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云张春燕

郭汉彪郭志章等陇上三对兄弟光彩照人

艺术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陇上三对艺术兄弟的人生轨迹,正好印证了这点。

他们一路走来,身后留下几多风霜和拼搏,映照下追求艺术的执着和高贵的人格魅力。

A.尊重史证壮美人生

郭汉彪,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通渭人。毕业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工作期间取得苏州医学院放射卫生专业毕业证书、黑龙江卫生干部学院卫生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证书、西太平洋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证书。历任甘肃省工业卫生实验所敦煌检测站站长,甘肃省红十字会敦煌疗养院院长、书记,甘肃省医学科医院副院长,甘肃省中医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副调研员、中国经都当代杰出发明家联谊会常务理事、上海经都专利技术推广应用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兼)等职。

现任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编志办副主任、甘肃省医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常委、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国际招标评审专家、甘肃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甘肃省工商领域评标专家。

20多年来,汉彪锲而不舍研究碧玉关人文,对碧玉关的历史开发做出巨大贡献。多次与爱人一起前往碧玉关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出版《碧玉关散记》一书,引起强烈反向。

对汉彪由衷钦佩的是,他让我们对“碧玉关哈”的名称来的来由,并对“碧玉公主”的传说趋于明朗,更令我们对核物理学之若干实践运用﹙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有了新鲜而逼真的了解。

在读《碧玉关散记》时,有种久违了的亲切感。感觉他是从陇中黄土塬上随意地铲起一铲铲黄土,当做颜料抹入这部散记的画框里,形成一座座黄土梁峁,一张张黄色的脸谱。他选取的题材具有平常性,举凡堂戏、方言、母爱、救荒、送别、游记之类的日常生活场景,纷纷摄入了他的散记内容的镜头中。他用这些画面和人物构筑出陇中乡土生活的画面,的确是原汁原味的。尤其令我感动的是,他对通渭县三年饥荒时期的历史回顾的文字。他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叙述了通渭三年饥荒时期的遭遇,再看《通渭县五九年饥荒自救食谱》,作为同龄人和亲历者,我不仅潸然泪下。我觉得,他的乡情、乡愁,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史料叙述和作为家乡人的真感受是不可或缺的,躲在暖屋里隔着玻璃推想风雪的寒冷感,与真的在屋外冻过一夜,感受是不一样的。

汉彪在“碧玉关曾为古平襄县、天水郡”的论证上引用大量的史事资料、实物图片﹙其中包括航拍﹚,强而有力地驳斥了何钰、陈守忠先生的观点。以他俩为代表的一些人士认为碧玉关地形狭小,其时﹙汉元鼎三年﹚不可能设为平襄县治。我窃以为,咱们暂且不谈“碧玉关哈﹙西羌戎语﹚在襄戎国被汉吞并之后是否设成平襄县”,单就汉彪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查询古书、旁征博引、躬身实地、执着探究的品格而言,着实感动读者。

值得引以为豪是,汉彪崇尚科学,不懈追求用事实说话的人格魅力,无愧于兰大核物理学专业的老牌毕业生。难能可贵的还有,他与观点迥异者展开书面辩论过程中,始终温文尔雅,极少感情用事。他以多种视角,凭借当代科技手段带来的效果,颇具礼仪地围绕议题,进行层层论证,体现了学者风范。

作为碧玉镇﹙今年八月由“乡”改“镇”﹚新城村东川社的一员,我对汉彪老哥所言“樊家沟乃山走所致”表示随同。假如碧玉初中斜背后的马平山﹙所走之山吧?﹚没有,那向东望去,视野开阔至李家坪,整个“关哈川来”连成一片,就真格宛若一块盆地,大极了。

故乡牵扯着每个游子的心,汉彪也概莫能外。汉彪热爱自己的家乡,酷爱堂戏,珍爱人才的胸襟引人共鸣。让人联想到年少时徒步去上店子看戏的情景,更让人怀想碧玉堂戏的表演特色和不老的精神!

汉彪对碧玉堂戏的钟情绝非仅仅停留于口头上、书卷里,他携带二女将自己家里所珍藏的20件戏袍全捐献给了家乡碧玉堂戏,成为其演出和开展乡村文化的重要家当。

值得一提的是,汉彪编撰的《碧玉公主》文学剧本,把碧玉公主和襄戎王子表现的活灵活现,充分展示了他不仅为科研工作者,还是一位文学才华横溢者,一位富于人文精神的涵养者。作为一名从领导岗位上退休的同志,他毫不懈怠、孜孜以求,以前在兰帮助询医问诊的乡亲,如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