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俞丽拿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11月23日,像往常一样,早上6点半起床,吃完早饭,带上家里做好的午饭和晚饭,步行米,去上海音乐学院教室。她穿着运动鞋,走路带风,虽然一年前才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持续一年多的康复过程十分痛苦,“就像上刑”。

8点开始上课,连上三节,送走所有学生已到中午12点半,从冰箱里取出一盒饭菜,微波炉里一叮,一荤一素,匆忙吃上几口。同样的家常菜,医院送一点。丈夫患阿尔茨海默症多年,过去两年一直住院,嫌医院饭菜不好吃,她要送点家里烧的菜过去。

下午是学校一年一度的述职会,规定每人发言三分钟,俞丽拿超时了,还不得不提前离开,15时30分抵达上音歌剧院走台。当晚19时30分,俞丽拿从教六十周年音乐会在上音歌剧院举行,她要登台拉《梁祝》。

俞丽拿和学生们在台上

年,年轻的她在兰心大戏院首演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举成名。从此,琴弦上的蝴蝶飞向世界各地,深入人心,她演奏的《梁祝》唱片发行量达三百多万张。

年,70岁的俞丽拿举办了“封琴”音乐会。年,《梁祝》首演60周年,《真爱·梁祝》上演,她重返舞台,演奏全曲华彩“化蝶”片段,一偿乐迷夙愿。

这一次,她又要“食言”了。

变与不变

回教室匆匆吃完另一份盒饭,俞丽拿18时15分折返剧场化妆间。白色的化妆包很旧,只有巴掌大,上面印着音符。她掏出五六样化妆品摊开,物尽其用,一支眼线笔,眼线、眼影都解决了;一深一浅两支口红,叠涂一下,就有了新颜色。

“从年轻时登台就一直自己化妆。刚毕业的时候,太穷了,请不起化妆师,就自己画。现在嘛,涂白了就行,我又不是电影明星。除了烫头发,我什么都可以自己搞定。”

化妆间里

烫头的理发店总是同一家,理发师从大伯变成侄子,永远给她烫一样的发型,几十年没变过,别人都说这叫“俞丽拿卷”。平日里洗完头,她就自己拿个发卷定型。为了保证晚上登台时发型像样,她一整天都戴着发卷跑来跑去。“我不管了,我得把今晚‘混’过去。”

俞丽拿候场

化妆间里挂了两套衣服,一件中式对襟上衣是有一年去北京开全国政协会议的时候,在机场买的,俞丽拿怕冷,里面穿了棉毛衫。另一套演出服,是当晚演《梁祝》时要穿的,年《真爱·梁祝》上演时穿过。她忽然转过头,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这次请人改了改,胖了,得给我贴两块布才能穿得进。”

当晚演出的琴,是俞丽拿年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女子四重奏组”成员,参加在德国柏林举行的“舒曼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时用的那把。当年她们荣获了第四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家首次在国际弦乐重奏比赛中获奖。

年俞丽拿首演《梁祝》资料图片

“这把琴是谭抒真先生做的,面板跟底板是从两把意大利小提琴上取下拼成的。上世纪60年代,这把琴价值元,我买不起,后来学校把它买下借给我用,一直用到了现在。”

发型、琴可以几十年一成不变,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在与时俱进。22岁毕业留校当老师至今,60年教学生涯里,她从未停止学习和探索。直到今天,她仍在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697.html