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绿是中国画颜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矿物颜料,在早期绘画中便已经被大量应用,尤其在工笔画里更是不可或缺。其原材料是铜矿中的伴生矿物——孔雀石,

孔雀石:因颜色酷似孔雀羽毛斑点上的绿色而得名。为单斜晶体,晶体柱状或针状。通常多为钟乳状、肾状、放射状、丝状、壳皮状、致密状、土状、粒状等产出。如为巨大的肾状体,则别具同心层构造。颜色有翠绿、草绿及暗绿等色。条痕为淡绿色。晶面呈金刚光泽,纤维状者则显绢丝光泽。孔雀石与用来制取石青的蓝铜矿一样,都是铜矿的次生矿物,产于铜矿氧化带,常常混生在一起。

孔雀石原石

孔雀羽毛中的“石绿”色

铜生锈,会产生“铜绿”,其主要成分CuC03·Cu(OH)2与天然孔雀石基本相同,色泽也一样。古人也曾通过让铜生锈的办法制取铜绿。

生锈铜器上的铜绿

石绿在绘画中的运用,可以上溯到两汉墓室壁画,其方法虽然只是简单的平涂,但相较于纯用墨色而言,已经算是一种进步。

汉代墓室画像砖

石绿,石青等矿物色在壁画中被大量使用,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开始,至唐代达到顶峰。敦煌壁画便是其中的代表。敦煌壁画所用的颜料基本都属于矿物颜料,除了墨以外最常用的包括朱砂、石绿、石青、石黄、白粉(有胡粉,也有蛤粉)、赭石等几种,技法仍以大块平涂为主,少数有分染法。

敦煌壁画《九色鹿本生故事》中的石绿运用(北魏)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石绿

唐宋人物画中,石绿的运用更加普遍,与壁画相比,此时的石绿不仅色泽更加艳丽,涂染的方法也更多。宋徽宗(赵佶)《听琴图》中的绿衣人物则是其中的典型。其用色极厚,但不闷不平,富于变化和层次感,而这些都是需要极高的设色技巧的。

《听琴图》中的绿衣人物

宋徽宗摹《捣练图》中的石绿地毯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是山水画中对石绿石青运用的典范。其用色的厚薄、轻重、主次以及石绿石青穿插布色的节奏感都体现了作者极高的艺术水准。因其大面积使用石绿石青两色,此种画法又被后世称作“青绿山水”。元代赵孟頫、钱选;明代仇英等亦擅此道。

《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人工笔花鸟中,石绿是最重要的颜色之一,可以这么说,只要是绿叶植物,一般在叶子的设色中都要使用不同色阶等级的石绿。矿物粉末的厚重艳丽加上宋人精湛的设色技巧,让植物叶片绿得极有质感且有厚度,也大大加强了工笔花鸟的写实性。

宋人花鸟小品《夜合花图》

宋(佚名)《岁朝图》中厚重的石绿和石青色

作者用石绿创作的部分工笔花鸟

石绿的制取,就是将孔雀石研磨成粉,然后漂洗分级。一般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和四绿。其法与朱砂的制取方法一致,可参看朱砂一篇,本文不作赘述。

作者自制的头绿(左)和三绿(右)

作者收藏的晚清民国时期的石绿

在上一篇朱砂中我提到过,明清两朝有直接用颜料制成的彩墨,矿物颜料制成的彩墨主要有朱砂、朱膘、石绿、石青、石黄、蛤白、赭石等几种。这些墨选材精良,色彩艳丽,使用方便,是不可多得的上品颜料。

作者收藏的清代胡开文制石绿颜料墨

石绿中最常用的是三绿,其方法也和朱砂一样,需要用重胶调匀后稀释使用。可平涂,也可分染。石绿色本身略带粉气,为使石绿色更润而艳丽,古时用槐花煎水(其水嫩绿)在石绿上罩染,也可以用汁绿(花青调藤黄)罩染。

石绿需要现用现调,每次使用剩下的部分则需要重新出胶(用滚水冲淡,倒尽胶水,再烘干成粉),下次临用时再调新胶使用,方能保证颜色鲜艳如初。

古画中还常常能见到一些介于蓝绿之间的颜色,有人认为是绿松石,其实不然。是因为所用的原料里同时含有孔雀石和蓝铜矿,孔雀石的绿和蓝铜矿的蓝混合,造成似蓝似绿的色彩效果。宋徽宗《瑞鹤图》的天空背景就是这个色的代表。

《瑞鹤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