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梅雨季节,江苏省仪征市月塘镇峨嵋山下,有一群雨花石收藏爱好者,或生于此,或从外地来,他们就像淘金者一样,身着雨衣穿行在废弃的砂石矿床里,乡村的石子路上,每每为捡到一块心仪的雨花石而狂喜不己,为同伴的捡漏成功而贺。家侄周国斌,就是这支雨花石收藏爱好者中之一。瞧,他对藏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童家林征集到的一枚《屈子行吟图》,上升到了佛学文化层面,进行专业的鉴赏评析,读来让真州府对雨花石收藏有了新的认识,现将周国斌评析童家林藏石的文章《屈子行吟图》之风骨刊发出来,供广大网友欣赏、交流和探讨,为仪征雨花石研究走出江苏、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屈子行吟图》之风骨

文/周国斌

石友家林兄,端午节前在朋友圈发一石图片:屈子行吟图,石头画面人物居中,甚是醒目。

兴致盎然,当晚电话联系后,上门一睹其石真容,家林兄从抽屉里锦囊中取出一石,置入水盂内。视线不由自主端详其中,与之触首共赏,石头色调古雅,明黄底色,墨色人物轮廓清晰,文人风骨,气宇轩昂。

细细品赏石头,人物形象,犹如刀削斧劈之苍劲。头部仰起与身体意断气连,恰到好处,尖尖的下额,似表现人物的胡须,鼻梁处稍稍突出,微妙!往下来是一席长袍,腰间收系,在其间有一剑柄显现,此点晴之笔!犹显楚人之风釆,古人云:"君子国人,衣冠带剑",佩剑之人被视为贵族重要标志。继续往下看:长袍灵动飘逸,后摆呈弧线,表现出行走带起衣摆的动感。最妙下端处,下摆露出一只脚,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行走的姿态,精彩!

石中人物文人之风骨,飘然而至,精妙绝伦、意韵天成!屈子行吟图,题名精准!此乃天地之杰作!

苏轼评价屈原:“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费德林《论屈原诗歌的独特性与全人类性》:“屈原诗篇有着固有的民族特色,然而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屈原的思想是全人类的财富。”

伟人毛泽东高度评价:“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从古今中外各界人士的评价来看,石中之屈原形象显现,更是弥足珍贵。

屈原从二千三多年前走来,从长江上游雨花石产区稊归故里走来。经历了沧桑岁月,终于走到了下游也是雨花石产区的古城真州,跨越时空风骨犹存,昂首向前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也是历代文人雨花石赏石情怀之所在。

适逢端午时节梅雨纷纷,"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读石附文,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简介:公元前—公元前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年,在屈原逝世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年6月25日

写于端午节

屈子行吟图

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创作木版画

藏家个人简历:

童家林(悟石轩主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仪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扬州市书法院特聘研究员。年生于江苏仪征盐运古镇十二圩。自幼酷爱书法,始学颜柳欧赵,求其平正,后以二王,米芾,苏东坡,钟繇,兼汉碑张猛龙,礼器张迁等,置明清书家于几案。从事商业美工十余载后,涉及青少年书法教学。作品曾入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展,江苏省首届希望之光作品展,第四届新人展,首届农民书法大赛一等奖,扬州首届楷书展、心经赴台展(鉴真纪念馆收藏)漆花杯书画展、迎春书画年展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