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28日讯如果你到过青岛莱西市水集街道的“山东省美丽乡村”产芝村,又顺便游览过“产芝老家”村史馆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像我一样,被那组叫作“水沟头大集”的泥塑作品所吸引和震撼。这组单独占据了一个展厅的泥塑作品大型组件,人物和禽畜各具情态、栩栩如生,农用器具朴拙自然,高度艺术再现了昔日胶东第一大集的热闹景象。提起这组泥塑的作者刘青冰先生,那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牛人”。

  金秋时节,笔者来到走进位于莱西市水集街道二村文化市场的刘青冰的工作室时,见刘青冰正摆弄着一块陶泥,陶泥在刘青冰手里飞速地揉捏拉扯,仅仅约两分钟工夫,一只形神兼备的大象便在他手中诞生了。刘青冰告诉记者,这叫速塑,是他为了揣摩动物造型与特征而经常练习的必修课。

  环视室内,几案与博古架上,满满都是刘青冰创作的艺术品——泥塑、陶艺、书画、木雕、篆刻……作品种类的繁盛,显示出刘青冰先生艺域的宽泛。这些作品里,既有古老传统技艺的再现,也不乏新时代时尚元素的创新。

  立志进取,易名青冰

  从与刘青冰先生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刘青冰老家菏泽,原名印友。在他们那个闭塞的小村庄里,读到高二的父亲是村里当时学历最高的人。父亲多才多艺,不仅泥水匠、厨师、裁缝、木匠、电工样样精通,还是村里的第一个拖拉机手。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对于乡亲们的求助总是有求必应,却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儿子。刘印友的童年,除了跟着外公临习毛笔楷书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玩,玩泥巴、玩树枝、玩庄稼秸秆,玩小动物尸体……或许是童年的特殊经历,让刘印友从小就习惯了孤独,并滋生出了艺术的潜质。读初中时,刘印友开始对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贪玩,刘印友升入初中后成绩急剧下滑,父亲是对他感到非常失望。

  读初二那年的一天,父亲遽然去世,临走时没有给刘印友留下一句话。悲伤之余,刘印友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青冰”,取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发誓要好好学习,并要在自己喜欢的艺术方面有所成就,努力超过父亲,不让父亲失望。

  兼收并蓄,广泛涉猎

  由于家境的贫困,刘青冰中考时报考了中专,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陶瓷雕塑专业。毕业后,年他随爱人来到了爱人的故乡莱西,租住在水集二村文化市场,从此便开始了艺术之路上的潜心苦修。

  陶瓷、雕塑是刘青冰所从事的主业。对于制陶,刘青冰从选泥、筛选、过滤、发酵、制作、雕刻、烧制,每一道工序都亲力亲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生能够把一样技术学精做精,就很难得了。但刘青冰并不愿意把所有的精力仅仅专注到一件事情上。刘青冰告诉记者,他的偶像是达芬奇,达芬奇在自然、科学、天文、地理、文学、数学、艺术、哲学、医学、建筑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这说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凭借童年就跟随姥爷学习书法打下的良好基础,刘青冰广泛临习了楷、隶、篆、行、草诸体古帖,并兼习了传统的工笔、写意山水与花鸟国画。刘青冰的书法,以草书见长;而其国画,则更多地受到宋元文人画的影响。

  莱西岱墅在年出土了CM高、关节灵活、被誉为“天下第一偶”的西汉大木偶之后,莱西也便自然而然地被认定为中国木偶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年,“莱西木偶”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其时莱西木偶已时经多年的萧寂,木偶的制作工艺水平却并不太高。为此,年,刘青冰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研究,对莱西传统的杖头木偶进行了改革创新,改造成了眼、口、颈、肩、肘、腕、指都能灵活运动的被业界称为“一偶十三动”的大型古弦机关木偶,成为山东省首位能够独立制作机关木偶的艺术大师。包括木偶的服装,也是刘青冰先生独立设计制作的。

  另外,对于商标设计、葫芦工艺、剪纸、蜡像等等,刘青冰也广为涉猎。刘青冰通过对多种艺术门类的深入研究,努力探寻不同艺术领域间的共通性。

  精益求精,力图极致

  刘青冰并没有因为爱好的广泛,而成为一个“样样通样样松”的人。相反,他不同领域的作品,都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对于制壶,传统的方法要借助于拉坯机,但刘青冰并不满足于此。为了追求风格上的古朴,刘青冰刻意尝试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指捏制壶坯。刘青冰捏制的纯手工壶,壶盖与壶口仍能保持极高的贴合度,盖上壶盖后,严丝合缝,浑然一体。记者看到,将壶里装满水后,用手指轻压壶盖,即使将壶倒扣过来,壶也滴水不漏;将手指微松,水则顺着壶嘴倾注而下。更加令人叹服的是,刘青冰能够把这种纯手工壶做得极薄,有近似于蛋壳陶的感觉。

  刘青冰的几件微雕作品,亦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一枚1CM见方、长5CM的印章石料,四周的侧面,刘青冰用行草雕刻了全篇的《岳阳楼记》。

  刘青冰用橄榄核雕刻的佛头微雕,仅红枣大小,佛像眉目慈祥,发丝细密。更神奇的是,佛头前卤的发间,刘青冰又雕刻了一枚小佛,小佛全高3MM,仅米粒大小。显微镜下,小佛盘膝而坐,双手扣于腹前,五官清晰生动。

  刘青冰参照魏学洢的《核舟记》所述,用橄榄壳雕刻复原的核舟,长不盈寸,八扇窗户可灵活开合。而舟中人物,《核舟记》所记的只有五人,刘青冰却把人数增加到八人,且人物形象逼真、情态各异,“技亦灵怪矣哉”!

  刘青冰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复原“核舟”,他整整花费了四天时间;研究制作“一偶十三动”的古弦机关木偶,他用了大半年;而破译陶埙的制作工艺,他则不惜耗用了十几年光阴。

  出于对古文化的热爱,刘青冰从年轻时就对古老的乐器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青冰最初制作的陶埙,一直是失败的——一开始,烧出来的埙根本就吹不响;慢慢地,做出来的埙能吹响了,但是吹出来的音却又不准。为此,年刘青冰寻到了淄博制作陶埙的作坊,提出想学习陶埙制作方法的请求。但对方表示,要学习必须要先交一万元的学费,然后跟他们签订两年的劳动合同。刘青冰没有接受,不光是因为心疼学费,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用两年的时间只去做一件事情,他认为那是浪费自己的生命。回来后,刘青冰只好继续利用业余时间自己研究。连刘青冰自己也记不清,他究竟失败过多少次,他只知道,每失败一次,就离成功又近了一小步。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刘青冰反复揣摩埙壳的厚度、埙口的形状、埙上孔洞的位置与大小对音色音调的影响,终于成功制作出了音色美妙、音调精准的陶埙。而在陶埙的制作过程中,为了检验音准,没有学过乐理、不识乐谱的刘青冰,愣是靠自己的摸索学会了演奏,只要是自己会唱的歌曲,刘青冰都能准确地用埙吹奏出来。

  摸清了陶埙制作的技巧后,刘青冰又开始在埙的大小上下功夫,探寻埙可以做小的极限。刘青冰先生的茶盘上的陶艺茶宠间,摆放有一大两小三枚陶埙。那个梨般大小的陶埙,呈扁圆的鱼形,用刀刻了鱼眼、鱼鳃和鳞片,鱼尾微曲,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美感;而另两个小一点的陶埙,其中一个如桃核大小,另一个仅有杏核大。刘青冰取这三个陶埙给记者逐个吹奏了,鱼形陶埙与桃核大小的埙除了音色很美之外,音准也极高。杏核大的小埙,个别音有点失准,但声音清越,基本的音调大体正确,仍能毫不费力地听出所奏的是哪首曲子。

  刘青冰说,他做出的所有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他从来没有重复制作相同的器物,把它变现为可以牟利的商品,他只想在艺术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和突破,来获得精神上的丰盈和满足。为此,他一直甘受着清贫,无房无车,同妻子和儿子一起蜗居在租来的工作室内。

  但在艺术的道路上,刘青冰无疑是成功的。早在年,刘青冰就被青岛市文化局评为“青岛市民间艺人”;年,中央电视台慕名前来拍摄了刘青冰的“糖球会”和“大秧歌”两组泥塑作品,将它们制作进《绿色水城,文化莱西》纪录片中;随后,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每日新闻》栏目,也为艺术达人刘青冰先生做了专题报道……

  刘青冰说:“我不知道我所从事的每一项艺术,目前世界上所能达到的极限是什么,但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地突破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艺术如此执着、并一直不懈追求的刘青冰先生,一定会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通讯员乔云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