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4640703.html

近日,“大美中国——刘人岛美术作品展”研讨会在刘人岛艺术中心举办,这是继展览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后,专门举办的刘人岛艺术创作研讨交流会。与会人员共同围绕本次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的《大美中国——刘人岛美术作品展》以及刘人岛的成长经历、艺术创作历程、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是对刘人岛现阶段在艺术上取得成果的总结,也为刘人岛今后的艺术发展道路奠定了的理论基础。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美术理论家张晓凌主持。

故宫《大美中国——刘人岛美术作品展》研讨会

部分参会嘉宾观点

都海江(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三十多年来,刘人岛先生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通过实地的采风,创作出了一系列墨彩淋漓,气势昂扬的山水画作品,同时他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对中国古代绘画也有深刻的了解。多年来,故宫博物院收藏并保护着众多历史文化精品,同时也始终注视着当代艺术的蓬勃的发展,积极为当代艺术家提供展示艺术作品的广阔平台。这些反映社会潮流、散发新时代气息的当代优秀艺术作品,为古老的紫禁城注入了青春的活力,新的时代赋予了故宫博物院新的使命。未来,故宫将继续加大与当代艺术领域的合作与互动,推进国内故宫的体系建设,增强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世界的影响,激发新时代文化和艺术家的无尽的创造力,让广大的观众在领略中国古代艺术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

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家协会副主席)

刘人岛传承了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大批前辈艺术家大美术的观念以及学院的优良传统。他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博采众长,中西合璧,勇于创新和探索,不光从艺术反映的内容题材上,从艺术本身的表现形式上,甚至他涉猎的艺术门类上,都是很少见的,确实有一种我们中央工艺美院当时一批倡导大美术的大师的风范。刘人岛这此展览上有一些气势磅礴的山水作品,这些作品源自于他很多年来在祖国大好河山的游历和感悟所产生的冲动,也有很多花鸟作品,说明他的创作很复杂,能大、能收、也能细,说明他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同时也有广大的胸怀,我们倡导大美术的不拘一格一定要有大的胸怀。刘人岛勇于探索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他每一件作品令我感觉像是有一个特定主题,对这种主题这种美的发现有他自身的感悟,他在寻找一种以内容和触动他心灵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手法。

苏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刘人岛的艺术创作是真诚的,他画面的气象和笔法的变化,其实和他的人生是息息相关的,从地域来讲是湖南人的气质,体现出湖南人画国画的那种狠劲来,从乱象里边能够把控,我们看到他画面里的图像很有野性,这个特点是不是随着生命的衰竭会慢慢的沉寂,相信很多人会想象他的未来。他的格局是听任自己的天命,率真。从绘画的本体语言来说他在纸本里面的对于基底是有变化的,比较注重纸的类型和肌理对画面的影响,在笔法上的变化也是很多,色彩浓烈,图像有一种运动感,有技术的变化,生动性。我想很多人一定期待作为一个艺术家最后如何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质,不单是开放以及不拘一格可以解决,我们需要艺术家自己要思考,需要一个时间,这种艺术气质和他绘画的相互的一个关系需要重构,进行重构是艺术家的品质里边必须的。

范存刚(荣宝斋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人岛是一个多面手,国画、美术理论、书法、工艺美术、漆画、雕塑、翡翠雕刻,涉猎的面非常广,这个展览给我的印象有这么几点,一是突破创新,写意、抽象,有法、无法,别有一番风趣。我想这源于刘人岛是学工艺美术的,学工艺美术跟我们学传统的中国画的可能有很大的区别,从他的眼中看世界、表达世界的方式,跟我们学传统的完全不一样,更加有创新意识。二是从构图上讲,他突破了传统的这个s构图,他是根据画面、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决定用什么样的构图,很多构图都是很饱满的,丰富的,丰盈的,很有冲击力的。三是从笔墨语言上来讲,他给我们感觉是水墨交融、色墨交融,酣畅淋漓。创新的,突破的,无拘无束、随意挥洒的这种表现方式占有他绘画的很大成分。绘画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个人风格,传统要具备,但创新也非常重要。在这个方面,刘人岛做了很多的尝试,突破。传统方面他具有传统的一些表现方式,像《鲸鱼闹海崀山景》那张山水从石头的表现方式,云彩的表现方式,画面都非常的有生命力,有气象,非常好,其他的一些花鸟表现方法,还有山水的表现方法都有很大的突破,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这个展览对我来说也很有收益,也祝刘人岛在今后的艺术创作当中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袁宝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

刘人岛的艺术创作,特别是这次展览所展示出的一些新的绘画作品,在风格面貌、以及不同方位的探索都有许多新的开拓。刘人岛画的一些山水画就使我想到从王希孟到今天的张大千,赵无极、傅抱石这样一些最有名的画家,他们的特点都在刘人岛的创作构思、实践里面,反映出在他对于传统有非常刻苦的钻研、广泛的借鉴,同时又有许多新的探索,这同样是大美术这样一种新的艺术观念。他的画让我想到齐白石所讲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从似不似这个意义上看,他又更多的是向抽象的这个方面发展,就像我们面前这本《抽象之美》作品画册上的。

刘人岛是特别有热情,有激情的艺术家。他到海边,不管到秦皇岛或大连、海南……看他画的大海,都具有鲜活的即兴特点,激情澎湃,豪情满怀,他画的很多山水画是以他家乡的山水生引发出来的,他的故乡是湘西南的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已经接近广西桂林山水的特点了。他画的上神舟六号的作品《浮云山霭莽苍苍》,也反映出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第一,刘人岛将光影引入山水画,强化了形式感与崇高性,而且也重视意象性笔墨的表现。在他笔下,将李可染画漓江的那种逆光下的光色表现,融合在他的作品里面,也有白雪石山水写生中笔墨色彩的影响。刘人岛的山水画《万重大山情》《人间仙境》《鲸鱼闹海崀山景》都展现了光色、光影入画的特点,从而进入到现代山水画的表现。在从笔墨个性到图式个性转化的过程中,刘人岛融合了很多大家的风格,在融合之中展现了多元、丰富的一面,形成了刘人岛山水画中强化光色和光影张力的风格特色。

第二,刘人岛放大了笔墨的质感和图像的质感,如《天山博格达峰》《岛生万物》都很典型。《岛生万物》这件作品尺幅不大,但是气象非常宏阔,既清整又灵动,有种混沌之中的迷茫感,在这样的一件中小尺幅的作品中能够表现出这样的气象,并且展示出笔墨的丰富性,我不禁为之惊叹叫好,《岛生万物》这个题目起的也好。放大笔墨质感实际上是把传统笔墨中很多侧锋甚至于散锋用笔转换成图像表达,就像傅抱石的抱石皴那样,把笔锋按倒形成无数的中锋,把笔锋匝开去表现,这在刘人岛的作品里面也显现了这样的一种风格,通过把笔锋匝开取得笔墨的质感,通过这一点来获取一种图像质感和张力,我觉得这一点也有他的策略在里面。

第三,刘人岛的作品具有以大观小,具有注重公众接受的意识。注重公众接受问题,就是雅俗问题,齐白石讲过“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公众审美和整体上高格的文人审美之间的关系,在刘人岛的作品里面充分体现出来,结合刘人岛在中央工艺美院学习的基础和意识,他更注重公共艺术的开放性与宏阔性。包括他一些大型的作品,像福建省政协大楼的大型壁画《西山东海》等,刘人岛很多大型的雕塑、浮雕、漆画,还有翡翠雕塑等等,都充分的考虑到公众接受的问题。

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刘人岛的中国画作品画面很丰满,笔墨很厚重。希望你在中国画的创作上做一些尝试,做一些减法。比如在构图上,在笔墨上做减法,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新的变化。

杨庚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艺术》杂志执行总编)

刘人岛也很大胆,敢于把一些处于探索的东西拿出来,很不简单,他能虚心听大家的议论,这是一种探索精神。这几年,刘人岛的艺术有一个变化,他对于“远观其势,近观其质”中“质”的追求,做了很多的探索。对山石、对云气、对水的探索有了新的因素。光的运用,色的运用,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西方的表现方法。作品题材上的拓展,创作手法上的多样,都做了很多很好的表现。刘人岛重视传统,对老一辈的艺术家非常推崇,像祝大年先生,张仃先生,刘人岛做了大量的实际的工作。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朱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