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雪石先生诞辰周年之际,我们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白雪石先生的作品相会,仰望先生承前启后、独开一派的精品大作。

白雪石先生

白雪石年6月生于北京一个平民家庭,少年时代便以自己的艺术天赋步入丹青生涯,师从花鸟画家赵梦朱学习没骨花鸟画。他的天赋、艺术功底和行胜于言的秉性,深受著名山水画家梁树年先生的赏识,年入山水画名家梁树年先生门下,专攻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画论。他既得宋元时代各大名家的艺术精华,又得南宗、北派山水之精粹,显露出艺术才华,崭露头角,活跃在北京的画坛。这期间,他创作的《花鸟扇面》、《松下高士》、《双鹊图》、山水《剑阁凌云》、《秋江泛舟》等代表作,既具有宋元绘画严谨的章法结构和至精微的笔意,又流露出古意新风。

岱庙汉柏白雪石年68cmx88cm

年,他为了专心致力于艺术创作,辞去美术教育工作,走上职业画家之路,开始探索中国山水画的创新。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回到了美术教育岗位,教学之余,继续精研传统绘画艺术,并开始重视绘画写生,学习新文艺理论,加深了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为研究传统绘画艺术之变革,适应新的美术教育和创作需要.他同教育界画友去教师进修学院研习素描、水彩等西方绘画。年,他被当时主持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任、著名艺术家卫天霖先生看重,调入该院任教,聘为山水画导师,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改为北京艺术学院,他又被聘为山水科第一位讲师。

新中国成立的十年间,他创作的人物画《把余粮卖给国家》、《把棉花拣净晒干卖给国家》、《牧羊女》、《喂鱼》,以及花鸟《蒿菊双鸽》,山水风景《北京东单公园》、《石钢在扩建》、《昆明湖的秋天》等作品入选当时的各种展览,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及《中国画》《美术》等重要杂志报刊发表,有的作品被国家重要机构收藏。从这些代表作可以看出,新生活的召唤,让他将高古的笔意转向了对现实新生活的探索,并研习西洋写实绘画,积极投入到50年代“西洋绘画民族化,民族绘画现代化”的革新潮流中去。

牧羊女白雪石年cmx62.4cm

北海公园一角白雪石年28cmx32cm

年,白雪石先生与画家吴镜汀、秦仲文先生赴山西黄土高原写生,创作了《卦山书院》、《黄土高原》、人物画《收蓖麻》、《燕山之秋》、《兰村》。特别是年他与著名画家宋文治、陈大羽、张安治先生赴井冈山、庐山等地写生在北京联展,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