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历史上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将中华文化完整保存并流传下来的一个国家。

这样的一个大国,自然是有许多引以为傲的成就与瑰宝,其中既走出国门又走向世界的一项瑰宝便是兵马俑。

然而在最初发现兵马俑时,却有一个兵马俑的脸与其他的格格不入,科学家们研究多年,至今都无法用科学解释,这个特殊的兵马俑也就一直被封存起来,禁止将其出国展览。

秦始皇驾崩,兵马俑流传至今

提起历史上颇有成就的皇帝,是没法绕开秦始皇而言其他的,因为如果没有秦始皇,也不会有后来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兴衰沉浮。

秦始皇也算是一名臭名远扬的皇帝了,在历史上的“暴君排行榜”中赫赫有名,焚书坑儒、童子求药、想要长生不老、不顾百姓性命的修建长城、苛捐杂税,背负的骂名不可谓是不少。

然而既然是历史人物,就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他这个人。秦始皇在位时间不长,但依旧在在位期间做出了一些影响后世的功绩,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利用铁腕手段统一了六国,一统天下,结束了长期以来混乱割据的局面,开启了两千多年封建史的第一道门。

专制集权的建立,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修筑了可以用来抵挡匈奴入侵进攻的长城,以及去世时陪葬了千数余名等人高的兵马俑。

桩桩件件在当时虽然都是一件劳民伤财的大工程,但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却成了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瑰宝,也是我们借以揣测古人生活习性的工具。

尤其是兵马俑,传闻自秦始皇登基以来,便为自己的身后事做起了打算。

这第一件算盘便是为自己筹备一个壮大无比的陪葬团队,在那个年代就算凶残任性如始皇,也做不出让数千人陪葬的事情来,于是经一众大臣讨论研究,决定用等人高的兵马俑来替代真人进行陪葬。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秦始皇这一举动竟成了后人争相考古研究的一大奇迹瑰宝。

兵马俑现世,震撼国内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陕西省西安临潼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几个村民在村中打井,却意外发现挖到了什么类似石头又类似骨头的硬块阻碍了工程的继续,于是村民们挖出一看,纷纷大惊失色——居然是一个陶人头。

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家还没有很完备的保护文物的意识,但也隐约察觉到这似乎是一个来历不简单的东西了。于是将这陶人头放置在一旁,打井工作也就此暂停了。

直到这件事传到了县上,县里又专门找来了负责这方面事务的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专门派人鉴定了一番这个陶人头的来历。

经鉴定,确认这就是国宝,于是急忙层层上递,报告上级这个惊人的发现。

在这个兵马俑发现没多久之后,便在井下的坑洞东北方向陆续发现了两三个兵马俑坑。科学家们纷纷赶到,只为见证着两千多年前的奇观。

如今我们见到的兵马俑大多是土灰色的外表,千篇一律的肤色,然而在兵马俑刚刚被发掘出土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恰恰相反,兵马俑因其独特性和特殊性,每一个兵马俑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在地底下长期见不到新鲜空气的原因,兵马俑在历经两千多年后依旧保存完好,色彩绚丽多彩,动作姿势各异,每一个兵马俑都代表当时的秦朝的一个角色。

三个坑洞的兵马俑相继出土,科学家们眼睁睁看着色彩绚丽的兵马俑因为氧化而变得迅速失色,肉眼可见地黯淡了下来,仿佛历史就在眼前流失,而我们只能无能为力的的看着,什么都做不了。

为了避免文物继续遭到破坏,国家迅速采取了措施,将未开发的坑洞封闭起来,不再允许开采,这也许是目前来讲对兵马俑最好的保护了吧。

在目前开发出来的几个坑洞中,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陪葬品除了兵马俑还有许多马和车,军队士兵应有尽有,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步兵、骑兵、弓箭手、骑射俑、跪射俑。

其中,当属骑射俑中有一个极为特殊。这个兵马俑有着暗绿色的脸,当别的兵马俑的色彩都尽数褪去后,这个兵马俑的脸上依旧色彩艳丽。

不禁让人们猜测,他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才使得他在一种兵马俑中脱颖而出。甚至在后续的给兵马俑编号的工作中,都将这个绿脸兵马俑放置在第一个,编号为号。

存留科学谜团,禁止走出国门

专门派来研究兵马俑的科学家、考古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猜想。

有人说这个兵马俑的绿脸是因为当时是存在有绿色人种的,所以才会按照绿色去绘画人脸,只不过在时间的消磨中绿色人种逐渐消失。但是很显然这种说法不攻自破。

因为在挖掘出来的众多兵马俑中,只有这一个存在有绿色的人脸,若是古代的工匠们按照人脸去画,又怎么会只画这一个人,而不去描绘其他人呢。

于是人们又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当时制作这一兵马俑的工匠是一个红绿色盲症患者,因此把兵马俑的脸制作成了绿色的。

但是很显然,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跟的。

先不说在古代,一个患有红绿色盲症的人想要成为一个彩釉陶艺工匠有多难,单说兵马俑之重要性,就明白这种疏漏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兵马俑作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的身后陪葬物,嬴政是对这件事无比重视的,自登基起就开始筹备的大工程,历经了重重关卡的审核,这么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下,稍有一丝纰漏都有可能会令负责的工匠有掉脑袋的风险。

第三种说法便是说这一兵马俑是由于在地底下尘封了两千多年,遭到了长久的土壤侵蚀和气体感染,一出土接受到外界的空气的氧化和合成化学反应导致的变色。

这一说法乍一听令人信服,可是仔细一想却又漏洞百出,如果真是如这位专家学者所说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其他的兵马俑氧化之后的脸是泥土灰色的,而只有这一个是氧化成了绿脸呢?

如果真是氧化的话,那也只能说明这个兵马俑依旧是个特殊的存在。

最终还有一种较为靠谱的说法,那就是认为这个特殊的兵马俑是古时候军中一种特殊的职业——军中傩人。这一类人如同是军中的“智多星”,不做体力活儿,只做脑力活儿,也不用冲锋陷阵、上场杀敌,他们类似于巫师一般做着占卜和祭祀仪式的活动。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将这个兵马俑与其他的区别开来。

但当时的具体情形究竟如何我们已不得而知,科学家们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考古文物被挖掘出来,但始终没有两千多年前的兵马俑坑出世时更令人震惊。

如今,我们大家可以购买门票参观到两千多年前的文物古迹,也可以到各个兵马俑坑中去参观浏览,只是最开始被挖掘出来的那个绿脸兵马俑我们却再也见不到了。

自从绿脸“骑射俑”被国家重视起来后,总共就在人前展览过4次,并且一次都没有放置到国外去进行展览。

究其原因大约有两点,最重要的还是为了保护文物的初心,担心运出国这样子的大工程会将文物损毁,二是曾经绿脸兵马俑就被损坏磨损过,因此现在的一丝不注意都将是对后世的不负责。因其特殊性,重要性,在对待这个兵马俑的态度上与其他兵马俑不可同一而论。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岁月磨平了一切的痕迹,然而却将文化深深地烙印在了我们的心上,看着如今犹在的兵马俑,人们的眼前仿佛走马灯似的略过历史上的重重镜头,政法、战争、权谋、韬略,尘土飞扬的战场上,战鼓催马,折戟穿甲,残骸断壁,血染残阳……

历史的车轮在轰隆前去,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看好眼前人,走好脚下路,吸取前人经验,延续优秀文化,文化的火种代代相传,前人的智慧结晶永不泯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