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裴刚雅昌艺术网
苏州博物馆“金毛狮,一张皮:梁缨个展”入口
梁缨,《金毛狮,一张皮》,cm,纸本设色,
此次原本计划四月开幕的展览,由于疫情的原因顺延至本月登场。作为艺术家梁缨首次博物馆重要个展,展览主题“金毛狮,一张皮”源自艺术家的同名作品,策展人谢晓冬认为这件作品是梁缨过去几年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精神新起点,即梁缨的绘画在探索笔墨新范式的同时,也籍由题材的扩大,开始深度涉及对传统、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探索和思考。
梁缨与父亲黄胄
梁缨于年出生于北京,父亲黄胄为当代中国画大师,梁缨从小耳濡目染中国传统书画与书法,家中往来的是李可染、李苦禅、吴作人等大家,策展人尤永称之为“与老大师们把臂同游”的关系。年梁缨作为新时期第一批留学德国的人,在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深入学习当代艺术,深受德国新表现主义影响。上世纪90年代,梁缨回国后创作的“梁缨日记”系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颇为外界称道。
德国留学时期的梁缨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创作时间跨越到年,在最新的作品中,梁缨的画有一种魅力,扑面而来的生动和叙事性,每令观者有极强的亲切带入感。她把中国绘画传统中蕴化而生的人物、动物、山石静物形象与德国新表现主义相结合,创造了不同于中国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范式和全新视觉。这让她的作品既有鲜明的地方性,又有世界性。雅昌艺术网籍由此次展览的机缘,拜访了艺术家梁缨。
创作状态
在芒种这一天的上午,我在炎黄艺术馆见到了艺术家梁缨。她上午处理日常事务外,就是习惯性的写毛笔字。中午和母亲一起吃午饭,下午工作到五点左右,就进入“最佳的创作时间”了。梁缨觉得这几年自己相对的进入一种稳定的创作状态。我也有幸在工作室见到这些或在画案,或墙上,作品种种生机勃勃的面貌。
苏州博物馆“金毛狮,一张皮:梁缨个展”展厅
梁缨从德国留学回来后,在草场地的工作室也遭遇过拆迁的折腾,虽然大工作室画起大画来过瘾,但也确实损耗精力。如今,在炎黄艺术馆的这个工作室,恰如其分,用起来刚好。梁缨要画大画,就一边卷一边画,画完一遍在墙上铺开了看整体的效果,摘下来继续画......
梁缨习惯用中国画颜料、墨、丙烯,这样的综合材料,语言上不仅见笔墨,又有色彩的张力,东西方艺术传统,皆可信手拈来为她所用,以个人化的视角重构图像反思现实。如梁缨母亲画家、编辑郑闻慧先生曾讲过梁缨“具有做学问的勇气”,又说“她的画在描写自我,而她父亲黄胄‘重教化’”。
苏州博物馆“金毛狮,一张皮:梁缨个展”展厅
“金毛狮一张皮”的个体方式
上世纪70、80年代,梁缨常伴随父亲黄冑,或新疆、云南、苏杭、黄山……写生;或看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或以父亲的画为摹本临摹。由于黄冑人物画的线条不同于古人的程式,而来自深入生活的大量速写,独创的语言。所以至今梁缨用线不自觉就有黄冑的影子。
年,梁缨跟随父亲黄胄在高昌古城遗址写生
年,梁缨陪同父亲游览法国奥赛博物馆
“金毛狮,一张皮”的主题来自《金毛狮,一张皮》的同名作品。梁缨在偶然的机缘,看到电视播出提线木偶舞狮。“舞狮的演员都很专业,但抖落的就是一张皮,毛茸茸的,特好玩。这张皮被舞起来后,似乎是头很厉害的狮子,其实是人为操纵的傀儡戏。”梁缨原本要把两位表演舞狮的演员也放进画面去,但又觉得太写实了,最后只把操纵傀儡狮子的线留在画面,为观看埋下提示。
苏州博物馆“金毛狮,一张皮:梁缨个展”展厅
“我们这代人没人给规定主题,都是自己决定感兴趣的东西,也不用考虑宏大叙事,怎么布局画很多的人物。”这样个人化的方式迥异于父辈带有叙事性的主题创作,而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重构图像。以“舞狮”为图像来源的作品,梁缨画了六张。
“画面上已经有颜色,有线条,有笔触,就像已经说了太多的话了,如果再说多就啰嗦了。”梁缨在画第一幅的时候把一双手画了进去,但又觉得画出操纵舞狮的手显得太多,就牵强了,又用颜色覆盖掉。
苏州博物馆“金毛狮,一张皮:梁缨个展”展厅
之后又画了蓝色山水背景里的“舞狮”作品《孤独舞台》,被置换于这样的场景里,画面透着超现实的深远、梦幻和荒诞,不同于《金毛狮,一张皮》的既热烈又寂寞的矛盾意味。
“金毛狮,一张皮”又让人联想到敦煌壁画里来自《大方便佛报恩经亲近品》中佛教公案故事,其中蕴含着超越世俗的智慧和情感力量。
梁缨以水墨传统为基调,自由调度不同时空、文化的图像资源;中国绘画传统的书法、笔墨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语言观念相互渗透融合;以个人的方式重新架设了传统绘画形式与当代观念语言的交汇,行成新的表现性水墨绘画的独特面貌。
艺术家梁缨工作照
雅昌艺术网对话梁缨
对话人物:艺术家梁缨
编者:雅昌艺术网裴
关于线条
雅昌艺术网:看您的作品的时候,对您所用的线印象非常深刻。
梁缨:首先,中国画讲究线、笔墨。《金毛狮,一张皮》里狮子的毛皮用国画的方法绘画感强。
现代人的穿着,用水墨线条特别难表现。任伯年画里面的人穿着大皮裘,线条非常漂亮,用笔墨表现很讨喜。
雅昌艺术网:您在用线上,是否有特别在意之处?
梁缨:我在宣纸上画。一开始画的线,都是中国画的线,后来随着遍数增多,颜色越盖越厚,就看不见了。最后收拾画面时,把一层一层红的、黄的、白的颜色线直接往上画了。
梁缨,《鲜花盛开》,cm,纸本设色,
雅昌艺术网:您画的线条,不同于文人画里的线,而在寺庙壁画里常常能够看到的。不知您是否同意?
梁缨:这个你说的对。中国文人画也讲究线和笔墨。只不过寺庙里表现的更直接,所有的画都勾线。为什么画家都特别喜欢看壁画。因为壁画的线又直接又坚定。不用考虑怎么错位、明暗;也不用考虑用的是钉头鼠尾描,还是铁线描,或者是屋漏痕;因为壁画线条的这些特点所以我喜欢看壁画。
雅昌艺术网:很有画意,特别直接的方式完成。
梁缨:另外,我的线条,也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的线条是非常肯定的,非常有力量的。
雅昌艺术网:黄胄先生画的马、骆驼、风雪中的人物,线条非常直接,有力量,印象深刻。
梁缨:从传统来讲,这就是“笔”。所谓画出“笔”来,要有线和笔触的感觉,是用中锋画出来的。
雅昌艺术网:您对线的认识中,中锋用笔是非常重要的吗?
梁缨:“认识”这个词特别对,我从小受的训练就是这样的。
我小时候,总看老画家画画,他们用笔都非常肯定,拿起毛笔来不是蹭出来的,而是像写字一样,写出来的。这是我的认识,应该这样画。陆俨少先生的山水,每笔都是写出来的。
雅昌艺术网:皴法也是写出来的。
梁缨:太对了,不是蹭出来的,是写出来的。
“笔墨传统与新表现——谈谈梁缨的自由主义绘画”学术沙龙嘉宾合影
左起:策展人谢晓冬,艺凯旋画廊负责人李兰芳,艺术家梁缨,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苏州博物馆艺术顾问吴洪亮,艺术家赵刚,艺术家邵帆,收藏家徐涵明
关于色彩问题
雅昌艺术网:另一方面,您刚才也讲到色彩的多层覆盖,您是如何看待色彩问题的?
梁缨:色彩是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把自己表达出来,根本不要去管具体怎么表达。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又不是给老板打工,不是给谁画的,你自己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
的确,有过好多尝试的过程。有时候画特别厚,好几层,纸还不错。我父亲留下来的,也不是特老。80年代的纸,品质很好。
当时,父亲去泾县宣纸厂定做的。而且宣纸跟普洱茶似的,越放越好,它的韧性比较好。我们这儿也不是恒温恒湿,挺脆的,不过没关系,画破了再裱,裱完之后托一层,托一层回来再画。但是一层一层的画,颜色没干就得等着。
有的时候托裱,师傅那儿活忙点儿,一个月后送回来,一看这张我以前画的,自己都忘了,这个挺有意思,有可能新的想法又画上去了。
梁缨,《尧舜不牧羊》,cm,纸本设色,
综合绘画材料和方法
雅昌艺术网:跟普通的国画、油画都不一样。因为多层的画,颜色、综合性的材料使用,不同于中国画,这些东西也成为语言。
梁缨:有一张《尧舜不牧羊》已经画了很厚的紫色,再画白色盖不住了,我就直接剪贴一个羊。拿宣纸拼贴了一下,因为宣纸的包容性很强,跟什么都结合的很好。
宣纸的性能很有意思,它可以承载很多方法。比如我画一个羊直接贴上去,画完以后再扯下来,边缘就会很自然,感觉很好。我这次展览里的画,有好几张都是这样拼贴的,我也没有刻意。
有好多人说,我做拼贴挺有意思的,就多做一些拼贴。我也没这样做过,没有自己给自己定个标签,就是画拼贴,没有。
雅昌艺术网:还是根据画面的需要。中锋用笔的认识一样,应该这么画。
黄胄,《欢腾的草原》,
梁缨:我父亲也画的特别厚,画的《欢腾的草原》,他个人穿的衣服什么的,为什么颜色显得特别饱和,也是一层一层画上去的,画了好几层。李可染先生画《万山红遍》也是,画一层一层的朱砂,再拿刀片刮了再画。
雅昌艺术网:宣纸能承得住。
梁缨:宣纸的特性非常有意思,托一下再画,就能撑住了。
雅昌艺术网:您之前对宣纸这方面的认识一直都有。
梁缨:我之前一直在国外画了很多速写,都是在小的原生纸上画的,那儿没有宣纸。
在国内很方便,师傅拿去就托了,在国外就没有。好不容易我认识一个上海人也会托画,人家当手艺,开着书店顺便托裱画。因为不是他的主业,特别贵,就很不方便。我自己其实也会,但都很不方便。
梁缨,《青绿山,洞中仙》,cm,纸本设色,
关于图像
雅昌艺术网:您提到《尧舜不牧羊》,是在什么状态下完成的?背景中出现了草地、山和巨大的树这些图像。
梁缨:因为旅行特别爱看新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我就爱看南方的怪树。这张画,开始先画的树,最后画的树底下画了几只羊。反复的画,觉得不好看,再来,再来做,都是一步一步来的,最后才完成。
雅昌艺术网:首先,是被图像吸引。
梁缨:我记得看《西藏药典》里有画狼吃小羊,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勾下来了,一步一步地再画。还得再找另外的羊的种类,再去找这些资料去调整。最后才想应该叫什么名字。
雅昌艺术网:首先是视觉,图像与背后的文化、历史发生关联,并不是刻意的。
梁缨:如果是研究历史或者其他专业的,会刻意做这方面的研究。艺术家刻意的研究,就是一种方法,丁乙画的米字格,就要研究这两条线如何表现更多的形式和意义。
《仙果》cm纸本设色
雅昌艺术网:展出作品《仙果》,是一大盆水果色彩强烈,线条充满张力,特别吸引人。
梁缨:之前在兰芳的艺凯旋画廊做过一个展览,跟佛教故事和鬼怪神仙有点儿关系。画了些供果,上次画了一盘石榴,还有一盘生姜,也是供果,跟祭祀有关系。这次画了一盘蒜,也是供果,还在继续画。
梁缨,《仙人振缨》,cm3,纸本设色,
雅昌艺术网:画供果和画《仙人振缨》也与壁画有关联?
梁缨:还是有点儿联系的。我对壁画里这种附属的人物,天王、小鬼的形象更有兴趣。因为,壁画里的佛像、菩萨都有一定的范式,不能随便改动。画壁画的艺术家匠人只有画天王、小鬼的时候,更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来,特别有意思的在这里。
这些特吸引我,就要再现一下,逐步过来。西藏的那些供果各种不同,寺庙特有生活气息。这些寺庙也许当时只有这些可以做供果,就给菩萨供养了,所以啥供果都有。
梁缨,《盘中餐》,68.cm,纸本设色,
雅昌艺术网:只要是自己家里最好的,就作为供品了。
梁缨:我这个年纪,小的时候。家里都有祖宗牌位,先要给祖宗牌位供点心,祭完了之后搁了好几天,上供后的才让小孩子们吃了吧,要先供再吃。
我画的石榴、葡萄,颜色、线条用中国画表现有水墨的趣味在里头。
《增长天王》cm
雅昌艺术网:天王、小鬼、供品这些图像在壁画里都是比较生动的,也有很多文化信息在里面。
梁缨:是比较生动。我画过鲶鱼精,法海寺壁画里的大鲶鱼嘴特厚,特别夸张了。
雅昌艺术网:这类宗教故事里的图像,也都是您在旅行中的点点滴滴吧。法海寺您最近去过吗?
梁缨:我最近没去过,差不多也有两年了。那时候都要拿手电筒看,黑糊糊的。跟小时候去不一样,那时候都是敞开的,炎黄艺术馆也有这方面的画册图片。
《我见青山多妩媚》cm
敦煌壁画有一个榆林窟的壁画,我发现有很多跟敦煌壁画的关联。其中有两个猎人躲在树、山坡后头,一个拿食蚁兽做掩体戴头上;还有一个猎人,弄一个狮子头,做掩体戴头上,在那儿等猎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也画过等猎物,这是挺有意思的事儿。
雅昌艺术网:吸引您的就是这些有趣的图像。
梁缨:对,被人操纵的猎物,有可能猎人戴着假面具等着你呢。包括年轻的时候画过好多日记性质的画。
雅昌艺术网:这些图像的选择,首先您感兴趣,也包含了您对现实的思考和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在创作历程中。就像您之前画过的《日记》系列。
西格玛波尔克与他的作品“Untitled”(Drehung),西格玛波尔克(SigmarPolke,-)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性艺术家之一。梁缨留学德国时期,其创作深受西格玛波尔克的影响。
梁缨:潜移默化特别重要。当时我在德国留学,德国艺术老师特别棒,他们特知道自己的分量在哪儿。
你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室和教授,还得看他接不接受你。我们学校特别有名的大教授西格玛波尔克。
我挺感谢在德国的这一段时间。有一种研究的态度,怎样适合我,我来表现这个东西。
编后语
梁缨20岁考入广州美院,23岁又远赴德国汉堡美院自由艺术系留学,师从布雷默(KD.Bremer)和比特内尔(WernerBttner)。她的艺术观念受到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性艺术家西格玛波尔克的影响。她以宣纸的包容性为承载东方传统和当代西方观念的媒介,调动书法、壁画、文人画、历史文献的种种文化资源和图像,将自己的创作与当代现实及水墨精神相互链接。以含蓄优雅的品格展现当代中国人的存在状态,接续中国传统文脉,激活人们对水墨语言的僵化认识。
-END-原标题:《艺术人物
梁缨:在金毛狮子皮的下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