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江苏宜兴,“陶都”之美扑面而来。江南特有的山水,滋养出最具韵味的紫砂文化;曲折的文化积淀,孕育着紫砂文脉独有的性灵。
漫步在宜兴泛着鱼鳞光的石条路上,耳边响起的尽是捶打紫砂泥料的“叮叮当当”声,这是“陶都”特有的韵律,也是紫砂器的起点。
“紫砂之路无捷径,手艺之途无快门。”对于紫砂匠人来说,保存指尖划过时光最好的方式,就是磨进泥中、抟入壶内。
一把纯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展现出的韵味与魅力,是机械化永远无法企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紫砂制壶技艺成功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是与很多手工艺的坎坷传承一样,紫砂技艺也面临着工业化带来的巨大冲击,无数紫砂匠人为谋生转行,只有少数人还在固执坚守,紫砂名家范银书就是其中一位。
出身紫砂世家,少时传承家族技艺
初见范银书,他正坐在自己工作室把玩一把刚刚做好的紫砂壶。见到我们,范银书起身迎了上来。
跟随他的脚步走进工作室,立刻被眼前的一切震撼。满眼都是各式各样的紫砂壶,窗边安置着两张制壶的工作台和泥凳,加上几幅国画的点缀,显得颇有韵味。“入行至今,我的所有作品和收藏都在这里了。”范银书介绍着眼前的紫砂壶,慢慢地讲起了自己的学艺历程。
“作为土生土长的宜兴人,紫砂文化已经融入了我的血脉。”出生于宜兴丁蜀镇陶艺世家的范银书,从小就听着邵大亨、顾景舟的故事,看着长辈抟泥制壶,嬉闹于紫砂商铺作坊遍布的古南街
据范银书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到自家的制壶工坊看长辈们制壶,每每一放学回家,范银书还会自己拿起小工具,照着长辈们的样子,像模像样地打起泥片来。
“小时候虽然不懂事,但在我的印象里,那时就认定了这是我奋斗终身的事业。”范银书说。
见到范银书对紫砂制壶技艺如此感兴趣,他的父亲便决定正式教他制壶。在学习的过程中,范银书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很多手工艺人要数年才能学会的技艺,他只需要一两个月就能完全掌握。这也让家中的长辈们放心将更精细的技艺传授给他。
随着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范银书的作品也不断精进,很多作品的精美程度一点不亚于老手工艺人,他本人在紫砂界也渐渐有了名气。
自学紫砂技艺,潜心终成名家
紫砂壶之所以能够独步茶器之林,除了其独有的结构和实用价值外,颇具韵味的观赏和美学价值也非常重要。认识到这一点的范银书,开始着手将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生动、有韵味。
“紫砂壶之美,并不仅仅是泥料、壶型就能展现的,还有其中蕴藏的内涵、镌于壶身的壶铭,以及其他的配饰。”范银书介绍时说,“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生动,在富有实用价值的同时兼顾美学韵味,在制壶的业余时间里,我还自学了绘画和雕刻。”
如今范银书的作品,每件都将他对生活的感悟极尽展现,或创新器型、或镌以壶铭、或增加配饰,把把紫砂壶都在叙说着颇具经验的紫砂工匠对于紫砂壶的独到见解。
制壶30余年,范银书制作了无数把紫砂壶,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摆在茶台上经常把玩的四足乳鼎壶。
“这把壶的灵感是我在一次旅行途中得来的。”手握此壶,范银书讲起了故事,“那时我去北京旅行,其中一站是故宫,当我走进故宫,眼前的宏伟盛大、极尽奢华震撼了我,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构思,如何将眼前所见融入自己制的壶中,当看到皇家御用茶具时,‘珐琅彩’这个词突然出现,我决定,要把珐琅彩的元素融入紫砂壶,做一把全新的壶出来。”
从故宫回来的范银书,来不及放下行李,就直奔工作室,将自己的想法绘制到草图上。经过无数次的修改,终于绘成自己想要的壶型。又经过不计其数的尝试与失败,饰以珐琅彩的四足乳鼎壶终于诞生。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范银书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于紫砂壶,这对我来说是一件乐事。”
纵然势单力薄,也执着坚守紫砂初心
经过三十多年的历练,范银书已经在紫砂界颇有名气。从不看重名利的他,总觉得将自己的脑海中的紫砂壶做出来就是最快乐的事。
然而,在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范银书发现自己身边很多紫砂工匠朋友纷纷转行,宜兴当地的手工制壶作坊也越来越少,这让为人耿直的他颇为揪心。
“宜兴手工制壶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东西,不能让它就这样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秉持着手工制壶艺人的本心,范银书更加坚定了自己纯手工制壶的决心,并想靠着手工技艺的魅力,让更多人爱上紫砂制壶技艺,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得到更好的传承。
“我知道我自己的坚持势单力薄,但是我相信,肯定有人也和我有着一样的坚持。”范银书说,“于是我就更努力的做壶,希望有一天人们能通过我做的壶感受到纯手工紫砂壶是多么有魅力,也让各位爱壶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件茶器,更是传统文化的凝练与传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