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是定西市下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通渭属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的汇合区,是中原文明和西部文明的交汇点,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曾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等称号。
通渭县通渭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发现有温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战国时代秦长城遗址,历史上有东汉末年的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今天的通渭县也专门建造了秦嘉徐淑公园,因其环境优美,很多通渭群众总是在饭后去公园散步或游玩。通渭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途经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之一,县内建有榜罗红军长征纪念馆、义岗红军烈士陵园、红军长征纪念碑等革命纪念建筑,红军长征榜罗会议遗址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个景点之一,“通渭小曲”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欣赏通渭县的民俗文化。
通渭刺绣通渭刺绣一般分七类,包括花卉,动物、人物、风景、卡通、生活用具、小附件饰品。不管你是哪个年龄,只要你是刺绣的爱好者,你都可以尝试不同的刺绣手法。
通渭刺绣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在吸取了各家名绣的特色和精髓之后,现已拥有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有幸曾看见别人的作品,作品人物栩栩如生,眉目传神,衣带飘逸,色泽层次分明,血一颦一笑都是刺绣的独特魅力。其山水,书法,动物花鸟等刺绣作品更具特色,整个作品以绢为底,以国画补以背影,绣画交融,天成一体,在刺绣艺术中别树一帜。通渭人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刺绣,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水烟瓶对吸烟者来说,烟具颇为重要。在二十世纪初期,由于当时的通渭经济还很落后,吸烟的人买不起其他的烟,而水烟的价格比较便宜,故吸烟者大多以水烟为主。因此,水烟瓶就是大多数烟民必备的烟具了。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吸食水烟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到了今天,大多数水烟瓶已经无人问津,便成了人们家中的摆设。
(因为水烟瓶现在已经很少了,小天找不到图片,放一张通渭林间小图供大家欣赏)
通渭社火社火在通渭已流传很长时间了。每当大年正月初三过后,社火队都会不约而同地开始准备,称做“出马”。正月十四、十五,是最红火的时期,阵容庞大,具有显明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哪里有社火,哪里就有群众。
舞狮子通渭社火,集中展现了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它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戏曲、工艺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传统表演形式有春官、跑场子、纸马舞、蜡花舞、杂耍、小曲、旱船舞、狮子舞、高台、高跷、马社火等。作为当地汉族民间艺术瑰宝的通渭社火,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传统习俗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踩高跷通渭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汉族传统艺术,属于傀儡戏的一种。皮影戏亦称灯影子、灯戏。清乾隆时,就在通渭盛行。其唱腔以道情为主,曲牌不多,音乐单调。刻制影人、道具的原料以羊皮为主,富有制作精细、造型生动等特点。后改用牛皮刻制,唱腔也逐渐丰富。到清代末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汉族戏剧剧种。
在小时侯,几乎每年的端午节在庙会上都有皮影戏,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步,今天,这种古老的艺术已经越来越少见。
通渭小曲通渭小曲是流行于通渭境内的一种汉族曲艺演唱形式。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是通渭县的汉族民俗文化娱乐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群众基础相当雄厚,深为老百姓所喜爱。长期以来,每当传统佳节,在通渭农村耍社火是文化活动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听“小曲”、唱“小曲”更是社火中最主要的内容。人们通过弹唱小曲来展示他们的文化技艺、表达自己对这一艺术的喜爱。
通渭小曲在农村也有很多的喜爱者,有时几个人拥炉而坐,伴随着通渭罐罐茶特有的清香,边喝边唱;也有十几个人在暖烘烘的热炕上,围着炕桌,吃着小菜,饮着烈酒弹唱小曲,是繁忙生活中重要的调剂品。
通渭小村庄除了上述提到的之外,“通渭砖雕”、“通渭剪纸”、“通渭古堡”、“通渭彩绘”、“通渭木雕”、“通渭草编”、“婚嫁仪式”等都是在当地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是当地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