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dbfzl/180614/6329464.html

中新社记者刘鹏

中国古代山水画宗师荆浩曾隐居太行,作画千幅,留下传世名作《匡庐图》。千年之后,“中国画谷”石板岩,每年因“画”吸引百万人次挺进太行。

图为7月27日,石板岩镇盘山公路边展出的“石板岩校友作品”

中新社记者刘鹏摄

地处南太行深山峡谷中的豫北安阳林州市石板岩镇,苍松绝壁、静谧悠远。20世纪90年代起,陆续有国内美术大家前去采风创作。特别是近10年,慕名而来的写生爱好者、艺术生年均渐超万人次,被称为“石板岩校友”。

连绵几场山雨后,云雾缭绕的太行山愈显巍峨。作为用石头堆建起的小镇,当地的石梯、石街、石板房、石板场亦为画作增添了一抹人文意蕴。

图为7月27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袁文彬在石板岩作画

中新社记者刘鹏摄

天刚蒙蒙亮,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袁文彬教授已在太行山脚开始作画。此番袁文彬再度进山,距离上次已有8年。在他看来,8年光景让当地“写生经济”凸显,带动了旅游业发展。

今年43岁的太行山写生产业协会秘书长未建红是地地道道的石板岩人。在他的印象中,儿时的家乡杂草丛生、道路不通,仿佛与世隔绝。贫穷使得一些村民搬出了大山,而父辈们为了换取生活物资,挑着扁担走出大山卖山货。

图为7月27日,一名学生在石板岩作画

中新社记者刘鹏摄

“直到后来写生产业逐渐兴起,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创业,慢慢也都富了起来。”未建红说。

54岁的杨现是镇里早期经营写生服务基地的村民。多年前,看到一些进山写生的画家为没有接待条件困扰时,他决定回乡创业,从最初的农家院做起,到如今发展成集吃住行、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写生产业。

图为7月27日,学生们在石板岩一家写生基地练习素描

中新社记者刘鹏摄

“时至今日,天南地北的艺校学生纷纷来镇里培训。相较早年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活,年收入实现了从上万元(人民币,下同)到百万元翻天覆地的变化。”杨现说。

据石板岩镇党委书记路红卫介绍,近年来,石板岩镇以绘画写生为主导,写生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等家艺术院校的挂牌写生绘画基地,“写生经济”年收入达10亿元,“呈现出产业发展与全域旅游融合的新格局”。

随着石板岩日渐声名远播,自今年7月9日起,一场为期一年、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美术展——“石板岩校友作品展”拉开帷幕。此间,89平方公里的石板岩全域变身露天美术馆,穿梭其间如置身百里画廊。

图为7月27日,写生爱好者们在石板岩桃花岛上作画

中新社记者刘鹏摄

这次展览在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看来,是一次文旅产业“并肩作战”的创新尝试。谈及如何继续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王宝玉说,当地将以打造“中国画谷”为契机,努力将石板岩打造成“国际写生小镇、高端民宿小镇、乡村振兴示范镇”。

图为7月27日,学生们在石板岩作画

中新社记者刘鹏摄

“石板岩的发展是一代一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所得,如今,全镇现有的家写生服务基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为写生创作者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未建红说,他们要发扬“扁担精神”,把“中国画谷”这项写生事业接续传承下去。(完)

实习编辑:徐喜琳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7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