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别署范迟。生于年,祖籍山东龙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年毕业于山东莱阳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曾修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国家画院,问学于孙其峰、吴悦石、詹庚西诸先生。现为荣宝斋常务副总经理,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画首重风骨,故自青藤、八大以来,虽世代沿革,唯此唯大,后世学者,倡导不已。缶翁以画气不画形,伸写意之精神,张风骨之大旗,如无言天书,影响深远,学子迷之,达者悟之。存刚从余游十余载,敏学笃行,颖悟圆通,遂成今日之境界。存刚重书法之研修,追寻本原,书写个性,用笔如切金断玉,迅疾清劲,凌厉超迈。点画提按,雍容果决,法脉自张,故其书自有气象。存刚纯以自书入画,书画合一,天然惟妙,其山水、花鸟、人物遂一涉笔,莫不精绝,此乃所谓气贯神随者也。凡画家状物,都有情理机趣之论,都有气韵骨法之说,唯知之深,方能不泥之。挥手之时,应势而出,似不经意,而天趣已得,如此之论,存刚已得之矣。据此可知,鉴赏之功亦大有益于书画,凡考据者鉴画乃学者也,而书画家纯以目鉴为主,展卷之时已知真伪,真才实学,不能有半点虚假。存刚历二十余年历练之根,探伪寻真,百折不回,故有此目力,此亦书画成功之本也。中国书画成人不易,百年一瞬,数人而已,其中原委,亦如所论。范存刚的胆大,绝非无故。艺高人胆大,他从小就爱画,乃出于天性,后考入大学美术系,受过严格的训练。毕业后,他又继续向山东前辈画家学习,边创作边学习。又负笈天津,并向孙其峰学习,学构图,学传统笔墨,又到北京,向吴悦石学习。在山东、天津、北京等诸前辈指导下,范存刚更多的是向传统学习,他学八大山人,学徐青藤,但更多的是学吴昌硕和齐白石,一是因为吴昌硕、齐白石的画易见,且多能见其真迹;二是,吴、齐的大写意,笔沉墨酣,气势磅礴,大刀阔斧又痛快淋漓,和范存刚的性情相契合。范存刚是山东人,性格豪放爽利,质朴而大气,最宜于大写意画。《文心雕龙·体兴》有云:“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又云:“宜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所以,范存刚因其性宜于大写意,故摹吴昌硕、齐白石之体以定习、以练才,这是感性,又是理性。路子正,便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个正路上,范存刚不停的发展。他放胆直抒,挥毫横扫,花鸟为主,人物次之,皆大气磅礴,痛快淋漓。范存刚的画尤以气盛著称。一幅画有无“气”是衡量“死画”和“活画”、真艺术和假艺术的标志。很多人的画,笔法都对,构图也不错,造型也准确,颜色也和谐,但仍不足观,就因为画中无“气”。还有一些画家,年轻时画的很好,年老了,不但没有“人书俱老”反而更差了,就因为年轻时有一股朝气,反映在画上也朝气蓬勃,年老了,朝气消失了,昏气、老气,学养又无,所以,画不足观了。所以,画的优劣、死生,“气”是最重要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有云:“死画满壁,曷如污墁,真画一划,见其生气。”无“气”之画,尤如污墁,谓之“死画”,有“气”之画,谓之“活画”,就因为“见其生气”,谢赫“六法论”也把“气韵生动”放在第一位。吴老缶也说“老缶写气不画形”,范存刚的画非画形,非画色,亦画气也,其画有“气”,且气盛,一股生气,充塞天地之间,非今之死画者所能比也。范存刚画中的气,足且盛,亦皆因胆而生也。画无一善,则不足论;画有一善,则在议论之列。范存刚画中,见胆、见气,且皆突出。但愿他继续借胆以生其气,继续努力,再多读书,多学理论,多研究传统,以充实自己,则其画将会有更大的突破。所谓“突破”,是进古人之门,再破古人之门,突而出之,则独立一家也。范存刚是一位重视在作品中表现诗意的画家,他的作品含蓄,内敛,耐人寻味,蕴含的诗意是“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是“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是“无主荷花处处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诗性的流失,在商品拜物教盛行的社会中诗的精神价值一再贬值,这也就从内里抽空了中国画传统文脉的底蕴。在这种情境下,范存刚作为诗画写意的才情更显难能可贵。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现在社会,现代人愈来愈被物化,诗意渐行渐远,不再用哲理的眼光审视自己、观察事物和对待生活。因此,如何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现代人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也是应该提倡的一种态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48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