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始终在思考,如何表现当下这个时代?文字还是音乐?忻东旺则用众生相表现着变革的时代形象。

年10月,大同市美术馆以“时代肖像——忻东旺艺术作品展”为题举行了一场开馆重磅展览。

何为“时代肖像”?想得到完美的定义十分困难,而忻东旺用油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积极追求生活的底层人民。忻东旺穷极一生、不懈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跃然纸上,在肖像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

一、《被捆绑的牛仔衣》突破阶级束缚后的思索

年,忻东旺出生于忻家坊村一个相对富裕的农民家庭,但是他最怕填写表格中“成分”那一栏,因为“地主”、“富农”的身份在当时让忻东旺感受到自卑。

此时,画画就像是一盏油灯,为忻东旺带来了自信,其中有父亲买的《农村美术实用手册》,有妈妈社会主义革命题材的窗花,还有冯爷爷的干块水彩,以及美术老师王凯的启蒙。

忻东旺不喜欢农村,他对农活特别抵触,于是在15岁时便决意离开这个生养他的村子。但是对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的他如何离开呢?他做过油漆工,走村串户画墙围子和玻璃画,一直到投奔亲戚在煤矿打工,从始至终他没有抛弃过画笔。

忻东旺曾提及“我很庆幸喜欢画画”,其实写实艺术也要庆幸尝尽苦头的忻东旺没有放弃画画。

时间来到了年,这是忻东旺第一个人生转折点,“彻底改写了我的农民或临时工身份。”,他先是考取晋中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后来分配到大同师范学校成为一名美术老师。

离开了生养之地,忻东旺突然对故乡有了浓厚的怀念。陆续画出了《晌》、《根儿》、《对弈》、《回声》等反映故乡生活的画作,每幅画就像一首诗,用一种温暖、明丽、和美的画风描绘那个少年时一心想离开的地方。

然而在刚刚找到画作风格的忻东旺来说,低学历让他在主流美术界再次体会到自卑的感觉。毕竟自己还只是个连学都没有上完的农民,而他所看到的作品都是科班出身的作者画出的。

此时刚刚突破阶级局限的忻东旺,在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无法改变的低学历中不断犹豫和愁苦,至此第一幅真实反映他艺术思想的画作《被捆绑的牛仔衣》,在年横空出世。

借着作品的大火,忻东旺趁灵感爆发继续他的创作,同年中国画《惊蛰》获“中国的四季美展”银奖。这两部作品的诞生,让忻东旺在当时的美术界崭露头角,渐渐进入了世间大众的视野,成了新一代写实画家。

二、《诚城》确定艺术灵魂的转折点

年,忻东旺以油画《诚城》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作为评委的许江老师回忆说,本来这个作品已经落选,但是后来无意中发现了这幅画作,就将其拿了出来,最终评选为银奖。

自《惊蛰》的创作完成后,忻东旺的灵感爆发期结束了,他不得不停下了画笔。直到有一天,他在大同车站广场上看到了一群外来务工的农民,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农民来到城市谋求生存的共情感动,让这个刚刚突破阶级限制的农民画家为之一颤。

“他们为什么集体出走?”九十年代以来,农民带着满身的行李成群结队出现在各个城市的火车站,他们焦虑的神情显然没有给城里人带来愉悦,同时他们自己也带着深深的迷茫和忧愁。

在时时刻刻不停轰鸣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农民工就像砂石一样,被搅拌加工,最后投入到这钢筋混凝土的钢铁丛林中。他们身边总离不开大包小包,虽然破旧不堪,但是这些是他们心灵能着落的地方。

忻东旺在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也正是从这一份获得银奖的作品开始,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美术灵魂——农民写实。

年油画《早点》斩获全国美展油画组的金奖;《卖桃人》、《戴哈萨克花帽的维吾尔族老人》、《融冬》等一系列反映农民工群体的画作陆续出炉;同年,作为优秀艺术人才,忻东旺被引进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忻东旺在这个阶段的作品表达的都是为了生活进入城市的农民,从画作的眼神、表情等等都显示出合乎人性的追求生存的欲望。在当时那个社会,精神激励并不能像物质生活一样,可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真正需要的则是物质基础。

忻东旺此时已完全从反映家乡和美生活的风景画作,转入探索自由人基本生存追求的研究中。他不再描绘农民对生活的简单满足,而是在多种环境和人物细节的对比中,凸显农民进入城市的不适,以及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城市规则的无奈。

举办画展的同时,忻东旺也一跃成为大学教授。这个他曾经与之相比感到自卑的职业,这个他少年时逃离乡村的目标,这个他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身份,如今已成现实。

他完成了身份的转变,真正地从农民拼进了城市,实现了自己的“诚城”,同时自己的艺术风格也从和美恬静的农村风景,转变到了肖像写实。

三、《白菜》——生活艺术的归乡

“艺术的使命注定不能在安逸中藏身。”在进入知天命的年纪里,忻东旺已经家庭美貌、儿女双全,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上天待他不薄,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生活的模样。

但是作为艺术,忻东旺没有停下追求极致的脚步,他是和生命较劲,艺术没有终点,停止追寻往往意味着灵感的枯竭,因此,他在生命的后期,画作的命题渐渐转入“超越”。

后来,忻东旺越来越多的绘画自然物品,比如最著名,也是他画作中售价最高的一张作品《白菜》,售价元。

《白菜》是忻东旺那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除此以外还有《石榴》、《生命的托举》、《石仙贺寿》、《椰子》等蔬果作品。看似自然临摹的枝叶和果实,显示出纯净的线条与色调,带着东方山水自然的空灵美感,却也是生机盎然的真实写照。

忻东旺的《白菜》,不乏有发黄或是烂了的叶子,并不是人们去超市非要挑选的完美白菜,这恰恰是忻东旺所要展示的真实。

很多作者都想追求最完美的一面,但是忻东旺追求的是本真,就像自己的一生,有波折、落寞和痛苦,他把白菜最本源、最朴素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生命的托举》是在忻东旺住院期间的作品,当时一位朋友看望在床上的忻东旺时送来一束郁金香。在看到这束鲜花后,他催促妻子取来作图工具,众多叶子紧紧簇拥着那朵即将凋零的花,看起来就像家人护住自己一般,而这也是忻东旺的遗作。

忻东旺的艺术是追求的艺术、是积极的艺术,即使生命已到终点,他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生命的托举》这幅画作为终点,表现的不是绝望,而是生的希冀和爱的美好。

年1月11日19:30左右,批评家杨卫的一则微博消息打破了冬夜的平静:“惊闻著名艺术家忻东旺已于今日病逝。”

众多美术界艺术家也陆续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纷纷表达对忻东旺逝世的伤痛和震惊。

然而就像忻东旺的画作,在一个个人物肖像中,特别是生命的最后阶段中所创作的果蔬类作品,都展示出积极的人生信号和人与人之间的爱,这些都反映了忻东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生命的终结并不代表精神的飘散,他的作品将带着忻东旺的精神在人世间继续引领一代又一代美术学子。

忻东旺的绘画,不单单是中国油画对于写实人物的创新发展,更是对艺术史中人文精神传统的继承,表达的是对人性的高度关怀。在他的作品中,人世众生通过静止的神情和姿态,焕发出城市边缘化每个普通人的人性本真。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广告图像和日常影像不断加工和翻用,用近乎到极致的美感刺激着大众的视觉神经,却忽视了要丰富每个表象包含的人性,这也使得人文价值逐渐空壳化,画面的品质日益快餐化。

在同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一个天才的心相》为题举办了一场学术研究;年,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艺术北京·忻东旺作品专题展》。

何为天才?是否真有天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忻东旺是在艺术道路上坚持简单纯净、追求本真的艺术家,尽管他已然离场,但是他的作品和对艺术探索的精神不会消散,而是化作那盏带给自己光明的小油灯,继续为后来人指引方向。

文/哇哈哈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