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批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对“吴氏石头记”的指摘

作者:潇湘夜雨

年12月,中国西部首届《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在会上致辞。在致辞中,张会长直言《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后文简称“吴氏石头记”)是学术造假。对于张会长的这种看法,笔者很不赞同,在这里谈一下我对“吴氏石头记”的看法。

“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完美对应了前八十回的人物命运伏线和批语提示,人物结局完全符合第五回的判词。有人认为这个后二十八回是后人按照前八十回的批语提示和红学探佚成果写出来的,其实这个想法未免有点想当然。大家都看过八七版的电视剧《红楼梦》,这部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当时沈从文、王昆仑、启功、吴世昌、周汝昌、曹禺等国内知名的红学专家和学者都参与了这部剧的制作。该剧前二十九集基本忠于前八十回原著,后七集则是按照前八十回的批语和伏笔拍的。后七集的主要情节有香菱去世、凤姐拾玉、探春远嫁、黛死钗嫁、元春薨逝、凤姐被休、贾府被抄、贾芸狱神庙探监、刘姥姥救巧姐、惜春出家、贾宝玉与史湘云相遇、宝玉遇到蒋玉菡和袭人、宝玉抛弃宝钗而去等。这些情节只是简单照应了批语,并且有的情节和批语提示的情节出入很大,而“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这些情节却和前八十回完美对应。

比如凤姐拾玉情节,凤姐拾玉的出处是在第二十三回,“刚至穿堂门前,〖庚辰本双行夹批:妙!这便是凤姐扫雪拾玉之处,一丝不乱。〗只见袭人倚门立在那里……”通过庚辰本的批语,可以知道在八十回后,凤姐在穿堂门前拾到了通灵宝玉。电视剧中的情节是,宝玉的通灵宝玉丢了,众人找来找去,最后凤姐在穿堂门前的雪中发现了。电视剧的情节只是为了对应批语而设计的。通灵宝玉是如何丢的?为何在穿堂门前被发现?电视剧对这些问题都没有交代。而且批语是“扫雪拾玉”,而在电视剧中并没有凤姐扫雪的情节,我想专家也想不明白凤姐怎么干起了下人的活吧?而后二十八回凤姐扫雪拾玉的情节出现在了第回“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名强英雄”中,讲的是王熙凤死后魂归太虚幻境,一日,王熙凤的魂儿偷着回到贾家,只见茫茫大地铺了层层厚雪,原来是昨夜刮了一夜的风,下一夜的雪。她怕别人看到自己模样吓住了,于是打扮成穿着戏彩斑衣的乞丐,却见贾府家破人亡,穿堂前雪地里有声音叫王熙凤,她扫雪发现了雪里的通灵宝玉。通灵宝玉向王熙凤诉说了贾家败落的经过。王熙凤明知自己是鬼的命,还强英雄为贾家报仇雪恨,最终还是被小鬼带回太虚幻境。在笔者看来,这段情节是神来之笔,非常精彩,“刮了一夜的风”照应了第五十回王熙凤作的“一夜北风紧”这句诗,戏彩斑衣也照应了第五十四回“王熙凤效戏彩斑衣”,远比电视剧中的情节合理。

再比如贾宝玉和史湘云相遇。电视剧的情节是,贾宝玉出狱后在画舫边遇到堕入青楼的史湘云。而“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的情节是,贾宝玉最后沦为了乞丐,到了晚年碰到了同样沦为乞丐的史湘云,而宝玉认出史湘云正是凭借宝玉送给她的金麒麟。贾宝玉沦为乞丐照应了甲戌本第一回“展眼乞丐人皆谤”的批语“甄玉、贾玉一干人”。贾宝玉、史湘云晚年相遇又照应了第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史湘云在电视剧中最后成了船妓,不知道情节为啥如此安排,难道因为第二十八回有个妓女叫云儿吗?对比一下,“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情节要合理得多。

“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还有很多情节和前八十回完美对应,而且这些情节是在电视剧中没有的,也是红学家没有探佚出来的。比如通灵宝玉的后两个功能、甄宝玉送玉、菖菱配药、林黛玉证前缘、妙玉瓜洲落难、贾宝玉当了两次和尚等等。

在第八回书中交代了通灵宝玉的三个功能“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第二十五回交代了通灵宝玉的第一个功能,而在“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又交代了通灵宝玉的另外两个功能。通灵宝玉第三个功能“三知祸福”的情节是,通灵宝玉知道贾府日渐衰败,于是想到另一个去处,就施展法术,飞到了江南的甄家。而甄家已经先于贾家败落,甄宝玉已决定出家,于是劝说通灵宝玉还是回贾家好。由于通灵宝玉飞到甄府的过程中消耗了许多法力,央求甄宝玉带着通灵宝玉回到了贾府,并劝说宝玉出家,这就是甄宝玉送玉的情节。通灵宝玉施展法术飞到甄家,乍一看有点胡扯,仔细想想通灵宝玉都能说话,这种构思和前文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天才的想象力非原作者是写不出来的。

靖本在第七十八回有批语“观此知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可知在后文有“证前缘”一回。在“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中,贾宝玉被流寇掠走,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贾府早已家破人亡,他在柳叶渚的槐树下发现了一付白骨,并在旁边柳树下发现了两个旧帕,才知道这付白骨原来是林黛玉的。宝玉写了一首长篇诔文悼念黛玉,而已经回到太虚幻境的林黛玉被情深意切的诔文感动,下凡来到宝玉身边,诉说她和宝玉的前世今生,这就是证前缘情节。原来第三十四回宝玉送给黛玉的旧帕正是后文的伏笔,宝玉正是通过那两个旧帕辨别出这个是黛玉的尸骨,此等构思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宝钗回到大观园找到了宝玉,帮宝玉将黛玉的尸骨埋在了黄土陇中。其后,宝钗偶然露出一段雪白酥臂,宝玉看呆了。宝玉深悔误了黛玉的一段佳缘,如今便不肯错过机会,二人走到红绡帐里共度良宵。这段情节印证了第一回的“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前八十回中宝钗也曾经露出过酥臂,宝玉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正是后文的伏笔。而袭为钗副,第六回袭人和宝玉发生关系正是为后文宝钗和宝玉之事伏脉。

第三十一回有以下情节:

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

由此可知贾宝玉后来做了两次和尚,这个情节在电视剧中是没有的,而在后二十八回中宝玉的确是当了两次和尚。宝玉离开宝钗后,没有经营之道,身上银两很快花尽,只好出家当和尚。但身处末世,寺庙也不干净,不是贼窝就是淫窝,于是当了两次和尚后,只好去乞讨,沦为了乞丐。

关于“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的情节,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搜一下看看。很多情节都是天才的构思,非原作者想不出来,尤其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