 第一笔完成后,再以淡墨(笔尖部蘸少许较深的墨)依第一笔的走向,用侧锋(或中侧锋交替转换使用)勾出第二条轮廓线。此线不可画得太实,应有起伏、断续、顿挫、粗细、依其结构力求变化。

用上述蘸墨法,使笔尖、笔腹、笔根含有浓淡不同的墨色,在两条轮廓线之间,逐步皴擦出全部老干。皴擦时,用侧锋横扫,行笔略快,并转动笔杆,使其产生干湿浓淡的变化。明暗向背要根据不同形态灵活掌握,不可拘泥。

用浓墨点苔,苔点大小、聚散应有变化,不可大小一般,间距相等。 

以上四步一气呵成,都在前墨未干时画下一步,使其浑然一体。 

  

勾皴结合法:

 

作为勾勒法的延伸,可以边勾边皴,产生线面结合的效果。其画法主要依据老干的姿态,阳面以线为主,暗面以面为主,切忌不加思索随意涂刷,暗面上的笔墨不可过实过死,要适当留些飞白,和阳面的线条能自然涵接过渡。也可在墨将干未干时,加染淡墨,以充实完善。

 

以上两种方法画出的老干,一般可以不着色。如果要着色,可用花青、赭石、或花青加少许赭石,在墨色干后着以非常淡的色。    

作为勾勒法的延伸,可以边勾边皴,产生线面结合的效果。其画法主要依据老干的姿态,阳面以线为主,暗面以面为主,切忌不加思索随意涂刷,暗面上的笔墨不可过实过死,要适当留些飞白,和阳面的线条能自然涵接过渡。也可在墨将干未干时,加染淡墨,以充实完善。 以上两种方法画出的老干,一般可以不着色。如果要着色,可用花青、赭石、或花青加少许赭石,在墨色干后着以非常淡的色。 

梅花花朵画法:

梅花有正、侧、偃、仰、背等朝向,有盛开的、初放的、含蕊的、花蕾、开残的,并有单瓣、复瓣两种花式。写意画,一般画单瓣为多。梅花为五瓣,花瓣呈圆形。开残的可画四瓣、三瓣、二瓣。花的色彩有红、粉红、白、黄等。也有白色略带粉绿的,但不多见。花朵的表现方法,常用的有三种:圈花法(又称勾勒法);点花法(又称没骨法);圈点结合法。

画圈梅顺序:先勾瓣、后花心,再剔花须、点蕊头,最后点花蒂。 

正面花画法:正面花为五个近似圆形的花瓣构成,大小基本相等。先画上半部二瓣,再勾圈下面两瓣,一笔勾成一个花瓣,也可两笔勾出一个花瓣。初学时,要画得认真规矩,每瓣都交代清楚,不可马虎潦草,熟练之后,笔墨自如,圈勾自然圆转,生动灵活。五个瓣组成的一朵花,大体上是一个较为规矩的圆形。用淡墨勾圈时,线条可稍粗些,水份较饱和,圈出花朵有滋润感。也有用深墨圈花的,但线条要略细而发毛(中锋运笔时略带偏锋)。花朵的大小,最好与原花等大或略大一些,不宜画小,不可因画纸小而缩小花的比例。圈花瓣时切忌内外皆实,五瓣分离、花瓣过尖过长、无中心等。

花心的处理,不能一朵一朵地个别进行,需在一张画的花朵全部圈点完成后,再统一画花心。梅花花形较小,花心部分可作适当夸张,正面花心,可在五个花瓣中间画一小圆圈,花心须成辐射状,用硬毫中锋剔须,线条要挺劲粗实,“健似虎须”,要长短相间,齐而不乱。切忌剔使用弯曲无力,过于纤细。 

点蕊头,最好用秃锋旧笔,中锋垂直点下,圆浑厚实,点子要略粗大些,如“椒珠蟹眼”。点时要随花须长短,错错落落,才有风致,切忌机械规则。

书法研究会重要提示:点击下方然后点进入   

背面的花:生长在枝干后边,只见花萼,不见花心和须蕊。花托上部分裂成片状,称为花萼,共五片,有红、暗红和绿色之分,在花与枝的联接处,以浓墨点垛而成,点一点或五点。侧面多见两三片萼,用笔随意一些,墨点要稍浓重,不宜太细,也不必拘泥于严格的组织结构,力求总体视觉舒服即可。

  

 

梅花花朵的分布:        花朵除正侧偃仰背等朝向的不同外,在入画时分布的位置很重要,应有疏密聚散的变化,切忌图案似的散点式分布。一般在画三朵花时,两朵紧靠,一朵稍离,形成疏密有变之不等边三角形排列。当画许多花时,最密集的部分是画面的主要位置,是一幅画的重心所在。花的总体布局要和枝干的疏密协调,做到“密不通风,疏可走马”。即画面重心部分的花朵要茂密纷繁,其他部分则要稀疏透气。画面主要部分应以正面盛开的花为主,其他部分,侧、背、蕾等可略多画些。枝梢尖端不开花,一根枝条中,下部宜密。上部宜疏,以蕾或半开的花为多。

梅花画法点苔要领:

画完枝干、花朵后,要以点苔作最后的充实调整,使画面更臻完善。点有大小浓淡以及墨点、色点之分,其作用效果名不相同。粗大的浓墨点:一般点在枝干边缘,表示树皮上的苔藓之类附生物。也可点在树干的败笔之处,以掩饰、弥补不足之处,如运笔转折顿挫不当或墨色缺少变化等。有时一笔挥出难免产生枝干过于流滑,而显得浅薄单调,则可用浓墨点垛,使之增加厚重感和丰富变化。 细小的浓墨点:点在花丛之中和细小枝条上,以表示一部分花萼和细枝上的枝节及附生物等,以增加花丛的整体气氛和枝条的笔墨效果。淡墨、点:一是点在花与花之间的稀落处,使花丛之间起联缀作用,更为凑。另一方法是用较大的笔,连点带洒,散布于画面背景空白处,使梅花与白纸之间有色调过渡,不仅增加了画面层次,也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和总体气氛。

   

着笔点垛时,以中锋垂直点下,如高山坠石。洒点时则握笔略侧,水份要足些,使洒落点子有渗化效果。无论点垛、洒落,都要疏密错落、大小相间、浓淡得宜,水份饱和。切忌排列整齐,大小一样,左右对称,枯涩无味。

画圈梅的步骤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笔蘸调淡墨,在盘子边上括干些,再蘸深墨,以中锋画出最前面的枝条。起笔时用中锋,画至枝条下端渐转侧锋,务必注意行笔过程中,枝条留白断开,以便填花。也可先用较淡的墨,以侧锋画出后边的粗枝干,再加前面深枝条。要根据构图需要灵活运用。无论那种方法,枝干的穿插交错、疏密关系和断开留白等都是一样的。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侧偃仰背的表现。花朵与枝干需反复交替进行。画好主要枝干,决定画面大局,画好一部分旁枝后开始画花,花画得差不多时,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后再补些花,或再添些细枝梢,这样交替进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骤之间截然分开。 

第三步,处理花心、剔花须、点蕊头、点花蒂。用较秃的笔,以中锋浓墨为佳。花朵的正反背侧往往通过点心才能表现出来。 

第四步是点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后,再回过头看看总体效果,不足之处再作充实调整。最后在适当的部位题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画圈梅,一般不着色。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轮廓外围圈染淡墨。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绿圈染。圈染时水分要足,力求渗化效果,切忌干涩、刻板。圈染后可再用较大的笔,加水调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绿,点洒于圈花或枝干间隙,(点洒时要有疏密,不宜过多)使画面层次更充实多变,总体气氛更好。 花心处一般留白,或点黄粉。 也有画者,在画好后,往宣纸背面花瓣里填白粉,会使白梅更加饱满突出,增添姿色。       点梅的画法: 

点梅,就是用笔蘸墨或色,直接点出花瓣的结构、形态。故称没骨画法。 

点墨梅,是用淡墨点梅花。方法是用秃笔先蘸淡墨,再蘸适量较深的墨,然后按花的正侧偃仰背,以中锋垂直点下。花朵分布有疏有密,点要圆,不露锋,花瓣墨色有浓淡,使之有立体感。花心、花须、蕊头、花蒂,要用浓墨在花瓣将干未干时勾点。最后,在枝条上加苔点。

点绿梅,画法和点墨梅大致相同。 用湿笔蘸白粉,笔尖蘸绿,即可点出娇嫩的绿梅。心、须、蕊,蒂等用浓墨勾点。

点红梅,可用朱砂、朱磦、曙红、胭脂等色。用秃笔先调蘸朱砂或朱磦,(含色稍饱和些)再用笔尖蘸胭脂,按花朵姿态和疏密点出,即成红梅。朱砂颜色热烈而沉着,点出的红梅雅致含蓄。朱磦则火红明快,点出的红梅生机盎然,色调热烈。作画时可依不同需求和悬挂场合,采用不同色调

 

画红梅,花心部分可用黄粉勾点,但效果不及浓墨勾点理想。

点粉红梅花,秃笔先蘸白粉和曙红或牡丹红,加适量清水调成浅红,然后笔尖蘸较深的曙红或牡丹红,逐瓣点即成。最后以浓墨勾点花心、加苔点,即成色调鲜艳明快,赏心悦目的画面。

圈点结合画梅法步骤

 

第一步,以较深的墨色,画出第一层次的干和枝。先用侧锋入笔画出曲折的主枝干,留出空白,以便前后枝交错。再以中锋起笔,用藏锋自上而下发旁枝,留出空白填花。注意画面重心和枝条疏密穿插。

第二步,用较淡的墨色,以侧锋入笔,画出第二层次。行笔至上端时,笔锋由侧锋转成中锋发旁枝和细枝。注意断开留白和构图,不宜将上发枝画在画面正中。同时要控制好题款加印章的位置。

 

第三步,用朱砂或朱磦点花朵。疏密聚散要和枝干协调,画面重心部分花点密些,其他部分稀疏些。密集处以正面花朵为主,枝梢上端以蕾、半开为主。形成第一层次。

第四步,用淡墨勾圈第二层次的花朵。特别要处理好红梅间隙的圈花,不要怕重叠,而要将圈花挤进红梅的某些间隙,从而形成层次和“密不通风”的效果。但要注意整幅画的疏密关系,切不可平均对待。

第五步,勾点花心、花须、蕊、蒂等。红梅用浓墨,圈梅可用胭脂勾点花心。然后在圈花轮廓线周围或下侧,用曙红或牡丹红加水调和成浅红圈染或点染。再以更淡的水红色在花与背景空白处洒布一些色点,使画面花丛与花丛浑为一体,增加层次和气氛。但不宜平均洒布仍须注意整个画面的疏密和虚实关系。至此,已基本完成,可将画面悬挂起来审视一下,不足之处再以点垛调整弥补。最后在适当位置落款盖章,画就完成了。

 

梅花的构图

  

构图,在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中称作“经营位置”,也就是画面的布局。这是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长规律、结构特征、并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笔墨要求后,进入摹写或创作时,必然会碰到的问题。同样是一种花卉,为什么有素养的画家入画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学者则难以做到,除笔墨技巧外,画面的总体布局,即构图的合理与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笔墨、形体和构图是画好一幅画的主要技法要素。

中国花卉或花鸟画的构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处理画面的具体手法或方式,如“S”形构图,半环形构图,纵横交叉构图等。二是掌握画面布局中美的法则,如主辅、虚实、疏密、聚散、藏露、开合、呼应等。初学画梅,掌握几种具体的构图形式是必要的,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构图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才能千变万化,得心应手,现分别简述之。

  

主辅:或称“主次”、“宾主”、“主客”等,一幅画有主体,有陪衬。主体是画面的重点或中心。布局时力求主体的位置突出、醒目,其他作为陪衬,位置应隐蔽些,画行虚些。左图前面一枝梅为主,后为宾。一主一辅。一浓一淡,一高一矮、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与对比。切忌主次不分,平均对待。

具体运用时,也有用反衬的手法。即把矮小次要的置于前面,主体置于后面。可视构图需要和表现手法而定。

虚实:一幅画,总体布局上必须有虚实对比,一般说来,“有画处为实,无画处为虚”或者说“有笔墨处为实、无笔墨处为虚”。这都是说明画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对比关系。在构图上常有虚实相间、虚实互用、以虚显实、以实破虚等手法。花鸟画一般不画背景,留出大块空白,即是“虚”,而所画之物即为“实”,或者近者为实而远者为虚,或者主为实宾为虚,都是为了画面的对比效果。“虚”能给人以“迁想妙得”之功,所谓“意到笔不到”、“意犹未尽”也正“以虚显实”的绝妙效果。切忌满纸笔墨,所画物象占据一切空白,画得严严实实,反而使观赏者感到闭塞,失去了遐想之余地。

图45,在构图上除两枝梅花有主辅之分外,在左上方留出大块空白,即是为了求得虚实效果。

疏密:中国画理中有“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法则。构图时应密处密,疏处疏,疏密有致才能节奏生动,平铺直叙,没有疏密变化则刻板平淡,观之乏味。画梅花,主要是处理好枝干、花朵、苔点等点、线、面的排列交叉关系。上图,前面主体枝干浓而密,后面辅枝淡而疏。

聚散:是指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画梅花,花朵的分布必须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聚散之间要互相联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韵律,引人入胜。切忌平均分布、散点布局。

藏露、隐现:根据意境和画面艺术手法的需要,在构图时,往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某些部分要画得显眼些,某些地方则要隐蔽些。一般是主体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衬部分隐蔽些。但有些构图,主体部分也要有藏露、隐现。如表现古梅老干为主的画面“老干新姿”,构图时尽管老干占据画面主要位置,但具体着笔时,必须处理好藏露隐现的关系。才能使画面产生大小粗细、浓淡前后等强烈对比和含蓄多变的艺术效果。

开合:是指画面构图的完整统一。门窗有开关,故事有始末,文章有开头结尾,画画同样有起有结。有的画使人感到没画完,这就是没有合好。如画一条龙,画龙身为“开”,点睛则为“合”,画龙不点睛,则是死龙。画梅花也如此,只圈点花瓣而不点花心,犹如画龙不点睛,显得没精神,也就是只开不合。无论小构图、大构图都要处理好开合关系,有的画面有几个开合,都要认真处理好,使其达到完整统一。切忌有头无尾,半途而废。

呼应:也称“顾盼”,是指画面的物象形态,色调互相协调、呼应,相映成趣。构图上应在上下、左右、前后、主辅等各个方面去考虑,使之做到顾盼有情,气脉贯通,情景交融。切忌机械凑合、各自东西互不关联。图47,主体梅,主干上发,旁发小枝在画面上方转而下垂,和右下侧梅枝上下呼应,形成顾盼之势,使画面构图富有变化和情趣。避免了主辅两枝梅花,枝条全都上发的单调局面。

综上所述,既是一般花鸟画构图中创造形式美的重要法则,也是画梅花时应该掌握的规律。梅花构图和其他花卉大同小异,根据梅花以表现枝干为主,构图上可归纳为“长短、粗细、多少、纵横”八个字。梅花的一切构图形式,万变不离其宗,都发自这八个字。

构图力求形式优美,变化万千,时又求得统一,“变化统一”是构图的总要求。变化与统一是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一幅画无“变”则板,“变”过则乱。也就是说,画画时在笔墨、形体、色彩等诸方面太统一,必然呆板、单调、无生机。必须造成表现手法上的各种“矛盾”,才能产生起伏、涤荡和节奏韵律等美的东西。梅花构图,也正是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构图形式。

为使初学者易于掌握,现介绍几种主要的梅花构图方法,以供参考。

长短参差法:即运用梅枝的长势,以长线和短线的不同安排,形成对比。当画两枝梅花时,不论枝条向背如何,左右并列还是前后重叠,均应一长一短、一高一矮、一主一辅、一疏一密、一浓一淡。“长”者为画面主体,“短”者辅佐。“长”者,使画面富有变化。只长无短单调孤立,只短无长则无主心骨。有长有短,则主次分明,是画梅构图基本一法。

粗细相间法:粗和细是又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梅花有老干、新枝,有粗干、细枝,组合到一个画面上,能产生强烈的形体对比效果,特别在创作大幅面构图时,(如中堂、横披)采用粗细相间的多层次构图,能使画面充实饱满,气势雄浑。

纵横交错法:梅花纷繁多姿,有上发、下垂、横倚和回折等,在构图时可将两种发枝式组合到一个画面上,形成纵横交错。其变化很多,可以前横后纵,也可前纵后横。可以用左横枝交错,也可用右横枝交错。至于“S”、“之”等形式的梅图,实质上都属纵横交错式范围之内,只是交叉时角度有大小运用不同而已。

三线组合法:一幅画,梅花枝干态势,可以用几条线作为基本单位来概括成构图骨架。构图时一条线太孤立,两条线仍然单调,三条线四条线足可以了。这三条线中有一条是主线,在全画中起主导作用,在画面中占的份量较重,位置比较明显,势也比较清楚。第二条是辅线,辅线和主线的走势基本一致,略有角度,以辅助主线的势,但比主线要弱(或短、或细、或淡)。第三条是破线,用它把主线和辅线穿插交织起来。三条线交叉的方法很多,可以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千变万化,全在于灵活运用。

四边出枝法:画梅花,枝干总得从画面的四边进入。四边即上下左右,每一边可在两端出枝,一张画面可有八个理想的出枝位置。切忌在画四个角上或四边正中出枝。

以上介绍的几种构图方法,只是入门的初步,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深入生活中,通过观察写生,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定能掌握和创造更多的构图方法。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法研究会重要提示:点击下方然后点进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