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与党委宣传部联合开启“薪火相传”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名师谈艺系列活动,邀请老一辈先生回校,与学院师生分享自己的从艺、从教之道。

“薪火相传: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名师谈艺系列暨研究生第二课堂”

总第四期中国画学传习录之吴永良

◎主办部门: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项目学术顾问:沈浩、尉晓榕、张捷、韩璐

◎项目负责人:刘海勇

◎访谈主持人:盛天晔

◎项目委员会委员:沈浩、尉晓榕、张捷、韩璐、沈乐平、张谷旻、刘海勇、花俊、盛天晔、陈磊、卢勇、戴家妙、张爱国、周青、潘汶汛、何俏娜、杨蕾、周红叶、王嘉馨、毛腾

◎本期助教:曹源、陈梦

与吴老师合影

盛天晔:吴老师好!非常荣幸能来采访您。这是学校一个薪火相传的活动,希望能邀请到所有中国画系的老前辈老先生们给现在学院里年轻的学子们再上一堂课,通过讲座,对谈的形式,分享珍贵的经验,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忠告,然后用影像记录下来,把中国画系优良的传统继承下去。首先能不能先请您简单地回溯一下您学画的经历和求学期间的一些故事?

吴永良:我觉得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决定了他一辈子的人生道路。我是宁波人,出生在上海的普通家庭,父亲经商,整个家庭没有一点艺术氛围,但我就是很喜欢画画。解放初期,全上海中小学生美术比赛,我得了第一名,奖状很简单,就是一张铅画纸上用彩色粉笔画了个图案,上面写着“匠心独运”。初中时候因为迷上足球,耽误了我考美院附中。第二年附中没去上海招生,我觉得能画画就行,就去考了上海的行知艺术学校。这个学校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我的人生态度、艺术观念,都是在这个学校里形成的。我们的老师都是一流的,舞蹈老师戴爱莲,美术老师叶浅予,都是非常好的老师,而且师生间人情味非常重。当时陶行知搞平民教育,把那些抗日战争时期有艺术天赋的孤儿收留到这里来培养。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我讲做人、从艺,应该都要充满着情感,充满着道义。不要为了某些利益,把这个艺术的最最核心的源头放弃。这正是潘天寿先生讲的:“做好人,画好画。”

我们是艺术教育机构,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真真实实对我们民族的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发展有使命感,这是我们学校的使命。从我读书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我们的老师辈,潘天寿、吴弗之、诸乐三,还有我们人物画家李震坚、方增先、周昌谷等,这些老师是继承了我们学院传统的、优秀的、精华的东西,正是从他们身上,让我们体会到在学校里不光是学画画的技能、技法,更重要的是怎样从精神上去培养和锤炼高尚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善良的人,这是我从艺几十年的深切感受……

艺术,尤其中国画,我们讲要追求心化,就是心灵的东西,这个是最重要的。基本技法的教授与传习,这些在我看来是不难的,怎样把我们学校里这些好的传统传承下去才最重要。现在中国画系这一批青年教师,都是我们这一代的学生,你们在继承着这个传统就很好。艺术教育,不像一些搞理论的,我们的课堂,就是言传身教。我们课堂很自由的,它不在于一些表面的纪律。比如周老当年给我们上课,从他昨天到旧书店,看了什么帖,很自然的谈到一些艺术的基本规律。出了课堂之后,我们既是师生,也是很亲密的朋友。老师怎样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学生都看在眼里,就这样耳濡目染。

一个大画家,他首先是道德文章,艺术实际上是一个人的道德载体,我们讲画如其人,书如其人,我们要继承的就是这一点东西。也是我们国画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以前建议过,我们中国画系应该做个艺术档案,把我们历来老师、同学们的一些留校作品、毕业创作做一些档案,现在数据库很方便,一方面后学者可以做个参考,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可以翻翻看看,回忆一下,中国画系一届一届是不是在向前进,是不是在提高和发展。

盛天晔:对,系里这两年也开始整理了,拍照归档,以前这块做得有点松散,吴老师这个建议非常好。您当时提出了意笔线描的教学,我记得当年在校读书的时候第一堂意笔课就是意笔线描,现在想起来特别有用,中国画用线造型是最重要的,讲究以线立形,如果一上手就是色、墨,很多东西就会丢掉。那么意笔线描这个概念它是从哪里来,最后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吴永良:我还在读书时,一二年级统修,三年级开始分人物、山水、花鸟,四年级再分意笔、工笔。三年级是方增先老先生开始教的,这个期间一直是关于中国画基础课,人物结构怎么画。另外潘老一直是主张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尤其是人物画,脸上要洗干净少画明暗,强调民族特色的东西。我认为这个是对的,但是拉开距离也不等于对外来艺术不吸收,两者是不矛盾的。方老师开始做一个教学实验,搞结构素描,以线条结构为主,尽量少蹭明暗,这套方法在方老师退休以后由吴宪生老师继承了。80年代初我回来以后上课的时候,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脱节,从结构素描到毛笔水墨写生,这里面就没有衔接,因为工具材料、表现手法都不一样。

中国画是要练童子功的,练硬功夫的,这一切最后还是要落实体现在毛笔上。把意笔线描作为结构素描到水墨写意中间的一个衔接来进行写生,是我当初对人物画教学的一个设想。可以打稿子,画大的轮廓,但不要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