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磅礴的《烁石》、风雨欲来的《山·水》……11月26日,“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张雷平、何曦”将于刘海粟美术馆开幕。11月25日,展厅已全部布置完毕,静等揭幕。
刘海粟美术馆3、4号展厅内,分别展出知名海派艺术家张雷平、何曦的二十幅(组)画作,每一幅作品均为艺术家今年创作的新作。双人双展厅,两个风格鲜明的艺术家,都选送颠覆自己以往代表性风格技法的最新作品,在美术馆形成了不约而同的“礁石”与“海浪”的艺术对话。
张雷平作品
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承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出品人为鲍薇华、石墨,策展人为石墨,林明杰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将展至12月18日。
何曦作品
“艺术的繁荣,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造就有影响力、有创造力的优秀艺术家群体。上海优秀的艺术家亟需激发他们突破自我、勇于竞争和展示的机制和平台。”展览出品策展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石墨说。
张雷平:实现“蜕变”
刘海粟美术馆展厅内,展出了海派艺术家张雷平的20余幅(组)画。和以往人们熟悉的她的画风不同,这一次,她把笔墨投向了之前没有触及过的海礁。
在此之前,张雷平更热衷于画田野、田埂或者花草。“这次画海礁,就是想从海礁的石头里借鉴一些能滋养自己的力量。”
疫情期间,张雷平一个人在工作室待了两个多月。所幸有画笔为伴的她,将创作锁定在了海礁。
“海礁就是海底的山,几千年就生活在海面上。它没有树木花草的陪伴,只有海浪的冲刷。”张雷平说,“作为一个画画的人,一辈子很多时间都是在寂寞中度过的。这种寂寞其实也在修炼内心,就好像海礁提示我们,每个人要有独自克服困难的精神。”
展出的这批全新画作让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明杰惊喜不已。“画家几乎都有一个‘蜕变’之梦,但只有少数人梦想成真。非但我没有预料到,我想画家张雷平自己也没预料到,今年的疫情让她在画室中‘闭关修炼’,居然奇迹般地实现了‘蜕变’。”张雷平的这批新作以礁石为主题,但林明杰面对它们的时候,“完全忘了她在画什么,而是被她那自由驰骋的笔墨,雄浑而又润秀的气息所震慑。”
张雷平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现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这些年来,张雷平一直致力于艺术突破之路。此前广为人们赞赏的红色芦苇,是张雷平在色彩、构图和题材上的成功探索。但她没有停留在人们的赞扬声中,继续以西部题材以及梯田题材系列,探索中国笔墨与西方构成的融合。
张雷平作品
“一个画家,永远面对一张白纸。”接受过中西两种美术教育的张雷平,欣赏西方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画面色调的魅力,同时也深深被中国画优秀传统中的生动气韵和前辈大师们作画时的自由状态所吸引。“我要让东西方艺术对话、融合,从而探索一条新路。”
张雷平作品
这位平时说话轻声细气的女艺术家,内心有着洪荒之力。“正是因为小我的心中藏着一个大我,风花雪月的笔墨游戏便化成了勇于探索、勇于突破的洪荒之力。”林明杰说。
何曦:直面内心
海浪,是这次展出的几乎所有何曦作品的主题。“我想借海浪,完成内心视像的自传,也表达对人类命运的追问。”何曦说。
年出生在北京、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何曦,如今长居上海,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何曦作品
对于“海派”,他的理解是“海派无派,是流动不居的。每位海派画家都有自己的个性与面貌,也都在不断地自我更新。”
此次展出的作品全是何曦这一年创作的新作。何曦试图把海浪作为山水来研究,用非常传统的山水画技法来表现海浪瞬间凝固的庄严和巍峨。“年以来,因为疫情与焦虑情绪的弥漫,让我有了更多面向自身、当下与未来的终极思考。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会让作品直面内心的深渊,同时更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