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尧:山花如人系列之《康师尧与长安画派》

整理编辑丨宫超文案及作品来源丨康师尧花鸟画集康爱萍开篇作品丨康师尧《秋意图》年作

山花如人《康师尧与长安画派》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当代中国画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长安画派即崛起于此间。画派是一个艺术群体,没有学术带头人是不可能产生的,同样,没有一批卓有成就的大将也是不可想象的。长安画派亦如此,它是以赵望云为奠基者,以石鲁为理论旗手,以包括康师尧在内的几位大将为创作主力的群体。但一个画派的成就,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天才条件相加之和,而是在时代的风云际会中,为着共同的艺术理想所形成的合力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年,以赵望云为主席的美协西安分会组建了西安国画研究会,康师尧为主要成员之一。年,国画研究会井入美协,年康师尧调入美协;曾任国画组组长,服务部主任、会员工作室代主任等职。年,石鲁创建井主持美协西安分会国画创作研究室,康师尧为研究室专攻花鸟画的创作员。是年,石鲁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新原则,并积极倡导“成家立业”,创立“独特风格”,康师尧是积极响应者。年,美协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国画习作展”在北京展出,被称为“新派”、“关中画派”的崛起,《人民日报》以“长安新画”为题专版报道,“长安画派”之说遂不胫而走。在此项展出中,康师尧出品了《银星海棠》、《菊石》、《芙蓉》、《秋意图》等作品,《芙蓉》在《美术》杂志发表,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年康师尧显然被作为花鸟画创新的典范在《美术》杂志发表《画花》一文。年、年是康师尧被中国画界广泛认可的年代,康师尧的跃出显然又与长安画派的兴起有着直接的联系。他既是赵望云、石鲁的助手,在组织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又以崭新的作品实践了长安画派的主张,丰富充实了长安画派,长安画派亦以康师尧的存在而显得多彩多姿。如果说整个长安画派的艺术以山水画为主并呈现出黄土高原上秦腔般高亢与奔放的风神,康师尧则作为这一画派中唯一以花鸟为主的画家,为这一画派增添了几分优雅或者是花木的馨香,他又或如“青衣”参加了一出群英的聚会,使那一台大戏满堂生辉。故此可见,康师尧是长安画派不可或缺的主将之一,没有长安画派,他可能是一个别样的康师尧;长安画派也需要一个康师尧,没有康师尧,长安画派又很可能是一个别样的相对较为单一的群体。一般认为,长安画派是赵望云、石鲁、方济众、何海霞、李梓盛、康师尧六人举办“国画习作展”而生,无论他们有何差异,后来发生了怎样的衍化,那仍然是一个值得追怀的群体。当我看到康师尧年所作的手卷《岁寒六友》时,直觉使我想到了这六位先贤。一位有文思的人不会轻易将岁寒三友(松、竹、梅)又加古柏、山茶、水仙改为“岁寒六友”。如果此六友确为彼六友,他便是那六友中冰清玉洁的水仙。——刘曦林丨文

艺术家简介

康师尧笔名康巽。河南博爱人,久居西安。擅长中国画。40年代毕业于武昌艺专。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主任;与石鲁、赵望云等共研画艺,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为“长安画派”的主要画家之一;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奖;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协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代表作品有《芙蓉》、《秋意图》、《秋老珠红》、《泳梅诗意画》、《竹林小鸟》、《献给祖国的一束小花》(组画)等,此组画获“全国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画作以清新典雅为主调,兼工带写,自具风貌。其作品立意新奇,用笔凝重爽利,潇洒中不失精密严格的法度,僻涩中具清新隽逸,手法丰富,题材广泛,且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晚期的作品兼工带写,自成一家,风格以清新、典雅为主调。笔墨娴熟悉、细腻精巧,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作品欣赏

康师尧丨单珠水仙cm×34cm年

康师尧丨风雨送春归46cm×69cm年

康师尧丨葵花向阳cm×cm年

康师尧丨菜蔬cm×cm年

康师尧丨喜丰收65cm×64cm年

康师尧丨荷花cm×41cm年

康师尧丨梨花96cm×44.5cm年

康师尧丨粉底白芍图55cm×34cm年

康师尧丨二百万岁cm×68cm年

康师尧丨水仙69cm×47cm年

康师尧丨秋意图83cm×37cm年

康师尧丨万里长空动地悲60cm×57cm年

康师尧丨东篱归来96cm×44cm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