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地方,在丽江,但不是在丽江城中心的大研古城。与束河古镇算是近邻,甚至唇齿相依,但又不属一地。
大研古城与束河今天当然比它更负盛名,每年几千万游客,陶醉于小桥流水,古巷深深,尽享休闲的幸福与安逸。于是,大研古城被人们唤做“发呆的地方”“晒太阳之处”,有浪漫者冠之它为“艳遇之都”。束河也不差,“清泉之乡”“小资天堂”“浪漫之都”“心灵小憩的港湾”.....其实它了不起。它是本很厚重的史书,一溯源,满满写下了许多不简单。
一
这里几乎囊括了丽江坝子大自然的各种景致,雪山、森林、草甸、湖泊、溪流、碧潭。
这里的雪山是我国地理版图最南的雪山。古今骚人墨客写下无数诗句,发出心灵中的诸多感叹:“郡北无双岳,南滇第一峰”、“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亘古冰峰高域情,玉龙持护纳西擎”。把雪山的一切都写完写尽了。
如果说,白雪是雪山永远摘不掉的帽子,茂密的原始森林则是雪山的绿色腰带。那密密匝匝的冷杉林环绕着雪山,箍了一圈又一圈。外面看似平凡,里面却是一个轰轰烈烈的世界。地上空中,有高大也有弱小,都努力寻找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延续了生命的绝唱。粗壮威武的冷杉总是奋不顾身地往上窜上,松萝飘荡着神秘,各种灌木古藤实心竹寻思着把每一个空间塞满。落叶和倒伏的树木演绎着腐朽化神奇的佳话,让各种藻类、苔类、藓类、蕨类、菌类、地衣,各种杜鹃、兰花、报春花......轰轰烈烈地生长,从而让有名的雪山拥有了云南第一个高山植物园的桂冠。在一座山麓的寺庙中,一棵拥有多年树龄的古山茶,每年从立春开到立夏,花开花谢,创造了花开之最,连连续续映红了一百多天。有诗云“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
高山草甸在这块土地上随处可见。它们或生存于冷杉的环抱之中,撒娇地小憩;它们或舒展在起伏的山峦,向天空展示自己傲人的身段;它们或躺卧在小湖四周,开放出浪漫的各色小花,向小湖表达着永久的眷恋。当小鸟轻轻掠过,当牛群滚滚而来,风在拉琴,鸟鸣和牧歌一齐演唱,这是一幅大自然天境的绝唱。
这块.6平方千米的土地是一个水的大观园。除了江,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水体,海、溪、潭、瀑、湖,虽是微景观,却是一应俱全。远离大海却有海,雪山冰水汇聚草甸深处,形成湖,人们管叫它海。海边是色彩斑斓的草甸,春时茵,夏时花,秋日黄,冬日白,四季四景,勾人心魂。海内雪山倒影,一个海盛着一座雪山,一座雪山拥抱着一个海,这叫文海。雪山还慷慨地从脐中挤出乳汁,鲜亮如玉,喷涌滚而出,白珠溅碎水花盛开,被称作玉水。密林中窜出的处处溪流,汇一碧清潭;一股股清泉聚一个小湖。于是,玉柱擎天下汇成了连串清潭;点点清泉聚成了姊妹湖。或在高高峭崖下,或掩于深深幽林,成为一块块晶莹透剔的美玉。
二
站在这块土地由近到远眺望丽江坝,一幅古代和现代交融的绚丽图画,一种感慨油然而起,这是对这块土地历史的特别敬畏。
秦汉时期,西北河湟一带南迁的羌人先至大渡河、雅砻江一带的木里、盐边,后又西迁至今天的宁蒗永宁、香格里拉。隋唐朝时期,部族首领叶古年率领部分先民来到了这块土地,看上这好山好水,纳西先民选择了这方定居地。于是,这里成了丽江纳西族先民世代薪火相传的家园。
历史的年轮转到了1年,雪山下发生了一件永载史册的事件。这年七月,元世祖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率十万大军发动了对大理国的远袭征战。蒙古铁骑经青海、四川,越过大渡河、大雪山、大小凉山,以风卷残云之势,不到半年时间推到了金沙江边。为了以西、中路的钳形夹击包围大理国,西路由兀良合台带领,从中甸渡过金沙江,到达塔城、巨甸、石鼓一带。中路由忽必烈亲自率领,准备从今天的宁蒗拉伯越过金沙江天险,到达丽江的奉科,直取丽江坝。然而,悬崖峭壁中的金沙江水流湍急,险象横生,中路蒙古大军无法渡过天险,只好望江兴叹。当地的部落首领麦良得知后,率部赶到金沙江边,与蒙军和两岸酋长商量献计,将牛羊宰杀,剥皮后扎住屁眼充气,做成渡江器材,让蒙古军千军万马渡过了金沙江天险,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元跨革囊”史话。后来,元军攻击大理获大胜,占领了大理国。忽必烈为了感激部族首领和民众的支持,特此赐封三多为“大圣雪石定国安邦景帝”。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率部西征,部落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响应,跟随其东战西征战,大受朱元璋赏识,被朱元璋赐姓“木”,并亲封木得为丽江世袭土司。
从此,这里繁荣空前,有了丽江第一条古街,因呈四方形,又被称为四方街。街子吸引了四方的皮匠、铜匠、织娘、马帮,日趋繁荣喧哗。承载文化的建筑群和寺庙如春后笋芽,在不到1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有诸多古建筑群和寺庙,成为明代前后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尽展其繁荣和辉煌。
得益于滇川藏的交临的区位优势,这里后又成为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驿道上摇响的马铃和深深的马蹄印,留下了那段历史不灭的印迹。
时间指向年。这年,日本侵略军在我国华北战场上大发淫威的同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离这片土地不远的滇西腾冲、龙陵,已经浸透在一片战火之中。雪山下的这块土地承载了危难时刻的重任,雪山上空,机群不断地掠过,雪山下的简易机场一派繁忙。高高耸立的雪峰,银光闪烁,被飞行员们称作驼峰航线不灭的天然航标灯,从印度和昆明之间往返的军机,看到雪峰就知道飞行方向没有错。雪山下的这片万亩荒原,纳西人叫它“纳堆课”。在村民的帮助下,荒原瞬间成为简易天然机场,可供飞机降落的中转站。机场上机声轰鸣,一旁的小学内军用电台电键声声。闲暇时,白皮肤的美军士兵与黄皮肤的村民在荒原上你来我往,展开激烈的足球战。至今,村里的老人们还能津津乐道地讲述帮助抬飞机的往事,那是村民帮助移动一架损坏了的飞机。在这片土地不远的东西两个方向,曾有两架飞机坠落山巅,村民们曾经参加过急救。其中,东边坠落的八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被葬于丽江南口的松林中,并立下墓碑。后来,飞行员遗骨送回美国,墓碑存于丽江博物馆内。
三
一句名言说,历史催生了文化,文化丰富了历史。这里是一座活着的文化古都,这块土地的西北角,一棵古圆柏守护着一座寺庙。据传,古柏是修建寺庙种下的,至今天已经有多年。史载,寺庙叫北岳庙,始建于唐代大历十四年(公元年),是丽江修建最早的寺庙。寺庙大殿正中供奉着“三多神”,当地纳西族群众也叫它为“三多阁”,意为“三多的家”。一个神话这样说,远古时,一个力大无比的猎人在玉龙雪山追逐一只白色的獐子,白獐跑到石头后不见了。猎人甚感奇怪,于是就把石头背回家,结果到今天寺庙的位置,怎么背也背不动。人们认为它是雪山之圣灵,于是建祠供奉。从此,人们常见一个骑白马,穿白甲,执白矛的神灵出现,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忽必烈南征路过丽江时,封三多为“大圣雪石定国安帮景帝”。每年的二月初八“三多节”,成为纳西族同胞的盛大节日,人们到这里朝拜,祈祷国泰民安。如今,“三多节”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南角,著名的白沙壁画建筑群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和文昌宫在古柏林中巍然伫立。据史料载,建筑群始建于年,延续到年,也就是明朝洪武十八年至清朝乾隆八年。在长达多年的时间里,纳西先民与其它民族一道,在这里创造了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壁画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纳西族大开放时代的产物,兴汉文化,融多种宗教文化共融共存。丰富多彩的壁画揉合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神话传说,聚多宗教为一堂,是融多民族艺术于一体的创世佳作。其还在绘画技法、技巧上融汇了中原汉族、西域藏族佛教绘画和纳西族壁画的优秀传统。既有国画技法,又有藏画风格,还有东巴特色,做到了优美传神,可谓是壁画之精品。
融合多民族传统艺术,在这块土地上绽放出璀灿之光。《白沙细乐》相传是忽必烈为了感谢纳西族阿良的支持和帮助,班师返回之际,他执意将一半随军乐师和乐谱作为特殊的谢礼,留在了这块土地上。因此,这音乐也被称之为“别时谢礼”,“元人遗音”。今天,白沙细乐作为纳西古乐的组成部分,不但继承了下来,而且多次走出国门,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崇祯十二年正月(年),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从鸡足山来到丽江,木府土司木增请他住在芝山的解脱林,他受到了纳西族最高礼仪接待。徐霞客记述道:“....己卯二月初一,木公(先白)命大把事以家集黑香白镪(十西)来馈。下午,设宴解脱林东堂,下藉以松毛,以楚雄诸生许姓者陪宴。仍侑以杯、缎(银杯两只、绿绉纱一匹)。大肴八十品,罗列甚遥,不能辩其孰为异味也,抵暮乃散。”
木家的热情接待,让徐霞客大为感动,他充当了中原文化的传播者,在《滇游日记》中给丽江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对木氏土地司及丽江纳西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丽江也因此被中原认识。与此同时,他在游历中不幸患病,是木增差人历时半年,将他护送至老家江阴,且使搜集和撰写的珍贵资料文稿不被遗失。
贴在雪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座座石屋掩映在绿荫之中,原始古朴的建筑,荡漾着雪山的灵气。年,村里来了一个外国人,他就是约瑟夫.洛克,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地理学者和人类学者。他先受美国农业部之邀,前来滇缅边缅地区采集植物种子。后又获美国农业部、美国地理学会,美国博物馆等单位的资助,继续在丽江工作。他以这个小村庄为基地,在长达27年的时间里,做了三件事,堪称为大壮举。他在滇西北地区开展广泛考察,收集了大量植物、地理和民族文化和风情的资料,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年2月3日,他从昆明包飞机到丽江,飞机第一次在“纳堆课”荒原上降落,这是丽江人第一次见到飞机。接着他又坐飞机环绕白雪皑皑的十三座雪峰一周,用相机拍下了玉龙十三雪峰和虎跳深峡的险峻壮美。他把考察探险的见闻和图片寄回美国,在《美国地理杂志》上发表,引起了轰动,掀起了洛克热。他以丽江为中心,远足至滇川藏大三角广大地区,泸沽湖、大小凉山、木里、甘孜、怒江大峡谷。写下了专著10余部,其中有《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让西方从中认识了丽江。上世纪五十年代,洛克在病房中给友人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如果一顺利,我会重返丽江完成我的工作。我宁愿死在那风景优美的山上,也不愿孤独地呆在四面白壁的病房里,等待上帝的召唤。”一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事业和丽江的美丽,让洛克刻骨铭心,永世不忘。
年,这块土地永载史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荣登世界文化遗产的殿堂。
这块土地是白沙。溯源丽江,白沙当之无愧是美丽丽江坝子的山之源、水之源,历史之源,文化之源。作为自然之源,它以雪山护卫,以清泉滋润丽江这片热土;作为历史之源,它记载和传承了丽江的辉煌;作为文化之源,它创造和传承了民族的精神和血脉。
溯源丽江,到白沙。
来源:白沙古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