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鼠年,重新发现、解读承载着“鼠喻象”的民俗内涵与文化寓意,并将之运用到非遗文创领域将大有裨益。
虽然有些“喻象”放到当代语境中略显冷僻,但鼠年话鼠,充分发掘这些沉积着丰厚文化意蕴的“鼠喻象”资源,对提升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漫长的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史中,鼠文化虽只是一个细小的分枝,但其传播范围辽阔,传播途径非常广泛,传播载体丰富多彩,其中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是其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文化载体。
方城石猴《鼠年石猴香茶摆件》
作者:王亚楠
国家级非遗方城石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的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的一种传统石雕艺术品。古老的艺术与当代生活相碰撞,作者尝试着做了一款元宝上面趴着一只鼠样子的石猴,代表着财运,同时可以作为香插使用,使用功能拓展。
剪纸《太极功夫鼠》
作者:陈潇红(巩义)
作者平时打太极,又喜欢剪纸。一直想以太极为主题剪一套可爱俏皮的太极功夫鼠,其设计的每个图案都反复琢磨,争取更好的剪出太极味。显然,围绕高文化附加值的非遗文创未来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面塑《老鼠》
作者:李宏超
作为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李老师的面塑多有创新,此件面塑《老鼠》更是活灵活现的展现了一只可爱的大老鼠偷食儿被发现的那一刻,生动形象。《诗经》首创“硕鼠”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接受、传播,成为一个“重敛盘剥”的代名词,也成为了一个源远流长的经典“喻象”。
戈壁石组合《鼠趣》
作者:李宏超
李老师是位奇人!除了掌握面塑、毛猴等多种技艺外,收藏颇丰,在奇石上也有大量收藏。此件戈壁石组合《鼠趣》作品定格在鼠发现食物那一刻,形象逼真,憨态可掬,幽默风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是《诗经·魏风》中的诗句,抒发了被榨取、被盘剥的劳动者的愤懑之情,在后世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效应”。
毛线编织《老鼠嫁女》《群鼠闹春》等
作者:刘景兰
刘老师利用空闲时间,使用不起眼的各色毛线,编织出各式各样的老鼠影像,并通过巧妙组成构成不同主题和寓意,实乃有心人!同时,刘老师还创作了多首诗词,节选如下:
三台令
鼠年说鼠趣谈
一
四害四害,
看来数它最坏,
偷偷摸摸进来,
进来就是祸害。
祸害祸害,
决心除之后快。
二
四害四害,
如今成为香菜,
新年即将到来,
做个玩偶挂怀。
挂怀挂怀,
模样还很可爱。
刘景兰
年12月13日
葫芦烙画《招财鼠》
作者:张红安
此件作品由痴迷于葫芦烙画艺术的张老师创作,张老师近些年频出精品作品。谈到此件作品创作思路,张老师说:“老鼠都抱着金钱往家里跑,寓意财源广进。”这也符合民间艺术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特征。
香包《财源到》《五鼠争福》《金钱鼠》等
作者:芦爱玲(香包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郑州市非遗香包代表性传承人,芦老师秉承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以质量第一为,严格选材选料,用香包制作技艺制作“鼠”,再配合其他元素组成风俗主题,作品寓意吉祥,呆萌可爱,兼具装饰性。《金钱鼠》则是香包和剪纸的结合。
泥泥狗《鼠》
作者:张华伟(泥泥狗代表性传承人)
泥泥狗代表性传承人张华伟泥泥狗作品以重传统、个头大、重量轻、技术新为特征。相信鼠年泥泥狗《鼠》将成为淮阳二月会上的重头戏,不同的传承人不同的鼠年主题作品将成为一大亮点。
剪纸《留余·招财鼠》
作者:曹慧贞(河洛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根据河洛康家留余文化而设计,剪纸上部两只喜鼠与的2相应,有元宝和牡丹花,中部是篆体留余的“留”字,而留余的“余”采用谐音字“鱼”的表象图案“鱼”来表示。康家富裕十三代,图案中用貫钱纹表示财富丰裕。鱼肚边有葫芦藤叶,谐音福禄腾业,寓意福禄万代。鱼嘴下方有太极图,其是河洛文化的代表符号。总体预示着鼠年财源滚滚,喜事连连,福禄万代,国泰民安。
葫芦烙画《五鼠临门》
作者:李彦杰(葫芦烙画代表性传承人)
古艺堂烙画:鼠乃生肖之首,金鼠福临门,运用“五鼠”代表了“五鼠临门”的美好愿望,更是象征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名誉。葫芦是吉祥的象征,谐音“福禄”,“福”是和谐,代表的是家庭的幸福,平安;“禄”代表的是升官发财,代表的财富。运用葫芦作为载体,用“五鼠”的造型来表现,也是年鼠年福临门的美好祝愿。
布艺堆秀《“鼠”你漂亮》
作者:范金荣(布艺堆秀传承人)
女老鼠问男老鼠,“漂亮吗?”
男老鼠很绅士的说,“鼠你漂亮,鼠你有福,鼠你健康,鼠你财源滚滚来。”
女老鼠听的心花怒放,忙拿起镜子照照,看有什么变化。
——以上这个旁白就是作者对此件作品的解释,幽默,又真实!
剪纸《富贵平安》《希冀》
作者:牛崇姣(偃师剪纸传承人)
第一幅作品《富贵平安》表现的是一群老鼠争着往苹果上爬,希望来年平平安安,苹果上用牡丹花和蝙蝠做装饰,寓意富贵吉祥。
第二幅作品《希冀》表现的是一对老鼠坐在大葫芦里面,捧着牡丹花,眼睛盯着背上的小葫芦。寓意来年健康,富足,团圆。
毛线编织《鼠你幸福我快乐》等
作者:刘巧环
吉祥的寓意和主题,用传统的手艺表现现代人的审美理念,这是民间艺术的在当今的生存之道,也是民间艺术在现今社会环境中盛开的法宝。刘老师此组作品寓意美好,时尚可爱。
另类泥泥狗《鼠群》
作者:许高峰
当代另类泥泥狗重要代表性传承人许高峰,其作品延续前人风格特征,将另类泥泥狗的特征和特色与当代生活相融合,表现农村丰收后老鼠成群的情景,有一定的讽刺意义。鼠是人类最早生活伴侣之一,且早就进入了人类的文化视野;其沉积于语言层面上的、以鼠喻人的“鼠喻象”,含蕴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至今仍显示着强劲的表达张力与共鸣效应。
剪纸《鼠年和和美美》《小老鼠上登台》
作者:郭秀丽
多年的农村生活为她提供了丰厚的创作资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个性风格。特点是不画稿,直接剪,擅长“即兴发挥、自由走剪”,作品传神写意、朴实天然,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趣”。
秫秸画《岁岁数钱》
作者:闫玉虎
毕业于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的闫玉虎,其作品运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独特的传统工艺和精湛的制作技巧,生动活泼,雅俗共享,深受群众的喜爱。其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发明了高粱抽丝工艺发,镶嵌法等多种新工艺,使秫秸画的画面效果和精细程度足以达到以假乱真,其制作的花鸟,动物,昆虫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作品艺术感染力强,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剪纸《老鼠嫁女》
作者:杨征
杨征老师的剪纸作品主要表现拙、雅、趣,虽然老鼠是不招人喜爱的,但杨老师把老鼠拟人话,剪的场景很可爱、有趣味、很生动、很活泼。旧社会劳动人民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却吃不饱、穿不暖,到了年关,很多人还要外出躲债,直至大年初一才能回家跟亲人团聚。大量的成年人也为了过好年忙这忙那,直到过了除夕,身心俱惫,大年初一晚上,都盼望早早歇息。但小孩们难得在过年时吃得好一些,玩得快乐一些,不愿早早上床睡觉。春节期间大人对孩子一般是不能打骂的,故在民间编出老鼠娶亲的故事,哄孩子们早些睡觉。日久天长,就成了民间传说故事。
插画《老鼠嫁女》
作者:蒙古燕儿
“鼠”俗称“小耗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啮齿类动物,在中国与其相关的文化内容也是丰富多样,尤其表现为生肖鼠文化。“鼠”作为十二生肖之首,民间历来有“鼠咬天开”、“老鼠嫁女”等民俗文化流传开来。不同的表现方式,有不同的展现效果,不变的是其背后的文化原生力。
鼠旺盛的生命力和惊人的繁殖能力令人类望尘莫及。因此在中国民间,鼠是生命繁衍不息、子孙兴旺的吉祥象征。民间艺术中的吉祥图形如“老鼠偷瓜”、“老鼠偷葫芦”“老鼠吃石榴”等就是这一象征的集中表现,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年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驱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展现全面爆发的趋势,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助力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源泉。
一年来,国家从战略高度和全局层面重视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力推动文旅消费。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推出消费惠民措施、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游环境等方面政策措施,并明确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落实。
文化和旅游消费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拉动消费增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年以来,各地在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年是文旅融合元年,年必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发展强文化、强内容、强功能性的非遗文创大有可为!
“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迎接年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