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心底,笔墨千秋,一笔、一墨、一清水,勾勒着无限的意境。当毛笔在一张雪白而又柔软的宣纸上舞动时,清丽的色彩时而勾勒出一只活泼灵动的鸟儿,时而舞出一簇艳丽的花丛……那些用心研磨的岁月慢慢渗入笔尖,顺着思绪的浪潮笔舞天地。
几千年来,中国画家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与创新,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观与哲学观相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异于西方绘画风格的艺术体系。致使每一幅国画作品都含有独特而亘古的意境之美。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下田世光以及谢稚柳两位国画大师的花鸟作品。
田世光-芙蓉朱雀田世光-花卉双燕田世光-花鸟图田世光-孔雀01双勾重彩田世光
田世光出生于山东柳浪庄一个中农家庭中。他早年在京华美术学院就读,专攻国画花鸟,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师承张大千、赵梦朱、齐白石等人。后拜入张大千门下,成为大风堂众弟子之一。除此之外,柳浪庄的田园风光以及淳朴的民风对田世光而言,是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陶冶了他的性情,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其画作中的很多落款都是“写于昆明湖畔柳浪庄上”。
田世光-绿色蝴蝶藤叶花草田世光-青竹蓝鸟田世光-桃花锦鸡田世光一生钟爱花鸟、山水画创作,注重法出正典,循本出新。中国著名画家赵梦朱便是他的启蒙老师。他在虚心向学的同时,犹感不足。故此,他常到故宫参详古画,认为古画最大的特点即是重红重绿,也因此萌生了光复宋元画派双勾重彩花鸟画技法的宏愿。经过多年努力,他遍临古画,终于掌握了失传多年的中国宋元派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的传统技法。
通常人们认为的工笔花鸟画大多拥有细腻的笔触,漂亮的色彩,整体画面温婉柔和,但田世光的工笔花鸟画却极尽恢弘、豪放的意境。除此之外,他在创作时,极为注意花枝的穿插、石块的大小位置等,使得画面中的枝头小鸟遥遥相对,满园春色错落有致,极具空间感。同时其作品不以新奇取胜,全凭描摹自然的真实美景而引人入胜,往往画中有生机,画中有真情。
田世光-富贵满堂田世光-玄圃嘉藕02全能画家谢稚柳
在花鸟画的创作过程中讲究的是构图以及用笔适度,既要见笔痕又要墨色自然,以虚实相生,远近皆赏为效果最佳。这些花鸟画在表现画家个人情趣的同时,也真实地反映着各个时期的人们对于审美的不同认识。
“意在笔先”是花鸟画等国画作品的主要特点,“意境”往往指的是一种内蕴的美。一幅好的花鸟画,其意境能使作品耐人寻味、余音绕梁,促使观者想要去寻求“画外之趣”。同时,这种内蕴的美也是每一位画家毕生的追求。
擅长书法以及古书画鉴定的谢稚柳是近现代著名海派画家。谢稚柳出身书香门第,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烟江楼、苦篁斋。自幼喜欢书画的他,初学画家、诗人陈洪绶的绘画风格,从宋元名家技法中不断汲取营养。最终成为一位全能型画家,擅画人物、花鸟、山水。
谢稚柳-荷塘清趣谢稚柳-竹禽图谢稚柳-荷花双雀谢稚柳早期师法宋元古画的创作精髓,其画作构图严谨自然,笔法细腻温柔,设色明雅,始终散发着一种幽思韵味。后来,他一度迷上了“落墨法”,并将其融于花鸟绘画中,致使其绘画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工笔细写转向豪放写意,色彩由淡雅转向浓烈。随着年龄的增加,谢稚柳在花鸟画创作中极为注重水色交融,其笔下的荷花更是画出了自己的韵味。清雅素净的画面,给人以典雅高洁之感,仿佛能闻到阵阵荷花香。
谢稚柳-翠鸟荷花谢稚柳-荷塘清趣谢稚柳-荷塘清趣谢稚柳-鸣禽梚语03国画的诗韵美学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历代画家将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寄托于花鸟类题材的创作中,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用画笔将身边的点滴凝结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流传至今。且这类题材的创作往往风格多样,随意挥洒的笔墨从不囿于客观形象的束缚,处处流淌着诗韵的美学。
吟唱自然,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自然界的生物本无精神可言,所拥有的只是自身的自然属性,而画家往往需要根据它们的自身特点、属性等因素,赋予其不同的人格特性。使得每一幅花鸟画都含有画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情趣。而这种美不仅源于生活,更源于自然。
谢稚柳-荷花鸟图谢稚柳-莲塘鶺鸰谢稚柳-莲塘清趣或许,于画者而言,花开几度,一笔情怀道不尽,傲视千年寂寞。悠悠岁月中,承载的不只是文人墨客的无数眷恋,更是穿越恒古时空的隽永情怀。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欣赏国画犹如香茗细品,清香缭绕、深谙淡雅,令人回味无穷……
眼缘艺志第篇献给生活的艺术礼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