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罗启松
年出生于黄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岩翻簧竹雕代表性传承人。年,被评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其翻簧竹雕作品曾赴多国展览,并入选新中国国礼艺术家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等国内各类大展,部分作品还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华民族艺术珍宝馆、中国扇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非遗馆等单位永久收藏。
竹为纸,刀为笔,山水人物细雕琢。在长达60多个年头里,他苦心孤诣钻研翻簧竹雕技艺,一雕一刻,在艺术之路上守望探索。他,就是86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岩翻簧竹雕代表性传承人罗启松。
精雕细琢家乡情
橘乡黄岩有一道风景“九峰”,九座山峰环抱,这一处清净之源,引无数游客寻幽探胜。九峰山海拔四五百米,突兀在沿海平原上,像一扇高大宽阔的山水屏风。它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橘乡文化元素的凝聚。
罗启松的翻簧竹雕名家工作室,就藏匿在九峰山麓的一片绿色之中,免费对外开放。
早春时分,来到这里。入口处,摆放着一张斑驳的木桌,以及各式各样雕刻用的工具,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绘着孔雀开屏的竹雕花瓶、描着鸳鸯戏水图的梳妆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竹黄扇……罗启松的多件佳作,都摆放于此,古拙、真趣。
从左至右依次为:《竹黄如意》《海峤春华图翻簧屏风》《仕女图翻簧臂搁》
“这件翻簧大屏风《永宁秋色》是新作,足足花费了我一年的时间。过去我雕刻的作品,大多以古代山水为主,现在我把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拓宽了,在创作中更多地考虑融入当代风情与时代气息,这样才能更接地气。”罗启松说,《永宁秋色》运用了多种雕刻手法,在艺术表现上大胆创新,能使观众产生新鲜感,实现了自己创作的初衷。
翻簧三折屏风《永宁秋色》
这件作品是受黄岩区委宣传部的委托,于年底着手开始创作的。为了雕刻好这幅“大屏风”,一年来,他曾一次次从城关的家,步行去九峰山麓的工作室,每次都得走半个多小时的路程,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这对于已到耄耋之年的罗启松来说,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只要一踏进工作室,罗启松就激情澎湃地投入艺术创作奇妙的境界。为创作《永宁秋色》,他翻阅搜集了大量资料,积累了各种素材。那些表现永宁江两岸时代变迁、橘乡特色景象等的文字、图片和画作中蕴藏的细节,还有承载城市记忆、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他刻刀下、竹片上很好的创作灵感。
年12月,翻簧大屏风《永宁秋色》终于完工。它散发着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融绘画技巧与雕刻手法于一体,上面还刻有:“永宁江畔橘金黄,四海驰名销远乡。便捷交通无阻塞,台州高速不寻常。品牌模具人称赞,塑料功能旺市场。甜蜜杨梅成翘手,出洋创汇国荣光。”这是罗启松题写的,表达了《永宁秋色》的创作主题——祝福家乡开启“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的新征程。
流淌千年的母亲河永宁江,享誉盛名的黄岩蜜橘,耀眼的坐标模具产业高地……家乡瑰丽的山海风光和人文风情,一直以来都是罗启松刻刀下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除了这件新作,工作室里陈列的其他作品,也都散发着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它们的创作主题都来自罗启松的生活,或随事即兴,或偶感而作。
拜师学艺刻画人生
罗启松,年10月出生于黄岩城关一户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他幼年丧父,母亲和姐姐用纺棉纱挣的钱,供他读完小学。他从小酷爱绘画,当时无钱买颜料,他就用毛笔蘸水在石头上写字作画。家乡的灵山秀水,早早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创造了一个独有的艺术世界。
16岁那年,他在县文化馆美术培训班学习,无意中看到老师握着一本《芥子园画谱》,便借阅回家。于是,他经常临摹画谱中的画稿,还经常外出采风写生。后来他又借得《齐白石画册》《于非闇花鸟画集》,沉醉于这两位大家的笔墨情韵之中,反复揣摩学习他们的画谱,由此开启了自学国画的艺术之门。而这些,都为他以后从事翻簧竹雕艺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年,22岁的他本想报考艺术学校,不料阴差阳错,竟然以优异的绘画成绩,被破格招入黄岩翻簧厂,从此与黄岩翻簧竹雕结下深厚的情缘。
初学艺,罗启松就与众不同,别人打样要用铅笔勾勒,而他直接用毛笔。“用铅笔只能画一块岩石,而用毛笔,可以把整片山水都画下来。”因为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再加上勤奋刻苦,不到三年,他就出师了。
罗启松的师傅,是当时黄岩翻簧竹雕的领头人陈方俊,而陈方俊是黄岩翻簧创始人之一陈夔典的孙子。刚开始做学徒,罗启松每回去师傅那儿,因怕出错内心都会忐忑不安,但为了能像师傅那样自如地运用刻刀雕出翻簧的美,内向胆怯的他便一次次去请教。慢慢地,他从师傅那里领悟到创作的诀窍:要磨好刀,要熟练掌握刀法,要对山水画理解到位。他更加努力了,夜以继日地练习,同时不断了解竹子的品性,并深入到竹雕肌理。
师傅看到罗启松绘画功底扎实,毛笔打样一挥而就,而且画面布局挺合理,笔法也生动流畅,虽然有些技法还显得稚嫩,但经培养将来应该会成为一把好手。于是,十分用心地教罗启松直接用刀在“黄片”上雕刻。
初期,罗启松不是雕刀刻出“黄片”之外,就是雕刀穿透了“黄片”,报废了许多“黄板”。心急如焚的他,常常紧张得直冒汗。师傅没有责罚他,每回见他如此紧张,就会情不自禁地上前,手把手地传授技艺,还不忘给他一些鼓励。逐渐地,罗启松学会了运刀深浅、用刀倾斜、刀锋转折等技法,还能很好地把握手腕的力度。
师傅在车间授课传艺时,罗启松总是最认真的那一个,专心听,刻苦练。为了能尽快掌握雕刻要领,他每天起早摸黑,哪怕节假日也去厂里加班。他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双脚都麻木,握刀的手都不听使唤了。功夫不负苦心人,久而久之,罗启松的翻簧竹雕技艺终于脱颖而出,且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翻簧竹雕的时光机
罗启松翻簧竹雕名家工作室的前身,是黄岩启松翻簧竹雕研究所,成立于年5月。
当时它就设在罗启松家中,面积不足5平方米,容纳不下几人。若有人要观展,必须先得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走进一扇木头门,再爬上吱呀作响的小楼梯,才能看到挤在一起的大小展品。因处于陋巷尽头,大多数人进门时不会留意到门口悬挂的“筛竹斋”这张招牌。
年11月,黄岩区委宣传部拟定新建罗启松翻簧竹雕名家工作室。以后,黄岩启松翻簧竹雕研究所,迁址至九峰公园,并更名。近些年来,就是在这个工作室里,罗启松以传承非遗技艺和培养传承人为目标,积极开展翻簧竹雕作品创作和技艺理论研究,并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翻簧竹雕交流活动。
纵横削竹取精华,嫩黄雅致媲象牙
应物传神精雕琢,胜如琥珀雅俗夸
这是民间诗人吟咏黄岩翻簧的诗句,它称赞黄岩翻簧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但新中国成立前,黄岩翻簧竹雕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后在政府的扶持下,生产得以恢复,年黄岩翻簧刻字社成立(后发展为黄岩翻簧厂)。二十世纪60年代,黄岩翻簧曾迎来一个短暂的辉煌时期。曾有一事,令罗启松终生难忘。
那是年的初夏,郭沫若先生因仰慕黄岩翻簧的名声,到黄岩翻簧厂参观。郭沫若不仅对黄岩翻簧独特的制作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是对翻簧作品上雕工精致的花鸟虫鱼赞不绝口。在工厂陈列室里,郭沫若先生顺手拿起一个茶叶盒,上面雕刻着几只跃然欲飞的山雀,他饶有兴味地注视着。而这件作品,就是罗启松制作的。
当时,郭老对罗启松等陪同人员说,黄岩翻簧竹刻采用国画手法,把绘画技巧与雕刻刀法融为一体,有画面,有题款,有图章,构成一幅幅具有诗情画意的工艺品,堪与青田石雕、浙江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同称为“浙江三大雕刻”。郭沫若回京后,对黄岩翻簧赞誉有加,引起了中央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