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正规看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苏轼#

题竹石牧牛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首联:野外山坡边,有一块怪石头,靠着它有一丛茂盛的野竹子。颔联:一个牧童拿一根三尺长棍子,驾驭着这头老水牛。颈联:哎呀,石头我是太喜欢了呀,你不要让牛来磨角。尾联:哎呀,你那个牛还是去石头上磨角吧,你若是要打架,那竹子可要被弄毁了。

《苏轼画一图,大师瞧他不上,添画了牧童,黄庭坚赶紧题了一首诗》讲到这首诗其实是黄庭坚夸奖李伯时将牛画活了。所以才让他担心牛会磨角时将石头弄坏,又担心牛若去打斗会将我竹子整死。所以,他像个守财奴一样,又要保护石头,又要保护竹子,不知道保护什么好。其实,什么也不用他保护,都是画上好好地呆着呢。

竹石牧牛图(拼接版)

然而,他的担心透露了以下信息:李伯时的这头牛,不安生。他让它去破坏苏轼画的石头——这不是对着干吗?

有这种人吗?

人家好好画画,你还添画,还捣乱!

你别说,这李伯时真是来捣乱的。

他在用画说话——苏轼,你神经兮兮了,好好过日子!看你紧张的,又是弄个竹子,表明你高风亮节,又是用石头表明矢志不渝!活着累不累?来,轻松点,有个田园生活的心态!

明白了吧?

黄庭坚在序里交代地够清楚——只是我们远离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语境!

在他们的语境中,竹子代表节操,石头代表坚持,牧儿骑牛代表的是田园生活。

前两者用于励志,后一者用于泄气。

这就是一次以画会友的虐心之交锋。

当然,这也说明两个人关系好,才开得起这种真玩笑。

也可能李伯时年纪大一些,干够了;苏轼年轻一点,才当上知制诰,必须勤奋。

黄庭坚一看,甚有意味——好看!可是,难办!没有办法了呀!谁也不能得罪呀。

于是——戏咏!

来个“王顾左右的言他”——不说你们的世界观,夸奖夸奖你们的画!

哈哈,得罪不起?那我就谁也不得罪。

哈哈哈哈。

黄庭坚是不是很机智?

我想的问题是——也不知道这幅画在哪儿?若能捡到,还不发个几亿的财?

三大家齐聚一幅——苏轼、李公麟的画,黄庭坚的诗与字,再加上盛宴的场景,这文化价值得有多高?这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谁见到了,说一声!

-2-15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