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文史图片系列:
《城市变迁——方明泉溧阳影像新旧对比记录》
作者简介:
方明泉,年生,江苏溧阳人。年溧阳县初中毕业,年下放溧阳县余桥公社,年回城在溧阳中百公司工作。先后担任中百第一商场总经理、溧阳百货大楼总经理、溧阳新风百货大楼总经理、溧阳商厦总经理等职务。一生酷爱摄影,许多作品在全国、全省和溧阳摄影比赛中获奖。作者工作之余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本土摄影创作上,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他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年,方明泉的幅图片被收录到溧阳市政协文史图片资料库。
影像是时间的化石
是历史的定格
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著名摄影家汤德胜曾说,有生命力的照片,总是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地绽放出新的意义。
年,市政协文史委曾推出溧阳文史图片系列之《流金影像——沈锡棠50年摄影记录选编》,前后跨度五十余年的珍贵老照片,真实记录下首届茶叶节、修挖沙河水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文化事件以及具有鲜明标识的老建筑、老物件等等,该书不仅弥补了用海量图片记录溧阳历史的缺失,还为溧阳图片资料的收集和保护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今冬,作为溧阳文史图片系列的延续和丰富,《城市变迁——方明泉溧阳影像新旧对比记录》新鲜出炉,温暖亮相。《城市变迁》精选出反映溧阳城市变迁的幅图片,以新旧对比的手法,反映出同一地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面貌,展现了溧阳数十年来的非凡成就和发展历程。
▲溧阳唐家村旧貌,拍摄于年
▲唐家村旧址新貌(阳光城市社区)拍摄于年
▲溧阳唐家村拍摄于年
▲溧阳唐家村新貌拍摄于年
▲洋桥头捕鱼拍摄于年
▲洋桥头旧址新貌拍摄于年新华桥
在摄影集里,
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
小城溧阳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夏桥米厂、双桥头、码头街、汪德隆商店、溧阳饭店、前进鞋店……这些都已成为历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高铁、大学、医院、燕山公园……这些我们曾经只敢想象或者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物,如今一一落地溧阳成为现实。溧阳的变化是中国强大强盛的一个缩影,城市变迁的背后是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在摄影集里,
可以感受到一种
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专注精神。
在溧阳有这样一个人,他用近50年的时间乐此不疲地将镜头对准溧阳,记录下城市的变化。他叫方明泉,与共和国同龄。从70年代开始,他就把工作之余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摄影上,并且拍摄主题只有一个——溧阳。他不是专业的摄影师,经常早晨四、五点起床,日出前赶到拍摄点,完成拍摄后准时回到单位上班;他跑遍了溧阳的大街小巷、山村田野,先后骑坏了8辆自行车,只为寻找拍摄素材;他把零用钱节俭下来,买胶卷和摄影设备……这样一种专注、专心、专情,几十年如一日,令人动容、令人钦佩。
▲经过煤建路的提亲队伍拍摄于年
▲经过平陵西路的迎亲车队拍摄于年
▲溧阳谢婆园拍摄于年
▲谢婆园旧址新貌拍摄于年
在摄影集里,
可以触碰到记忆的碎片、
情感的共鸣以及城市的温度。
一个人,因为记得,才能体味生命的酸甜苦辣。一座城,因为记得,才能呈现时空的流转湮灭。可城市本身没有记忆,她靠一幢房子、一座桥、一棵树、一块石头、一个个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帮她记得。方明泉,他用一架相机记录下溧阳城的大街小巷、店家商铺,记录下农民、工人,记录下孩子、老人等等,这样的记忆带着感情和温度,带着欢乐和感伤。每一个记忆犹如拼图的一块,集合起来就拼出一座有爱有个性有意思的城市。无论经过多少岁月变迁,她都是鲜活的,有着小城特有的世俗温情和烟火气息,让人留恋让人牵念,这也是城市文明最珍贵的一部分。
▲溧阳汽车站拍摄于年
▲溧阳汽车站旧址新貌(现平陵广场)拍摄于年
▲沧浜巷的小朋友拍摄于年
▲人民广场的小朋友拍摄于年
▲溧阳县第一届运动会自行车慢骑比赛拍摄于年
▲溧阳新建体育馆拍摄于年
▲进城拍摄于八十年代
▲镇村公交拍摄于年
▲自行车王国拍摄于年
▲共享单车拍摄于年
▲溧阳市第二届运动会足球比赛拍摄于年老体育场
▲青少年足球训练拍摄于年
▲游行队伍途径濑江旅社摄于年
一个没有历史与文化的城市,无异于一个失去记忆的人,苍白无趣。一座有温度、有印记的城市才有灵魂,才有气质。《城市变迁》画册为溧阳贡献了一份珍贵的影像史料,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城市的记忆、生活的记录、情感的纪念。这些影像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变迁的一部分,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溧阳的厚度和温度。
如果时代不能拒绝发展,城市不能避免变迁,那么至少我们可以留下点记忆、记录和怀念。
编委会成员
溧阳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
溧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溧阳市档案局
溧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溧阳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溧阳摄影家协会
苏出准印()字JSE-
内容来源|《城市变迁》编委会
本期编辑|顾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