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庆文

“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一座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记载了农业发展的历史,更启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在文章中写道。

闵庆文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李文华。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中国列为试点国家之一。没有可供借鉴的项目样本,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答案,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成败未知,责任重大。经过慎重考虑,闵庆文接下了这个挑战,正式开启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这些年来,他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共同成长,一晃已过去17个春秋。

问道传统,泽被当下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农业文化。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先人不仅最早种植了水稻等作物、最早驯养了猪等畜禽,培育了丰富的农业物种,还发展了适应性的农业技术,形成了多彩的民俗文化,并一代代传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还打造了“稻鱼共生”“桑基鱼塘”“山地梯田”等土地景观和安丰塘、坎儿井等水利工程。只有以这些物种、技术、文化、景观为核心,形成具有多重属性的农业系统,不断发展并延续至今,仍然作为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来源,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部,有一项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多年以来,人们将桑、蚕、鱼有机融合,形成“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生态循环模式,推动了蚕桑丝绸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桑基鱼塘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现代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解决了粮食供给等问题,这是十分利好的,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单一化种植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等,制约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农业中,‘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贯穿人们的劳作过程,间作、轮作、套种等技术体系,用地养地结合,农林牧复合……早在多年前,先人就想到用稻田养鱼养鸭和多样化种植等方式,来提高地力和解决病虫害防控问题,还因地制宜地发展梯田、圩田、垛田、涂田、沙田、架田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桑基鱼塘等循环农业模式,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益。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人类积累千百年的智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我们问道传统,就是为了更好地泽被当下、启迪未来。”闵庆文说。

爱集邮戳的“荣誉村民”

有媒体将闵庆文称为“行走的守望者”。因为入行以来,闵庆文带领团队常年跋山涉水、深入田野,忙起来一年超过2/3的时间是在村子里过的,和村民一起卷着裤腿,在水田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才能有针对性地理清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和保护思路。”闵庆文说。

十几年间,闵庆文和研究团队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有一个小习惯,每到一处都要到当地邮局盖一枚邮戳,用来记录自己走过的乡野田园。如今,这本专门集印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邮戳的小册子上已有上百枚邮戳,每个邮戳背后都是一段难忘的奋斗故事。

有一次,在江西省万年县的一处村落,在田间奔波了一天的闵庆文不顾疲惫,带着册子匆匆赶到邮政所,想要给这次调研画上圆满的句号,却意外得知,这个邮政所第二天就要关闭了,而盖在册子上的这枚邮戳也成为邮政所最后留下的纪念。闵庆文说,正是在万年县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科学家发现了1万年至1.2万年前人工种植水稻的证据,把水稻种植史的原有认知向前推进了年。在万年县附近还发现了大片的东乡野生稻,这片世界上纬度最北的野生稻拥有珍贵的抗寒基因,引起了袁隆平等科学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