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中国历史上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对于清朝来说,这一年是顺治元年,一个新王朝的统治就此拉开序幕;对于明朝,这一年是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无力回天,飘摇的大厦在风雨中轰然倾塌,崇祯皇帝的自杀为一个时代划上了句号。对19岁的八大山人来说,他的人生也就此转向。

国破家亡。年,23岁的八大山人迫于屠刀和剃刀遁迹空门,落发为僧。

在遁入空门30余年后,他竟“裂其浮屠服而焚之。”由此重新出世。

在匆匆的人生岁月中,他既是满怀苦闷、复国无门的明朝遗民朱耷,又是佛门高僧传綮。

面对世事的无常,他哭之笑之;经历过人生的沉浮,他哭罢笑罢,圆融了儒、释、道三教思想,他选择成为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经历从王孙贵族沦为贫僧,至贫民的痛苦裂变,命运反复无常,而每一次身份的转化和裂变都使他的思想获得洗礼与升华,由此造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约),即朱耷,本名统,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明宁王朱权后裔,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顺治五年削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擅画山水、花鸟、竹木。对清代花鸟画影响极大,与原济、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

金枝玉叶老遗民

回顾八大山人的前半生,他经历了家国覆灭的苦痛,被迫遁入空门。参禅悟道并不能排解八大山人内心的凄楚,满怀苦闷、复国无门的朱耷与佛门高僧传綮两种身份不断排异和融合,儒家的积极进取与佛教的无为而治两种心理不断发生矛盾。

在他遁入空门的岁月里,他的绘画风格也由怡情养性的临古描写转变为孤寂凄凉的讽刺怒斥,在他的画面中,单脚站立的鸟雀、白眼示人的游鱼无不彰显八大山内心深处的苦楚与不甘。

▲八大山人《传綮写生册石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创作于年,为现存最早的八大山人作品

入世:观世意如何?

虽身处佛门,然而八大山人却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