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雨涵

单应桂:

年9月出生于济南,祖籍山东高密。

年5月参加工作,任山东人民出版社美编。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刘凌沧诸名师。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女书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年单应桂艺术基金会成立,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原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代表作《湖上婚礼》《山村妇女组画》《春风》《高原组画》等,出版有《单应桂画集》《单应桂国画选》《砚边寄情》《容园绘事》等。

今年单应桂已是89岁高龄了,但她说自己仍是“退而不休”。“做专业的人可能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越到了后面,我越觉得人的积淀更多一些,社会给自己的营养也更多一些。”

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来说,单应桂反而更享受当下的状态——做事不用按照规章计划,都是出于自己主动意愿,也没有其他事务烦扰,可以全身心投入创作。“这是一个画家最幸福的状态,就像孔子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既自由,但又在一定规律之内。”

年画是乡愁

单应桂有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我晚年的时间就这么多了,不能平均使用精力了,只求能在年画这一点上做出一点东西。”年画,几乎牵绊了单应桂的一生,她曾说,年画就是自己的乡愁。“一个如此接地气、扎根于民间沃土的画种,无论它的内容和形式都难以使人忘怀,对每个人来说,它就是故乡的味道。”

与年画结缘,要追溯到单应桂的幼年时期。她本是在济南城中长大的孩子,却因为战争而逃难到农村。八年的逃亡经历,她苦中觅乐,从年画这种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我对年画的喜爱是情不自禁的,小的时候看《老鼠娶亲》,在幼小的心灵上是永远忘不了的东西。”

年,单应桂成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此之前,她是山东新华书店的美术编辑,还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对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加倍地珍惜。大学二年级时,单应桂创作了一幅作品《和平幸福》,童年对于年画的情愫流淌到了笔尖,跃然纸上。可她的内心却十分忐忑,“在高等学府里,画的都是阳春白雪的东西,我突然间换了个下里巴人,能不能被接受?”此时,她的老师李可染先生站出来给予了肯定,“他说这个是中国的,很好,你就画下去。”

单应桂创作《和平幸福》

在那个时代,李可染不仅肯定了单应桂的个人作品,更明确了一种艺术理念。“现在我们都知道年画和民族文化传承联系在一起,但那个时候还没这种提法。对于民间艺术,是褒还是贬?是瞧得起还是瞧不起?李可染先生说明了这个东西不是下里巴人,它代表了中华民族。”老师的首肯,让单应桂确定了一生国画、年画并行的创作方向。

《和平幸福》成功入选“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单应桂由此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其后她的作品《当代英雄》《做军鞋》《湖上婚礼》《山村妇女》《逃亡——童年的记忆》等,都受到了认可,十余次入选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艺术不是探囊取物,它需要苦心经营”……这些来自老师的教诲单应桂一直铭记着。年,单应桂创作了《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四位老师的肖像画,以感念师恩。叶浅予曾对单应桂的画作评价说,“朴素大方而又鲜丽生动,用笔准确,设色简明,富于装饰效果,其艺术情调既通俗而又高雅,清丽悦目。”

单应桂创作《恩师李可染》

教学就像试验田

可即便破除了“民间年画是下里巴人、文化糟粕”的观念,“年画应该被淘汰”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单应桂的努力让画家吴泽浩感佩不已,“她为中国的水墨画、白描画、年画及各种有趣味的民族绘画在世界的地位而奋争了几近一生。”这句话道出了单应桂艺术跋涉的艰辛,但她没有退缩逃离,而是更加坚定有力地挥舞起了年画创作的大旗。单应桂曾到河南实地考察年画创作,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华侨和家乡通信,老家的人问需要给他寄什么东西,老华侨说,自己就要一张年画。这让单应桂坚信,年画有其存续的巨大价值。

“对艺术最好的继承就是创新。”单应桂在年画创作领域铆足了劲钻研精进。“早在延安时期美术家们就开始提倡‘新年画’,利用旧的形式来反映新的内容,艺术不能越画越回到老东西上。以前的年画画门神、画财神、画灶王爷,后来就画解放军,画的好了也能出精品。”单应桂觉得年画是一个可以推向世界的艺术形式,不能老被人当古董来对待,“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精神状态,新的表达手法也要吸收进来。”

单应桂创作《湖上婚礼》

慢慢地,单应桂发现影响年画往高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画、刻、印分家。“会画的不会刻,会刻的不会画,艺术最要害的地方就是断气儿。自己构思的画稿,再换另一个人来刻出来,他的刻刀底下出不来那种冲动,注入不了那种情感。要想使年画往高精尖发展,画家必须同时是个版画家。”觉悟到这个问题时,单应桂已经50多岁了,她立马就报名去学版画,但是由于年龄太大,还是力不从心。

单应桂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靠自己三五年就能解决的,于是她开始尝试办班教学,为年画创作培养后续人才。年,在单应桂的倡导主持下,山东艺术学院正式成立了年画专业。为了改善画、刻、印分家的状况,单应桂从潍坊请专门从事单刀刻版的工人技师。为突出年画教学特点,单应桂设立与此相关却又史无前例的民间剪纸、汉画像砖画像石等课程。在单应桂的努力下,她的学生中先后有八人次在全国获奖。

进入90年代,办了7届的年画专业戛然而止,但单应桂没有放弃奔走呼号。年,单应桂创作了十二生肖的木版年画,并完成了8万字的年画研究手稿。年,单应桂艺术基金会和山东艺术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山东艺术学院年画高级研修班,同年,山东艺术学院年画艺术研究中心成立。

“研究中心的成立,对我是极大的安慰。不管上课多少,有人在这里为年画吹喇叭、提个醒,就是好事。教育是个慢活儿,就像农业实验田一样,得一茬一茬慢慢往上提高。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积淀,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毁掉就太可惜了。”

深入一线交流

除了年画,单应桂在人物画方面也颇有建树。在她看来,人物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有突破性的画种。“解放前的人物画多是仕女、士大夫,坐在小船上钓鱼的渔夫都是那种弓着身子的形态,是一种死气沉沉的面貌。这跟我们后来的现代人物画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绝对是不一样的,现代人物画反映的是现代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单是对于衣服纹路的表现,就是一门不小的学问。“过去人们穿的是宽袍大袖,现在人们穿的是棉袄、制服,怎样将以前中国画里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观念应用到笔墨里头?新的内容需要完美的形式去表达。”

80多岁时,单应桂又创作了系列水墨写意作品《太白诗意图》《易安秋吟图》《羲之爱鹅图》等,回望中国古典精神,借古开今,表达了其恬淡旷达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北京大学教授王曙光对单应桂的画作评价为:大巧若拙,大朴不雕,敦诚厚重,庄严沉穆,质实无华,大器豪放。“单应桂先生的画作,洋溢着一种朴拙守正的齐鲁气派,一种充实厚重的美学精神,一种大气磅礴的人格气象。先生从来不炫技,不浮躁,而是摒弃浮华,返璞归真,敦厚内敛,光而不耀。她笔下的人物,就像齐鲁大地一样庄严、质朴、厚重、敞亮。”

年正值山东省文联成立70周年,而单应桂早在年便调到山东省文联,成为美协干事。“文联就像火车头一样,带动着下面各个协会的提高发展。”年,山东省文联邀请李苦禅、潘天寿、傅抱石等老艺术家到青岛召开座谈会,提出了建立“山东画派”的构想,这是一项可以载入山东省文联史册的重大事件。就在单应桂调入山东省文联的第二年,便遇上了庆祝建国15周年全国美展。文联经过讨论决定,参展作品应该突出山东美术的特色,于是就以年画为主要参展画种。为此,文联专门成立了一个创作班子,各个地区的优秀作品被选送到省里来,各地的画家也集中到文联进行创作。“这是很大的一个工程,我那时负责领纸笔、橡皮、颜料等,各项都要一一登记。然后自己还要同时创作,我有两张半画作都入选了那次美展。”

当时山东入选建国15周年全国美展的作品有50幅左右,光年画就占了30多幅,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一下子就引起了轰动。有评论家提出山东年画有三好:画的好、组织好、题材好。当时单应桂被文联派驻到北京的展厅里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她在那里还成了志愿讲解员,“很多人都来问我这个年画具体是怎么勾线、怎么填的,问得特别仔细。当时《人民日报》还有整版报道选取了十来幅山东年画,而且每一张年画下边都配有短小的文章评论,可见山东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年画热。”

单应桂还记得,山东省文联为了让作品能够深入一线群众,还曾经组织画家们扛着画作到济南历城集市上让老百姓品评。“我在那里铺下摊子,用石头、砖头压着画,叫老百姓过来看哪张好、哪张不好,听他们讲讲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这真的是非常深入的交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