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出版社看到一本陈石先生的画册,在我翻开画页的瞬间,一匹匹驰骋奔腾的骏马跃然眼前,一下抓住了我的目光,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脑海中都时常会闪现出画中那奔驰的马蹄和飘扬的鬃毛。

明人朱诚泳有诗云:“千金装骨异寻常,绝漠曾经百战场。四海於今幸无事,任渠刍牧华山阳。”诗圣杜甫曾形容胡马是“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由此去看陈石先生笔下的马,真好像正从大漠中奔来,潇洒遒劲、精神抖擞,几乎每一根鬃毛都透着昂扬的斗志,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中国文化里,人们赋予马的象征意义历来都与强健、阳刚、迅速,奋斗精神等脱不开干系,古典文学中但凡有马出现的场景也几乎都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战旗猎猎这样的浩瀚疆场,无不流露出一股难以名状的壮美。所以我想,或许每一个爱马之人的内心,也都怀有着这样一些英雄主义情结吧。

在陈石先生的整个艺术生涯中,他一直非常钟情于马,每有机会,就会去观察马、研究马、描绘马,这大概也是与他的古典美学修养分不开的。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习和对名家名作的体悟摹写,陈石笔下的奔马笔墨灵动、酣畅淋漓、形神兼备,看似笔意寥寥,实则极具功力,墨色浓淡相宜,豪迈而不失清雅。

北宋画家刘道醇曾说,喜欢画马的人“必求其精神筋力,精神完则意出,筋力筋则势在”。要画好马,首要的一点是表现出马的精气神,勾勒出它健壮的肌肉和筋骨,否则即是恹恹病态。在这一点上,陈石先生应该颇有感悟,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表现方法。有着多年习艺经历的陈石深知“书画同源”的道理,因此在画画时,他也想到可借书法笔意去表现笔力。王羲之的俊逸、颜真卿的浑厚、米芾的潇洒,在陈石先生的作品中融会贯通、灵活取舍:遒劲的笔力勾勒骏马饱满的肌肉轮廓,浓墨枯笔,却别具力量:寥寥几笔挥洒飘逸的鬃毛,灵动快意而毫不凌乱:瘦劲的线条刻画出结实有力的马蹄,它们高高跃起,好像下秒就要冲出纸面。

马在中国画史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母题,从史前岩画到宫廷绘画,从不缺少骏马的身影,唐马肥壮,宋马雅致,元马昂扬,清马毕肖。每个时期的马,在形象上也因时代审美趣味的不同而不同。那么我们现代的马,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北宋苏轼在谈到盛唐画圣吴道子时说“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既然能事”已“毕”,画事又如何发展呢?事实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这么“老的艺术,却能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恰恰是因为它的常变常新。

陈石先生曾经说过“马,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题材。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定是要反映时代的面貌,一个好的作品一定要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我画马也是一种内心情绪的反映,是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他笔下的马或腾空嘶鸣、或肆意奔跑、或悠闲卧眠,神态各异,却无不具有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前人笔法的同时还能赋予作品以个性和新的时代精神,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很多绘画爱好者在师法前人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到百分百的复制中,练出一手好功夫,却难成个人作品,实在可惜。

陈石先生研习画事已久,必是学习、临摹过很多名家名作的,但他却从未拘泥于此,而是在传统中力求新意,用他简单、质朴的绘画语言创作出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形式美。他会为马蹄高高跃起的奔马添上火红的背景,寓意希望与成功:他会选取不多见的倒三角构图,渲染群马奔涌而来的强大气势。

无疑,陈石先生在水墨画的实践探索中做了很多思考,他没有盲目求“新”,而是在创新中传承了传统水墨的精神内涵。南朝谢赫《古画品录》有云:“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陈石作品中的构图经营、笔墨情趣、生动气韵,无不体现出他对传统绘画精髓的追求和坚持。

每观陈石先生画作,既可体悟其画作中流淌的豪迈气势,又可沉醉于他笔尖营造的黔地山川,心情随着画幅的展开,时而心潮澎湃、时而温柔缱绻,竟似“人在画中游”,实在令人惊叹,钦佩不己!(文/王雯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