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松十个月大时,不幸感染脊髓灰质炎,,因而失去行走能力。虽然他失去了活东能力,却因此养就了艺术的养分,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 

国中毕业,他只身到高雄县乌松乡的海洋贝壳公园学习贝壳加工,进入雕刻部门学技术。后又到台北学兽雕,到台南学珊瑚、玉石、压克力雕刻,融合各家之长,逐步累积实力。 

初期,卢志松多以珊瑚、贝壳、兽骨等做雕刻,后在一位老师的劝说下改雕石头,老师的一句话成为卢志松艺术创作的转折点。 

澎湖除了碧海蓝天的景致外,壮丽的玄武岩景观更是馳名中外。卢志松选用了瑰丽的纹石,具有如国画山水的风景石(又称国画石或木纹石)、玄武岩等,他以坚硬的石材雕琢出腐朽之沧桑美。

在「朽木之美」系列中,他就以澎湖常見的植物银合欢作作主题,刻划自己的生命记忆。银合环能耐贫瘠及盐渍的土地,他以石材刻出朽木的肌理,壶身斑驳的年轮,壶嘴的树瘤,呈现处岁月的沧桑。 

木头砍回时,堆放在院子晾干,经过风吹雨淋,空气中的孢子随风飘散,落在木材表面,上头长了木耳、蕈类,并出现各种昆虫……,在这一小堆木材里形成「共生聚落」。雕成一截木块形状茶壶的石雕作品〈缠绵〉,以蝸牛造型雕成壶盖,除了实用,亦橫生视觉美感和趣味。 

在他眼中,腐朽也別具灵秀之美!因此,他以竹子为题,用木纹石刻下朽竹茶壶,作品取名为〈玄机壶〉。卢志松表示,盖壶是利用卡榫原理,由两段竹节组合成一体,顺时钟方向旋转四分之一不脫落。相反的只要倒转回来,就可将之分开。   

为何作品多数以茶壶为题呢?因为卢志松是个茶痴,爱泡茶,茶友都有收藏茶壶的嗜好,经常会拿出藏品比较、献宝,因为財力有限,卢志松总是最后的输家,于是,他想,自己做的茶壶肯定与众不同,市面上不会有相同的作品,当然,从此,茶友们再也不敢和他较量收藏了! 

除了刻石壶,卢志松在生命的黃金岁月中,还创作了「掌中百壶」微雕系列作品。一百件不同造型的壶,全部以珊瑚雕製而成,除了观赏的艺术价值外,其亦具有壶的泡茶功能。他表示,微雕靠的是眼力和手感稳定度,创作这些作品不是要与人相竞,只是爱壶成痴,为自己留下上帝给的「恩典」,同时也提醒世人要「知壶惜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