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而形成的节日,当然,关于端午节还有其他来源,只不过没有屈原这个传播得广。那么,古人是怎么过端午这个节日的呢?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并没有所谓的端午节,五月初五日并不是普适的节日,但已经出现了一些针对这个日子的普遍行为,浴兰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浴兰也被称为是端午节的来源,端午节也被称为浴兰节。
浴兰的内容比较单一,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因为五月是气候转换的月份,气候慢慢变得湿热,蚊虫也都开始滋生,导致人在这个月份比较容易生病。古人认为兰草避不祥,所以在五月初五用兰汤祭祀以及沐浴。
除了沐浴兰草以外,古人还会在这一天去采药,拿回来晒干制备,在家里存着。所以这时候的端午节不算是全民欢度的节日,而是大家预防疾病的日子,该洗澡洗澡,该制药制药,偏要算节日的话,估计是卫生节最合适。
浴兰作为端午节最早的习俗,是远在屈原之前的,在屈原的《九歌·云中君》中就有“浴兰汤兮沐芳华”的句子,从屈原诗作中的香草出现频率来看,他绝对没少洗。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从秦到南北朝,这七八百年的时间实在太过漫长,期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很多事,其中也包括了节日的演变,端午节也是在这期间大有发展,许多习俗都是此时出现的。
1、吃粽子。
古人对于季节气候的变化认知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这么详尽,虽然他们知道五月容易生病,但却难以解释。到了汉朝,阴阳五行之说盛行,对五月恶月的解释又多了一种,而且还说的头头是道,在《礼记》中有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
随着这种解释的流传,渐渐出现了与之相应的节俗,那就是吃粽子。据《风土记》记载:“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即粽子),盖取阴阳包裹末分之象也。”
粽子这东西应该不是阴阳家们的发明,应该是某位阴阳家看到粽子,忽然灵光一闪,用阴阳之说来解释粽子,说粽子的“菰叶裹黏米”,是取阴阳未分之象来表示,再联系五月“阴阳争,死生分”之说,吃粽子就成了人们阴阳调和的一种方法,所以此习俗很快就流传开来,并延续至今。
2、系五彩丝带。
阴阳之说既然盛行,鬼神之说自然也顺势而出,搞得大家迷信不已。有些清醒的学者就著书立说,向人们解释鬼神之说的虚无,如东汉的王充就在其著作《论衡》之中批判鬼神之说,强调唯物主义。然而这类学者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迷信。
在社会整体的迷信氛围下,身为恶月的五月又背上了鬼神的锅,被认为五月不祥,而五月初五更惨,甚至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既然认定五月跟邪气鬼神有关,那就想办法辟邪呗。
古人辟邪的法子可多得很,过年穿红衣服就是一种,放到端午节,那就跟五月初五相适应,大家扎五彩丝带辟邪,把五彩丝带往手臂上一扎,就可以祛除百病、辟邪求服。久而久之,这也成了端午节的节俗,不过现在并不普适,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没有。
3、采艾和斗百草。
采艾这个节俗是采药的发展,在先秦时期大家是采众药蓄之,后来人们对艾情有独钟艾,艾也是众药之一,估计是人们发现它效果好而且容易采摘吧。当然,这时候采回来的艾并不是制成以后保存,而是挂在门上,以驱除毒气,虽然这和端午最初的意思相符,但显然也受到了鬼神之说的影响。
除了艾以外,其他常见的药草自然也会被采回来,这些花草很多,自然而然就有不少会被闲置。后来人们觉得丢在一旁浪费了,干脆给孩子们玩吧,于是这些花花草草就被当作孩童的玩具,这个以花草为比赛对象的游戏就是斗百草。
斗百草的习俗在南北朝时就已形成,此后更是衍生出不用实物,而以花草名相对的游戏。
4、赛龙舟。
龙舟竞渡这个习俗跟端午节原本是没什么关系的,跟屈原也没什么关系,但当端午节被认为是纪念屈原以后,赛龙舟就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龙舟竞渡,有人说是跟祭祀水神有关,有人说跟龙图腾崇拜有关,但总之这是在战国时代前就已有的习俗,并不是屈原投江以后才形成的,之所以跟屈原搭上关系,是因为屈原投江而死,跟水有关,正好屈原是五月初五投江的,赛龙舟因此跟端午节搭上了线。
人们选择用龙舟纪念屈原与端午节结合在一起,所以端午节就有了一个纪念屈原的意义和赛龙舟的习俗。
5、赐枭羹。
枭羮是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出现于西汉,比粽子成为时食还要早,不过它却没有普及,因为手段过于残忍。
所谓枭羮,就是以枭肉制作的羹汤,其主料为枭肉,就是猫头鹰的肉。猫头鹰在古代的名声很不好,被认为是不孝的鸟,偏偏汉朝以忠孝立国,猫头鹰惨了,被人喊打喊杀。更惨的是这并不是平民百姓自发的小规模行动,而是大规模捕杀。
“赐”字说明这种习俗已经被官方承认,成为制度,每年五月初五,皇帝要赐百官枭羮,以警示臣子不要像枭那样不忠不孝。皇帝一出马,上行下效,一时间端午节做枭羮、送枭羮、吃枭羮成为风尚。
以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吃货基因,时间一长,猫头鹰绝对会被吃绝,不过后来人们觉得这样做过于残忍,猫头鹰可是益鸟啊。而且这个除绝邪恶的寓意好像没什么用,不孝子还是有,根本不可能达到扫除邪恶的目的,最后这一习俗慢慢消失了,并未流传下来,猫头鹰躲过一劫。
6、喝雄黄酒。
雄黄酒是由菖蒲和雄黄等物泡制而成的,五月的时候蛇虫滋生,经常跑出来,咬人也是常见的。虽然古人明知雄黄有毒,但他们认为喝了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这是以毒攻毒。在《白蛇传》中,白素贞就是喝了雄黄酒而现出了原形,吓死了许仙。
7、养鸲鹆(qúyù)。
鸲鹆,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哥儿,它还有很多别名,如鹦鹉等。众所周知八哥很善于模仿,虽然它自己的声音比较杂噪且毫无韵律,但是它却很聪明,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
八哥的这种能力被人们发现了,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让它们学人说话,据说调教的最佳时间就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所以这一天成了养八哥的好日子。
三、隋唐时期。
经过前面的发展,到隋唐时期端午节已经变成一个很欢乐的节日了,再加上盛唐的繁华加成,这个节日更增几分喜庆,不少节俗有了新的发展。在端午节当天,皇帝往往会大宴群臣,赏赐扇子、衣带、粽子之类的物品,以示皇恩浩荡。
这一天,全国上下吃粽子、赛龙舟之类的规模更加宏大,花样也更多。还有斗百草,也逐渐从孩童游戏扩大到专属妇女的斗花比赛,上至宫廷贵妇,下到乡野村妇,都热衷参与其中。凡女生多的场景,男生也随之而来,一来二去,斗花竟成为民间男女自由交往的机会,他们往往会在当日挑选心目中的情人,毕竟这种大家一起出门的节日并不多。
唐朝也有新出现的节俗,如五时图和射粉团。
五时图跟五彩丝带相类似,就是将蛇、蝎子、蟾蜍等五种毒虫画在一张图上,挂起来驱避毒虫,以求安康。五彩丝带则演变出长命缕,是将五彩丝带,宛结成各种形状,或带在身上,或挂在某处,用来避邪。
射粉团是一种流行于唐朝都城和宫廷的游戏。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角黍就是粽子,粉团则是一种点心,用糯米制成。从记载来看,这种游戏的参与者多为女性或者儿童。
四、宋元时期。
宋元端午节的习俗,跟之前没有什么差别,元朝统治者虽然标榜要保持民族特色,但他们也过端午节,宫廷中有击球射柳等活动,民间则沿袭之前的习俗,吃粽子,采艾,赛龙舟之类的。
不过从宋朝开始赛龙舟更为流行,参与人数和观看人数飙升,到了元初,出事了。在年,福州路在赛龙舟时出现严重事故,淹死了不少人,元世祖因此下令禁止在端午节进行赛龙舟。
禁令扑灭不了人们对龙舟的渴望,各地百姓依旧私赛,官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五、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端午节也跟之前没什么分别,在明朝曾一度流入宫廷,不过后来朝廷认为赛龙舟一来浪费钱,二来容易引发矛盾导致诉讼官司,三来翻船会死人,所以下令禁止,效果跟元朝差不多,屡禁不止。
明清时期的端午节还出现了一个新的习俗,那就是专门为女儿去病消灾的习俗。端午节的本意就是去病消灾,但专门为女儿去病消灾,却是在明清时期才有的。
在这一天,人们要好好打扮女儿,给女儿带上石榴花以及各种辟邪祛灾的吉祥物。并且已出嫁的女儿也要回娘家过节,娘家要备好糕点酒菜,迎接女儿回来,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女儿节,不过女儿节不止这一家,还有七月初七等好几个节日。
端午节的本意是为了减少得病几率,一开始主要是避毒虫、避病毒,由此衍生出采艾、喝雄黄酒等种种习俗。另一方面,鬼神之说的流行给端午节戴上了辟邪的意义,出现了吃粽子,带五彩丝带,贴各种符咒以及避灾活动。还有一个就是赛龙舟这种跟纪念名人相混合的活动以及枭羹这种跟当时文化有关的习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