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的古装剧《清平乐》是正午阳光电影界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后推出的又一部讲述宋代历史的电视剧。
虽然这两部电视剧的故事核心和表现主题不同,但在表现宋代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却有着相同的微妙之处。剧中朴素典雅的布景、精致的道具、完美的细节都充满了自然的优雅和魅力。
一部好的电视剧能把观众带入一个特定的环境。让人们用眼睛和心灵感受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美。《知否》和《清平乐》正是这样的美轮美奂影视作品。
剧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像一幅意境静谧的国画,在我们面前慢慢展开;又像一朵美丽的乐章,轻轻地传入我们的耳际;更像一股清新的芬芳香气,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的心里。
春光澹宕,浓香。从《知否》到《清平乐》,我闻到一股清香。
焚香之雅:宋代人的高雅情趣很容易逃离“炉香静逐游丝转”
如果你想问中国哪个朝代最优雅迷人,那一定是宋代。
宋朝的风韵体现在“文人四艺”,即“烧香、点茶、挂画、插花”。
在我的笔记《梦粱录》中,我写了“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这在宋代叫做“四般闲事”。在这个“四事”中,宋人具有强烈的小资产阶级意识,从嗅觉、味觉、触觉、视觉美等多个角度来欣赏和品味生活,并在美的中达到了一定的成就。
最优雅的“四事”是“烧香”。
在宋代,“烧香”不仅仅是在佛前供奉香。宋人认为“烧香”是雅玩的一种,古朴典雅的风格,宁静无忧无虑。他们以百变的模式播放“烧香”,并播放不同的情感“焚香”。
“焚香”,尤其流行于宋朝士大夫和文人中。从贵族到文人,无论是静静地坐着看书、沏茶、赏景,甚至是雅集娱乐,他们都会烧香,使房间充满香气。
宋代文学巨匠苏轼在《三月二十九日》:“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这首诗描述了宋代文人闲居时烧香的优雅和乐趣,即“燕居焚香”。文人墨客聚在一起品香、读书、聊聊生活,这是最武断的畅快。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无论是在皇帝的办公室,还是在士大夫家的大厅,甚至在雅集和宴会上,都有烟熏的香炉,可以说是生动地体现了宋人和“焚香”的钟爱。
电视连续剧《知否》中也有许多与“焚香”相关的场景。在盛家老太太的卧室里,香味经常被点燃,香味像云朵和山上的烟一样卷曲。盛师傅与人聊天时,可以烧一柱香,当香味浓烈时,谈话更温馨舒适。
此外,盛家还特地邀请孔母进宫,传授她姑娘们烧香插花的绝活。在剧中,嬷嬷的孔点香动作真是流畅优雅。
烧香用的香料不是纯天然的,大部分是人工合成香料,叫做“合香”。这个香炉还有一个雅名,被宋称为“出香”。
宋人如何生成“合香”?我们可以从南宋陈敬的《香谱》中找到答案。“合香之法,贵于使众香咸为一体。麝滋而散,捣之使匀。沉宝而腴,碎之使和。檀坚而燥,揉之使腻。比其性,等其物而高下,如医者之用药,使气味各不相掩。”
这句话完全体现了宋人香水的制作方法:根据一定的搭配原则,按照不同的用量在一起混合各种香料,使香水充分混合、融合,并将每一种香味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立的香味,香味最清新。
除了使用香料,宋人还喜欢一些天然香味,例如“果香”和“花香”。因此,宋人也会用水果和鲜花来蒸香,这样这种天然的香味也会融入到香味中,味道会更加怡人。
我喜欢烧香,也喜欢把我对生活的所有想法都融入房间的香味中。
宋朝诗人晏殊曾写道黄莺藏在“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翠绿的叶子里,红色的纱帘把燕子从窗户上拉开,一缕清香慢慢地从炉子里冒出来,像一条薄薄的丝绸。在这种情况下有多舒服。
香气浓烈,心如水,岁月静好。宋人的优雅品味和各种思想都来自于这个“炉香静逐游丝转”,并缓慢而持续地上升……
甜食香:宋代最受欢迎的甜食,流传于“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宋朝的“香气袭人”也反映在饮食上,特别是宋人偏爱甜食。与现代人对糖果的热情相比,宋代人有不止一种。
为什么宋人这么甜?得益于当时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
到了宋代,甘蔗种植和制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宋朝政府还设立了“蜜煎局”生产各种蜂蜜炒糖。这里“煎”的意思是“饯”,类似于我们今天吃的蜜饯。此后,含糖糖果正式出现在宋代老百姓的餐桌上,各种小吃层出不穷。
在《清平乐》,宋仁宗从小就喜欢吃各种蜜饯,这种宋代的蜜饯和我们今天吃的各种蜜饯都是差不多。
在宋代,小吃通常被称为水果果子。在《清平乐》中,宋仁宗的女儿惠柔公主喜欢吃果子,甚至给女仆取名“笑靥儿”。
这里的“笑靥儿”是宋代著名的水果食品,也是一种甜食。宋代文学家孟元老载于《东京梦华录》:“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
由此可见,宋代的“笑靥儿”是由特殊的食品原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的造型规格、简单的制作工艺和香甜的口感。类似于常见的甜点“开口笑”。
在《知否》中,宋代有许多甜食。
盛师傅最喜欢的甜点是“樱桃煎”。当时,宋代已经有樱桃了,以洛阳樱桃最为著名。宋代《图经本草》志:“樱桃,洛中、南都者最胜,其实熟时深红色,谓之朱樱。”
但古代没有冰柜,摘下来的樱桃也不能长期保存。为了延长樱桃的风味和口感,聪明的宋人想到了许多方法,樱桃炒就是其中之一。
“樱桃煎”在宋代很流行,但是“煎”这个词并不是指“油煎”,而是类似于蜜饯。南宋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一部烹饪著作中,记载了“樱桃煎”的做法如下:“要之其法,不过煮以梅水,去核,捣印为饼,而加以白糖耳。”
用现代的话来说,当樱桃煮得软的时候,果核会被去掉,果肉会被捣成一个容器,然后被压成小煎饼,最后,加糖是为了成功。其实,宋代的樱桃炒是用樱桃肉做成的蜜饯,因为宋代称“蜜饯”为“蜜煎”。
宋人喜欢炸樱桃多少钱?看看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他写了一首关于美味和盛赞炒樱桃的诗。
含桃丹更圆,轻触会断开。望着成千上万的珠子,中藏河红水。谁擅长这个?万脆。印刷成花钿薄,染色成水澌紫。北方的水果不多,味道很好,很独特。--杨万里《樱桃煎》
除了樱桃炒菜外,还有一道著名的宋代甜点《知否》中的蜂蜜漂浮和酥脆的奈花。
“蜜浮酥柰花”,听这个名字很有诗情画意,他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奈华是茉莉花的别名;福苏是一种乳制品,是煮熟的新鲜乳制酪冷却后的浮皮,类似现代人吃的面霜。
蜂蜜漂浮酥脆的奶花顾名思义,是用冷凝黄油做成白色茉莉花形状,放入盛满蜂蜜的托盘中。他尝起来很新鲜,入口瞬间,香甜平滑,还有我们今天吃的冰淇淋味道差不多。
这种甜点在宋代特别流行,金银花与酥乃花的固定搭配是一只假龟,北宋宫廷宴请时经常用他招待客人。在宋代《梦粱录》和《东京梦华录》关于食物的记载中,有关于食物的精彩描述。
南宋爱甜诗人杨万里,曾写过一首名诗“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宋代人有两种味蕾,一种是品尝美味的食物,另一种是回味甜点。从这个“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香浓散发出的宋人甜味诱人,回味无穷……
赞华含香:宋人的闲适与浪漫,流淌在“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
翻开已有年历史的中国卷轴,再也没有一个朝代爱花,也没有一个朝代比宋代更爱惜花。如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大抵洛人家家有花。”中所写
在“全民簪花”王朝,花在宋人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宋人中有一个“簪花”的自定义,从宫廷到平民,男女老少,不分贫富,人人都以“簪花”为时尚。
宋代妇女所佩戴的花卉种类繁多,花色各异,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不同的季节没有变化。春天多发夹牡丹、牡丹、桃花、杏花等夏天多发夹茉莉花、石榴花等;秋季多发夹、菊花、秋葵等。冬天,花儿枯萎了,可供选择的花儿也少了,到了宋代,妇女们仍然热衷于发夹,他们会做各种各样的绢花和玻璃花戴在头上。
在吴自牧中,宋代妇女发夹的热潮记录在《梦梁录》:“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
在邵伯温中,还描写了当时赞华的盛况:“抵暮游花市,以筠笼卖花,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
宋代妇女把对“簪花”的爱刻在骨头上,他们除了常年佩戴鲜花外,还将唐代流传下来的皇冠制度发扬到极致。花冠是古代妇女佩戴的一种皇冠饰物。花冠制度在宋代宫廷尤为盛行,后妃和女吏都认为戴花冠是时尚。
宋代花冠可分为两个时期,起初,他是用真花装饰的,但由于花的保鲜期不长,很容易枯萎,后来,有一种用罗绢草本植物制成的假花,而不是用来做花冠的花。如果你想花冠更复杂华丽,用金玉龟甲制成的珠子装饰他。
根据宋代花冠的数量,花冠可分为单花和双花、多花等多种形状。还有一种积分器,他把四季的代表花(主要是桃花、杏花、荷花、菊花和梅花)收集在在一起中,并把他们放在一个冠冕上,叫做“一年景”。
名为“一年景”的花冠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花冠,女王周围的女官员都戴着这个花冠。从前面看,这种花冠看起来像英文字母“U”的形状,后脑勺有两个长翅膀,垂在肩膀上。
宋朝时,“簪花”不仅是女性的特权,而且在男性中流行,特别是在文人和士大夫男性中,特别喜爱赞华。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他们每次出宫或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宋徽宗不仅捧着花,而且给他们戴着花,甚至给他们的朝臣侍卫。俗话说,官吏爱赞华,老百姓更不爱赞华。
到了宋真宗时期,男式发夹的热潮更加繁荣,甚至上升为国家的礼制,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和等级戴上合适的花。
这里有一片诗意的云:“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芍药牡丹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爱情之花宋人,惜花。花卉也深深地影响了宋人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方式,在优雅中,没有特别的焰火,在世俗世界里,有一点小资产阶级和高雅利益。
有一片宋诗意的云,和宋人的闲适与浪漫,就在这“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流淌中,人与花相配,花与人同在,岁月都是浪漫的。
后记
在我知道宋朝是如此的“香”之前,我已经看过《知否》和《清平乐》。
宋代人的饮食和生活都充满了芬芳的香味,高雅而不失烟火的味道,世俗而更高雅的味道。
这香味,透过时光,穿透岁月,来到你我身边,陶醉我们的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