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这个人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小时候应该都听过米芾五两银子买纸的故事吧。练字心切的米芾从一个秀才那里买了一张纸,花费五两银子。但是那秀才要求米芾在三天之内,用这张纸写一幅字交给他。米芾对着这么一张十分金贵的纸,迟迟不敢下笔。每天都拿着没有蘸墨的笔在桌子上比划,将一个个字印在了自己心里。然而那张纸上还是空空如也。
到了期限,那秀才来问米芾要作品,却看到那张纸空空如也,便问道:怎么还没写?米芾像是刚从梦中醒来一样才发现期限已经到了,他弱弱的说:“我怕把这张纸浪费了。”那秀才哈哈大笑,让他先写一个字看看。于是米芾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个永远的永字。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劲,反而下笔有力,笔画遒劲曲折,十分优秀。连米芾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字竟然是自己写出来的。那个秀才问道:“你为何在别的纸上不行,在这张纸上便可以了呢?不是纸的问题,关键是你的心态。”
说完这番话,那秀才就走了,只留下一个包裹,那包裹里装的正是米芾给他的那五两银子。从此米芾就摆正了心态,再也不偷奸耍滑了。而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正是这样才能成就了后来的书画大师。
只要是听过这个故事的人,一般都会下意识认定米芾此人一定是十分正经,并且仔细认真的人。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听完我的讲述你就会明白,米芾这个人绝不是那种正经的做派。
米芾从小就十分喜爱临摹一些名人的字画,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向当时的名人罗逊学习书法。他本人是非常有天赋的,但总是不肯满足于一种字体。对于他而言,写作是一种享受,学会多种字体,就会有多种不同的享受。或许是这样轻松的心态,促使着米芾能更精进的学习,也能更随心所欲。才能写出千变万化的字体供后人欣赏。
其实米芾后来之所以变得放荡不羁,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的母亲为当时的皇帝宋神宗喂奶,也就是皇帝的奶妈。而米芾在名义上也算是皇帝的兄弟了,这样的殊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而米芾也凭借这一点获封了官位,成了朝廷中的一员。
虽然米芾身在朝堂,但他对于那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之类的腐朽事件丝毫不感兴趣。也从来不与那些所谓的官职人员来往,他认为这都是些表面上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用,只会浪费时间。也正是因为如此,米芾才能有很多时间来研习自己喜欢的字画作品,并且加以练习,使自己的功力更加精进。如果米芾也成为一个媚俗的官员的话,那历史上可能就会少了一位放浪不羁疯疯癫癫的书画家了。
要说这米芾的疯癫也不是一直的,只有在他碰见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才会显露出来那样的状态。比如他在替皇帝写字的时候,看上了皇帝的一方砚台,他就必定得想方设法的讨要过来。有一次,就在他书写完字之后,他就装疯卖傻的对皇上说:“陛下,您看这砚台都被我弄脏了,这要是再让您拿回去用恐怕就脏了您的圣手。不如赏赐给我,还能让我沾沾陛下您的贵气。”
皇帝当然明白他的德行,也想到宫廷之中不缺乏这种名贵砚台,便不与他计较,赏赐给他了。而米芾得到自己所愿之后,就喜出望外的蹦跶出了大殿。皇帝哭笑不得的对身边的人说:“你看他那副样子,哪还像个朝廷官员。”
还有一次米芾的朋友得到一副有名字贴,米芾一眼就喜欢上了。但他明白那副字帖很名贵,那个朋友不会轻易松口送给他的。于是他又开始装疯卖傻了。他假装怀揣着那副字帖,就要跳到湖里去。那个朋友赶紧拦住他,问他怎么回事。米芾顺势就说:“我收藏的那么多字帖都不如这一副好看。我还不如去死。”那朋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也拿他没办法,便送给他了。
米芾知道世人都拿他的疯癫说事,一次酒席上他问好朋友苏轼:“人们都说我癫狂无状,你怎么看?”苏轼笑着说:“我跟他们一样。”可以看出米芾的癫狂足以让世人叹服,只不过却被小人利用,说他没有官员的样子,给朝廷丢脸,最终被罢免了官职。但也正是这份癫狂,才更能彰显出米芾的纯净天然。你觉得米芾该不该癫狂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