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政和形感、手感与灵感———我的工笔花鸟画创作观

主讲人方政和

北京画院专业画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主持人王鹏

讲座时间

年12月12日

上午9:30

讲座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楼二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

艺术家介绍

方政和

年生,福建云霄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年毕业于集美师专美术系,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师从江宏伟老师。年,《湖州旧忆——十顷繁荫风满林》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年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特邀提名(中国美术馆,北京)

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奖提名(中国美术馆,北京)

年全国第九届工笔画大展特邀提名(中国美术馆,北京)

年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展览优秀奖(厦门美术馆,厦门)

年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铜奖(辽河美术馆,盘锦)

年纪念蒲松龄诞辰周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金奖(淄博美术馆,淄博)

年全国首届中国画电视大赛银奖(中央电视台,北京)

年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银奖(炎黄艺术馆,北京)

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安美艺术会展中心,合肥)

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金奖(辽河美术馆,盘锦)

刘梓封

方政和的名字与他的画,契合,端正。再一念,又遇见宋徽宗,那个令画者们仰止的名姓,还有留在巨迹经典上的瘦金体御题以及画卷隔水处的印迹,都一样端正。

《宣和往事——故国从此成天涯》×50cm

徽宗在其继位的11年后,将年号改元“政和”。取自《尚书》:“庶政惟和、万国咸宁”。意思是:为政者要奉行和谐治政,天下方可祥和太平。落墨处放在了和谐与祥和之上,这与中国画品行端正的审美标准相契合。一为道家哲学,一为儒家思想,二者相协相生,才能成就出的那一世盛景。

方政和作画,同样将着眼点落在和谐与祥和之上。题材内容与形式美间的和谐,笔墨技法与审美旨趣间的和谐,工致谨微与疏密得体间的和谐,进而由此去执意构建出一派静谧祥和的花鸟境界。构建这般和谐说来简单,却行之不易,礼法规制上守得是对九百年前的那份敬慕,形式美感与审美意趣上则行的是现代人的思想观与价值观,一面要守、一面要破,又不生矛盾,这和谐就有着难度。

方政和的画表面看来传统,造型与构成上多追拟宋元,且苛求于用笔用墨。而实际上,在他的画中置景造物大都取自现实形态,捕自然风姿与形态,只求味于古人的精神品位,画面整体氛围的营造上仍趋现代性。鸟禽的或静或动,竹石的或状或境,构图上的既空亦满,技法表现上的工写兼具,均是在两相取舍上作调和,于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互辩中寻求那个最为恰当的平衡点。

《宣和往事——犹当江南梦里看》xcm

纵观他的近作,可见几处“逆水行舟”,知其确要在“守”与“破”的格局间涉新路。当然,同样是要落实到创建新和谐的根本问题之上。就其形式方法看,大致可归结为三点。

其一:于生宣上入工笔,在熟宣上写湖石,意在工笔与写意的技法施展间循平衡、觅和谐;其二:竹叶表现上的“当白即黑、执白易黑”,还有湖石水影的“色即为墨、墨即为色”,所为在于传统画面与现代绘画色彩表现上的变法求新。而追其本质皆是通法,所阐明的仍是东方哲学的精神旨趣;其三:整体构图上常出现水际云天的分割线,以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数理性结构等分式构图。这些形式手法是对西方现代图式结构法的借鉴,同样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突破。

但见三处“逆水行舟”,都是显眼的苦修行。要靠着笔墨研习、艺术修养的慢慢积淀才能获取,总不及“革命者”那般得来全不费工夫,因而读懂他的画,真的需要有些审美高

澶渊之盟后的一百余年,由“政和”及至“宣和”,“和天下”之思成了被破灭的梦。对照历史,这与百年中国画坛之境遇是何等相像。还好艺术不是征伐决斗,哪怕天下失之半壁,“绍祚中兴”依旧即在眼前。遂转念,还是画当以“和”为贵罢。哪怕苦修行,实是大智慧。

方政和的画表面看来传统,造型与构成上多追拟宋元,且苛求于用笔用墨。而实际上,在他的画中置景造物大都取自现实形态,捕自然风姿与形态,只求味于古人的精神品位,画面整体氛围的营造上仍趋现代性。

鸟禽的或静或动,竹石的或状或境,构图上的既空亦满,技法表现上的工写兼具,均是在两相取舍上作调和,于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互辩中寻求那个最为恰当的平衡点。

《浮岚图》70x42cm

《宣和往事——忍看青竹渐成霜》x52cm

《回望宋人——隔断千山》55×35×3c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