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早晨8点,徐钢带着学生们进山写生,自山麓拾级而上,路旁是桃花涧,流水漏瀑。天池中碧水清澈见底,池周奇石林立,大多学生停下脚步,在此选景。

而徐钢则独自向前,进入寂鉴寺,山径蜿蜒,两旁怪石峥嵘,叶涛伴着鸟鸣,极为幽深宁静。一路行走,游观,心赏,在他眼里,写生是一种用脚步丈量传统的行走,需要足够“近”,才能与自然心神交汇。

此时,一处山林之景,撞开了他的心灵之境,选景、取境、定笔墨畦径。

徐钢的第一审美法则—中国画的“三远法”,这“三远”并不在山水的形貌展现,而是其内在气势韵味、生命节奏。

徐钢的远,蕴藏在结构里,他讲究构图、布局,追求的是整体结构的力量。

“我面对这个景的时候其实眼睛里面是结构性的东西了。怎么样的构图是我这个画面最佳的一个角度。我要取舍眼前的素材。”

在经历了理性的、感性的沉淀后,随着他的结构布局,景致在起、承、转、合中展开。近处是高低错落的树林,山间曲径隐现其间,远处是烟云缥缈的山脉,松散的自然万物在新的结构中重组,层层推进,沿着那条小径,由“有”通向“虚”,比虚景更远的,就是“无”,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意境。

人与自然之近,成就了水墨之远,徐钢的创作,在远近间,有了种百转千回的层次,创造了一个安顿性灵的场域。

——乙观

徐钢

年12月生,江苏苏州人。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艺术学博士。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曾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系主任。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山水画创作研究所所长,二级美术师。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三教圣境》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铜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