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说史

在古老而又遥远的太古宙时期,作为五岳之一的嵩山原本还是一望无际的一片汪洋。

在经历了三次大的地壳运动之后,才逐渐形成了山脉,这也造就了嵩山附近方圆不过20公里的地方,却有着距今23亿年、18亿年和5.7亿年的三次地质运动的遗迹。

在距今两亿三千年左右,此地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地壳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才形成了我们今天得以看到的山势地貌。

单单从地质运动上来看,嵩山极富盛名。

不过我们现在提起嵩山,并不会想到这些,而是会想到少林寺,想想也是,少林寺几乎家喻户晓,影视剧中曝光率也是相当高,想不到少林寺确实很难。

但嵩山并不是只有一个少林寺,少林寺旁边还有一个名气不大,但却比少林寺的出现还早了年的大法王寺。

大法王寺创建于公元71年,距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而历史上建造最早的寺院白马寺兴建于公元68年,足见法王寺的历史背景极其深厚。

或许因为寺中之人一心向佛而忽略了对外宣传,才导致了其名声一日不如一日。

不过对于日本人而言,大法王寺的名声却远远在少林寺之上,追其原因是因为河南嵩山大法王寺在重修的时候出土了一尊千年的“肉身佛像”,引得大量日本僧人前来参拜。

那么日本人为何会去大法王寺参拜,这尊肉身佛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

大法王寺的前世今生

大法王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五公里左右的嵩山之太室山南麓的玉柱峰下,寺庙三面环山,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深山藏古寺,此地现在也是极其有名的旅游景点,这便是大法王寺的今生。

公元71年,崇信佛教的汉明帝想要把佛教发扬光大,于是经过千挑万选之后为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等人在嵩山之地建造了大法王寺,以方便这些人的译经传教,享受着得道高僧才该有的高规格待遇。

不过大法王寺最初的名字并不是这个,建成之后的名字已经不可考证了,到了魏明帝时期,它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护国寺,后来又增设了法华寺,隋朝初期又建造了舍利塔,改名为舍利寺,唐太宗时期对该寺进行了修缮,改名为功德寺,唐玄宗时期又改名为御容寺。

当然这还没完,唐代宗时期又改名为文殊师利广德法王寺,后来唐朝衰落,到了五代时期,这座寺庙也被破坏了,北宋初期,该寺一直很残破,只留有五院,直到宋仁宗时期,又对这座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并且重塑了很多佛像,名字也被改为了嵩山大法王寺,一直延用至今。

佛塔的地宫之中出土一尊肉身佛像

建国之后大法王寺被列为第1批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因此也成为了不少信佛之人心目中的圣地,致使大法王寺的香火一直没有间断。

可是这座寺庙中的不少建筑和佛塔,都因为时间太久而没有得到修缮而面临倒塌的危险,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河南省文物局决定对大法王寺的寺庙进行重修和扩建,然而就是这次修缮,却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重修和扩建寺庙的佛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重修之后的佛塔结实,那就需要重修地宫,而在其中一座佛塔的地宫中,相关人员挖到了一个石板,当掀开石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下面是一座别有洞天的地宫。

这座地宫造型奇特,由四部分组成,遍布着佛经和舍利子等佛教用品,让人奇怪的是,地宫中间还有一道石门,当石门开启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等到了双眼,里面赫然有一尊肉身佛像。

肉身佛像的本尊引日本僧人前来参拜

肉身佛是指活佛圆寂之后的遗体,经过特殊防腐处理,将活佛的遗体直接存放于坐缸之中,三年后再行开缸,如果缸内的活佛颜面如生,并且肉身不腐,他们就会在被塑成金身,之后才被称为肉身佛。

而大法王寺地宫中这尊肉身佛自然受到了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