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顾国画石界的一则旧闻:年太原石展,一方名为《梵高印象》的国画石以19万元(有说30万元)成交。事隔两年多,奇石界——特别是国画石界仍然时不时对此引发讨论。倒不是因为此石卖出了6位数——相比卖出高价的其他种类奇石,这也算不上多高的价位。引发讨论的焦点在于:国画石从传统的中国画概念走向印象派或说抽象派等概念,这是一种审美的进步,还是倒退?仙城君也曾为此思索再三。

国画石《梵高印象》(网络图片)

这恐怕得从国画石概念的肇始说起。在网络搜索一下大家就知道:“国画石,俗称草花石。草花石因石上画面多呈现单色或多色彩的草花状图案而得名。也有人因其具有浓郁的中国画笔墨意趣而称为中国国画石。其实,草花石的图案并不局限于草花,它可形成人物、花鸟、山水等诸多景,其审美特征也不局限于中国国画,具有版画、油画风格的草花石也不鲜见,只不过先入为主之故,草花石、国画石的名称逐渐叫了开来。”从此段描述中,大家应该可感觉到一些矛盾的地方:既然叫国画石,那就应该与中国画特征有关,怎么能把其他画种也掺合其中呢?

仙城君认为,如果要准确的表述国画石的概念,从而使这种争论变得更具备针对性,有一点必须要了解:其实,“国画石”的说法,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有,比如新安国画石、嵩山国画石、泰山国画石、大理国画石等等;同时,有一个要素更应明白:真正最早打响国画石品牌的地方,或者正本溯源地说,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国画石”最初发现的地方,是在来宾市武宣县黄茆镇八仙岭及兴宾区(原来宾县)南泗乡铁帽山林场一带黔江河石滩上(当时是水冲形成的奇石),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最早形成的原石开采区是在黄茆镇八仙岭,最早形成国画石加工产业雏形的地方是在武宣县二塘镇坡贯村。

从这个意义来说,最正宗的国画石(或者说从传统狭义范畴特指的角度来说)指的是,武宣县黄茆镇八仙岭及兴宾区南泗乡铁帽山林场一带出产的国画石,后来才慢慢地连柳江里雍一带的画面石也列入范畴(以后可能会越扯越远)——这方面有点像和田玉,和田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现在和田玉的范畴已经扩大了——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从这个意义(传统狭义范畴)来说,如果我们的石友不加甄别的话,有可能会在市场上买到“假”国画石。

相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